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首頁
個人.家庭.數位化 - 數位之牆



產業動態 原來我們與「惡的距離」這麼近
K5傳媒 本新聞稿發佈於2019/04/29,由發布之企業承擔內容之立場與責任,與本站無關

話題席捲全台的夯劇《我們與惡的距離》,是一部由台灣公共電視、CATCHPLAY線上影音與HBO共同推出的台灣年度最催淚社會寫實戲劇,不但引起國內觀眾瘋狂討論、集集洗版各大社群平台,在豆瓣拿下9.3的超高分,在國際上亦相當受到矚目,在美國以嚴苛著名的知名影視評論網站IMDb中,甚至以高達9.5分(最高10分)的推薦,超越近年其它口碑台劇,連老外都對該劇刮目相看!

 
■ 發布/輪播新聞稿 新聞稿直達14萬電子報訂戶刊登新聞稿:按此
 
話題席捲全台的夯劇《我們與惡的距離》,是一部由台灣公共電視、CATCHPLAY線上影音與HBO共同推出的台灣年度最催淚社會寫實戲劇,不但引起國內觀眾瘋狂討論、集集洗版各大社群平台,在豆瓣拿下9.3的超高分,在國際上亦相當受到矚目,在美國以嚴苛著名的知名影視評論網站IMDb中,甚至以高達9.5分(最高10分)的推薦,超越近年其它口碑台劇,連老外都對該劇刮目相看!

本劇卡司陣容大咖雲集,由賈靜雯、溫昇豪、吳慷仁、周采詩、洪都拉斯、陳妤、曾沛慈、林哲熹、林予晞、施名帥、檢場、謝瓊煖、于卉喬等人共同演出。劇情講述品味新聞台編輯台主管宋喬安(賈靜雯飾)的兒子是二年前李曉明無差別殺人事件的罹難者,先生劉昭國(溫昇豪飾)是網路先驅報的創辦人,夫妻在兒子走後因現實磨難漸行漸遠準備離婚,但11歲的女兒行為卻日漸失序,為了女兒終逼二人必須重新檢視自己身上的傷口。李曉明的辯護律師王赦(吳慷仁飾),在李曉明死刑定讞之後,仍想要了解其犯罪動機,鍥而不捨的他,開啟了眾人命運的連結。

這部劇儘管只有短短的10集,卻牽扯環環相扣的命運:社會命案死刑是否廢止、心裡創傷關懷、精神病患污名化、媒體新聞道德,在這部劇裡你會發現,普通人與惡的距離,只是一念之差,普通青年被身邊人排擠孤立,最終精神崩潰,受害者變成加害者,新聞媒體每天都博人眼球,為了所謂收視率,罔顧新聞道德,鍵盤俠在網路圍觀惡行,卻用更惡毒的語言,維護所謂的正義,旁觀者轉變成做惡者,世界各地每一分每一秒,有人作惡,有人遭遇惡,有人圍觀惡,有人試圖解決惡,它無處不在,猶如這部劇的英文名「The world between us」,世界的混亂時刻在考驗著我們,如何放下藩籬,用同理心和諒解對待彼此!
本劇最大的看點

《我們與惡的距離》沒有真正定義善與惡之間的距離,卻透過不同的視角細膩刻畫「善與惡」之間的灰色地帶,並深度探究家庭、法律、人權、精神疾病、新聞媒體、大眾思維等議題,每一個細節發人深省,而五位主角也影射出了五個現實社會亂象與人性的黑暗面:

1. 受害者家屬的傷痛與復仇心理:受害者母親,失去兒子的傷痛,2年的時間她依賴酒精與工作耽溺在喪子之痛中,與丈夫劉昭國和女兒天晴也逐漸疏離。直到11歲的女兒,在這樣的家庭環境下逐漸行為失序,甚至冷冷的對母親說:「我知道你不愛我,如果哥哥還在你一定很開心。」夫妻兩人才又必須一起直視心底未癒合的傷口。

許多受害者的家人有一種「復仇心理」,認為一人的罪過就應該由所有相關的人去承擔;瘋狂地撻伐加害者的家庭,其實更像是一種宣洩。而在宋喬安與劉昭國的身上,多的是一絲理性與感性,在現實社會中有多少人能夠正視核心的問題好好的溝通呢。

2. 加害者家屬的愧疚,用一輩子去贖罪:當宋喬安吶喊著:「如果他的家人都不需要負任何責任,那我們兒子算什麼?」引人深思的是加害者的家人,究竟應該負什麼責任?一輩子的愧疚、一輩子隱姓埋名,這個懲罰到底夠不夠?

當被媒體團團圍住的加害者父母在雙膝跪下為兒子致歉,母親啜泣著「誰願意花20年養一個殺人犯?」,而加害者妹妹——李大芝曾經她很絕望:「活不下去我們就一起死。」強烈的愧疚感在一瞬間,差點就是最極端的贖罪。

3. 你的人權,是為了這些該死的人?:在加害者被死刑定讞後,辯護律師王赦卻鍥而不捨望能改變減輕判決。除了身為一個人權律師的執著,他更想做的,是了解這個隨機殺人犯的心理與家庭。兇手槍決了,恐懼卻不會消失;因為,還是沒有人懂這種事情為什麼會發生。

但不論背後的原因為何,王赦為加害者辯護,他也成了惡人。他接受家人的質疑:「你的正義感、你的人權,都是為了這些該死的人?」當被害者的家屬在法院外朝王赦「潑糞」,才驚覺,原來這位律師也成為如加害者家屬一般的角色。一人的罪惡,卻讓所有留下來的人去承擔,這是多麽的不公平。

4. 善與惡之間的灰色地帶:誰是好人、誰是壞人,這是沒有標準答案的一個問題。《我們與惡的距離》有太多的視角與情緒,每一刻的善與惡的「定義」都不斷在改變。

但這就是善與惡之間的距離的「本質」,它就是無法被定義的。然而我們自以為是的「正義」與「是非對錯」,很多時候,都是片面的決斷和「標籤定罪」。而這才是「無差別殺人案」發生過後,最引人深思的社會亂象。

5. 身為旁觀者的「我們」原來與惡距離的這麼近:當一小群人欺負一個人的時候,那叫做「霸凌」;當一大群人欺負一個人的時候,那叫做「正義」?

本劇最直搗人心的就是每一個置身事外又似乎參與其中的「我們」的一言一語,其實有沒有可能,都是另一種型態的罪惡,值得反思。
延伸閱讀:www.k5news68.com

- 新聞稿有效日期,至2019/05/30為止


聯絡人 :郭相荷
聯絡電話:0967168892
電子郵件:michaellu9999@yahoo.com

上一篇:廚癡郭子儀用廚藝送溫暖 鄉民吃到感動落淚
下一篇:洛克威爾自動化發表全新AI模組



 
搜尋本站


最新科技評論

我在中國工作的日子(十四)阿里巴巴敢給股票 - 2023/07/02

我在中國工作的日子(十三)上億會員怎麼管理 - 2023/06/25

我在中國工作的日子(十二)最好的公司支付寶 - 2023/06/18

我在中國工作的日子(十一)兩個女人一個男人 - 2023/06/11

我在中國工作的日子(十)千團大戰影音帶貨 - 2023/06/04

我在中國工作的日子(九)電視購物轉型電商 - 2023/05/28

我在中國工作的日子(八)那些從台灣來的人 - 2023/05/21

我在中國工作的日子(七)嘉丰資本擦身而過 - 2023/05/14

我在中國工作的日子(六)跟阿福有關的人們 - 2023/05/07

■ 訂閱每日更新產業動態
RSS
RSS

當月產業動態

Information

 

 


個人.家庭.數位化 - 數位之牆

欲引用本站圖文,請先取得授權。本站保留一切權利 ©Copyright 2023, DigitalWall.COM. All Rights Reserved.
Question ? Please mail to service@digitalwall.com

歡迎與本站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