回到首頁
個人.家庭.數位化 - 數位之牆



產業動態 提高勞保退休金富足人生下半場
中華人事主管協會 本新聞稿發佈於2008/10/13,由發布之企業承擔內容之立場與責任,與本站無關

勞保年金時代來臨,明年1月1日起,上班族退休後可按月領取勞保年金給付,活到老、領到老,退休生活更有保障。中華人事主管協會執行長林由敏指出,繼勞工退休金改制為個人帳戶制後,勞保老年給付也從一次給付改為年金給付,退休金全面進入年金化時代,她建議,上班族可透過提早投保勞保、爭取加薪、兼差、定期檢查勞保投保薪資,提高勞保投保薪資及年資,獲得較高的勞保年金。

 
■ 發布/輪播新聞稿 新聞稿直達14萬電子報訂戶刊登新聞稿:按此
 

勞工保險條例修正,勞保老年給付改採年金給付,勞工保險條例第19條規定,被保險人同時受僱於二個以上投保單位者,其普通事故保險給付之月投保薪資得合併計算,不得超過勞工保險投保薪資分級表最高一級。同時條文也規定,年金給付及老年一次金給付之平均月投保薪資,按照被保險人加保期間最高六十個月之月投保薪資予以平均計算。

林由敏解釋,這項條文開放同時受僱於兩個事業單位的兼差族,勞保投保薪資可以合併計算,最高不得超過勞保投保薪資分級表上限,即4萬3,900元。

勞保投保薪資及勞保投保年資是決定勞保年金的兩大關鍵因素,勞保條例修正條文對上班族有許多有利之處,上班族可以透過提早投保勞保、爭取加薪、兼差、定期檢查勞保投保薪資,提高勞保投保薪資及年資。

許多上班族可能在學生時期就開始打工,即使屬於短期工作性質,仍是勞保的強制投保對象。林由敏提醒,學生打工時就可到正規的勞保投保單位工讀,一方面工作較有保障,一方面可趁著年輕在學時,就開始累積勞保年資。部分事業單位為了節省勞保費的支出,針對短期工讀的學生並未主動幫學生投保勞保,因為勞保年金並無最高投保年資的上限,如果能將工讀期間的勞保年資納入計算,晚年的勞保年金將豐厚不少。

另外,已經邁入職場的上班族,想累積多一點的勞保年金,不妨從拉高投保薪資著手,包括向老闆爭取加薪機會,或是增加兼差機會,不但搶救荷包,更能提高勞保年金金額。例如上班族可以提出具體的工作表現,或是公司有升遷機會時,主動向主管表明升遷的企圖心,都是爭取加薪的好方法。

即使加薪幅度只有幾百元,千萬別小看這幾百元的影響。由於勞保投保薪資是依照級距計算,例如月薪2萬4,001元至2萬5,200元的上班族,投保薪資就以2萬5,200元投保。假設小黃月薪2萬5,000元,投保薪資就以2萬5,200元計算;如果小黃爭取加薪後,薪水提高至2萬5,300元,雖然只有增加300元,可是因為投保薪資跨過一個級距,小黃的投保薪資就以2萬6,400元計算;即使實際薪水增加300元,可是投保薪資卻提高了1,200元。

此外,開拓兼差打工機會,更是提高投保薪資的好方法,勞保新制開辦,上班族如果同時在兩個以上的地方工作,投保薪資可以累計。例如,小黃白天在貿易公司上班,每月薪水為2萬5,300元,勞保投保薪資則為2萬6,400元;小黃希望開拓兼差機會,另外利用假日在加油站打工,月薪為1萬8,000元(投保薪資為1萬9,200元),小黃就有兩筆薪水,同樣有兩筆勞保投保薪資,根據勞保新制規定,兩筆投保薪資可以合計,總計為4萬5,600元,但因為超過勞保投保薪資上限4萬3,900元,必須以4萬3,900元計算。

因為多了一筆外快收入,小黃的勞保投保薪資就從2萬6,400元,提高至4萬3,900元,對小黃未來計算勞保年金十分有利。

林由敏建議,上班族平時應該養成定期檢查勞保投保薪資的習慣,避免老闆將投保薪資以多報少導致未來勞保年金縮水,上班族可以透過勞保局網站或是親自到勞保局櫃檯辦理查詢作業。

- 新聞稿有效日期,至2008/11/13為止


聯絡人 :謝武雄
聯絡電話:02-27635678
電子郵件:alvin521@cpea.org.tw

上一篇:公司“薪酬保密”制度大揭密
下一篇:國民年金保費欠繳,國民年金保險年資恐將消失



 
搜尋本站


最新科技評論

我在中國工作的日子(十四)阿里巴巴敢給股票 - 2023/07/02

我在中國工作的日子(十三)上億會員怎麼管理 - 2023/06/25

我在中國工作的日子(十二)最好的公司支付寶 - 2023/06/18

我在中國工作的日子(十一)兩個女人一個男人 - 2023/06/11

我在中國工作的日子(十)千團大戰影音帶貨 - 2023/06/04

我在中國工作的日子(九)電視購物轉型電商 - 2023/05/28

我在中國工作的日子(八)那些從台灣來的人 - 2023/05/21

我在中國工作的日子(七)嘉丰資本擦身而過 - 2023/05/14

我在中國工作的日子(六)跟阿福有關的人們 - 2023/05/07

■ 訂閱每日更新產業動態
RSS
RSS

當月產業動態

Information

 

 


個人.家庭.數位化 - 數位之牆

欲引用本站圖文,請先取得授權。本站保留一切權利 ©Copyright 2023, DigitalWall.COM. All Rights Reserved.
Question ? Please mail to service@digitalwall.com

歡迎與本站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