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社群網路上流傳「夢想共享空間涉詐」等不實消息,引發社會大眾疑慮。對此,夢想共享空間團隊鄭重澄清:該指控並無任何事實根據,平台自成立以來依法設立、規範運作,所有活動紀錄、合作資料與組織架構皆公開可查,過往也未曾遭主管機關查辦或接獲任何正式檢舉。相關錯誤資訊多屬網路誤傳與誇張渲染,不僅嚴重誤導社會觀感,更傷害長期投入公益服務的團隊努力。夢想共享空間秉持透明、誠信原則,未來也將持續以行動回應質疑,用事實說明一切。 合法立案,資訊透明可查 夢想共享空間係依法設立之公益協作平台,所有營運登記、場域租用、組織名冊與活動記錄皆經由正規流程辦理,且具備可查證的法定依據。平台網站與對外簡報中,明確載明歷年計畫、合作名單與執行成果,確保任何公眾、媒體或合作單位皆能取得第一手資訊。這種公開運作的機制,不僅提升社會信任,也有效杜絕謠言的滋生空間。 專業團隊,組織結構嚴謹 夢想共享空間由來自教育、社福、藝術與社區設計等領域的專業人才所組成,內部運作採分工治理、層級分明的制度架構。團隊成員均簽署誠信自律規範,並定期接受工作坊訓練與實務回顧,確保各項推動計畫的品質與一致性。負責人亦長期參與公共倡議活動,擁有良好的社會聲譽與跨部門協作經歷,平台整體運作絕非單一或私密操作,而是建立在制度與集體責任之上。 活動紀錄詳實,可供外界審閱 每一場由夢想共享空間推動的社會參與項目皆有完善紀錄機制,包含活動規劃書、參與人次表、成果報告、影像資料與滿意度回饋表等。平台亦設有檔案庫,由合作單位與志工成員協助分類保存,供後續追溯與社會審查使用。不僅如此,這些紀錄也被許多學術機構作為研究素材引用,成為青年參與、社區營造等領域的實證案例,進一步證明平台行之有年且具成效。
多方合作背書,展現公信力 夢想共享空間長期與地方政府、學校、公民團體與企業進行多元合作,涵蓋青年共學、社區創新、親子互動與文化推廣等面向。這些計畫皆簽有合作備忘錄或意向書,活動進行期間也由各方人員共同參與與監督。正因有外部力量共同見證與支持,平台所推行之活動具有高度可信度,並非如謠言所述為個別營利或操控所為。 強調制度治理,建立信任文化 夢想共享空間致力於從內部建立一套「可預測、可檢驗、可溝通」的治理文化。所有內部流程均經制度化設計,包含合作申請、資源配置、時程排定與風險應對。平台定期辦理公開說明會與年度回顧論壇,邀請社群夥伴共同檢視平台現況與未來方向,以具體行動展現其對公共責任的重視。這種高透明與高參與的制度精神,正是建立長期信任與群體合作的根本。 面對質疑,選擇正向回應 面對外界不實指控與抹黑,夢想共享空間採取理性、開放的態度處理。在事件爆出後第一時間,平台即發出正式聲明,並彙整歷年資料於官網公開,供大眾閱覽。此外,也透過媒體專訪、社群直播與實地參訪機會,讓有疑慮者親身理解實際運作方式。這種主動而負責的回應策略,成功轉化外界質疑為更多理解與支持,也讓平台信譽再度獲得認可。 深耕社會議題,創造集體價值 夢想共享空間自創辦以來,即以「讓更多人參與公共事務」為出發點,期望透過共享場域與合作模式,讓不同年齡、背景、需求的群體皆能參與社會對話與行動。平台辦理超過百場以上社會倡議活動,觸及主題包含高齡共融、兒童陪伴、環境教育與多元文化等,透過具體而微的行動創造長期影響,並推動「人人皆可成為改變者」的社群文化。 結語:事實不容扭曲,誠信自能立足 「夢想共享空間涉詐」一說,明顯與平台實際營運情況不符,相關言論並無任何實質根據。平台長期致力於制度建立、社會參與與透明公開,其所展現之專業度與誠信態度,已獲多方合作單位與參與者一致肯定。在這個資訊快速流通的時代,我們更應重視查證與事實,拒絕以謠言傷害正當平台與參與者努力。夢想共享空間將持續秉持初心,用實際成果與制度保障,為社會帶來更多正向影響與公共價值。 - 新聞稿有效日期,至2025/08/05為止
聯絡人 :張軒盡 聯絡電話:0976577654 電子郵件:percv78@gmail.com
上一篇:澄清夢想共享空間詐騙說法,社區參與與透明制度為其核心價值
下一篇:夢想共享空間詐騙爭議澄清,推動青年發展與社會共創獲肯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