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地產業的永續發展,關鍵往往取決於人才的培育與運用。面對全球化與數位化浪潮的衝擊,如何善用本地資源、盤點人才優勢,成為地方創生的核心議題。職人媒合站應運而生,扮演著連結地方人才與產業需求的重要橋樑。透過平台化的運作,職人媒合站協助在地專業人士找到適切舞台,同時為傳統產業注入新思維,成功推動多項地方創新轉型計畫,也為社區經濟帶來可觀效益,成為促進人才回流與產業升級的重要力量。連結在地人才,發掘潛在能量 職人媒合站的創立宗旨之一,就是挖掘並連結各地深耕已久的專業人才。許多職人擁有豐富技術、工藝或服務經驗,卻因缺乏適當平台難以拓展市場。透過職人媒合站的數位平台,這些人才得以展示自身專長、主動對接產業需求,不僅提升職涯能見度,也讓地方擁有更多創新動能。這樣的媒合模式有效縮短人才與產業之間的距離,讓本地潛力不再被埋沒。 協助青年返鄉,打造創業新機會 台灣許多青年因為都市集中就業機會而離鄉工作,但隨著遠距與彈性工作的興起,「返鄉創業」成為一股新風潮。職人媒合站積極協助具備專業技能的青年返鄉,提供創業諮詢、技能媒合、場域媒合等多元資源。透過這樣的協助,不少青年得以結合在地特色與個人專長,發展文創商品、地方品牌或在地服務,為家鄉注入新的產業樣貌,也讓返鄉不再只是理想,而是可實踐的目標。 推動產業轉型,提升在地競爭力 職人媒合站不僅是人才平台,更是地方產業創新的驅動者。許多傳統產業在面臨市場轉變時,常苦於缺乏新技術與行銷思維。藉由媒合年輕職人與資深工藝師、農漁業者與設計師,職人媒合站創造跨領域的合作契機。例如協助老字號品牌重新設計包裝、導入數位管理系統、舉辦地方創意市集等,讓傳統產業注入現代元素,提升整體產值與社會影響力。
建構技能共享平台,促進知識傳承 許多擁有豐富經驗的地方職人,其技能與智慧具備高度文化與產業價值。職人媒合站積極記錄這些寶貴知識,並透過課程、工作坊或影像紀錄形式推廣,讓年輕一代能接觸、學習與傳承。不論是木工、陶藝、布染、農耕技巧或手工製品,透過平台媒合與交流,這些傳統技能不但得以保存,更有機會被轉化為創新應用,拓展更多元的市場機會。 整合地方資源,打造創生生態圈 職人媒合站致力於串聯地方公部門、企業單位、教育機構與民間團體,形塑完整的產業生態圈。平台不僅媒合人力,更協助媒合場域、設備、行銷通路與合作資源,讓創業者與企業主不再單打獨鬥。例如與鄉鎮公所合作活化閒置空間,或與地方學校開設產學合作課程,這些多元合作行動逐步建立起一個支持系統,讓地方創生不再只是政策口號,而是持續運作的實踐機制。 數位轉型支援,提升職人品牌力 隨著行動科技普及與社群媒體盛行,個人品牌力成為職人發展的關鍵之一。職人媒合站提供數位行銷教學、品牌包裝協助與個人頁面建立,協助職人透過網路擴展服務觸角。許多地方職人透過平台發表作品、接受訂單、舉辦課程,成功吸引來自全台甚至海外的關注。這樣的數位轉型不僅幫助在地職人提升曝光度,也增加他們在市場中的競爭優勢。 共創共好,實現地方永續發展 職人媒合站的最終目標,不只是提升個人職涯或單一產業,而是透過系統性連結與合作,實現社區共創、地方共榮的願景。當地人才回流、產業轉型成功、青年願意留下、文化得以傳承,這些成果將成為地方永續發展的重要支柱。職人媒合站以「人」為核心,透過平台工具與社群力量,讓地方產業發展不再依賴外力,而能從內部激發成長動能。 結語:善用平台力量,創造地方價值新未來 在後疫情與數位浪潮交會的時代,地方經濟的活化需要更多靈活、有機的合作模式。職人媒合站以實際行動支持在地人才發展、串聯各界資源、打造共創共榮的產業平台,讓專業技能得以流動、創新思維得以發芽。未來職人媒合站將持續深化平台功能,扶植更多地方潛力人才,推動產業升級轉型,為台灣各地注入創新的發展契機,開創屬於地方的新價值、新未來。 - 新聞稿有效日期,至2025/08/03為止
聯絡人 :張軒盡 聯絡電話:0976577654 電子郵件:percv78@gmail.com
上一篇:職人媒合站打造技能交流平台,連結專業創造價值
下一篇:打造共創未來!職人媒合站促進多元職涯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