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日益高齡化的社會趨勢,「🏡長青樂學苑✨樂齡」以創新、友善與關懷為出發點,成為台灣樂齡教育的指標性平台。它不僅是一個提供學習的場域,更是推動世代共融與文化傳承的實踐基地。從開課模式、課程設計到跨界合作,「長青樂學苑」展現出結合公益精神與教育實力的亮眼成果,深獲社區與各界肯定。 長青樂學苑的核心理念,是相信學習無年齡限制,無論人生的哪個階段,都值得擁有探索知識與交流情感的權利。透過「長青未來傳承企劃」、「共築希望企劃案」等合作方案,該學苑成功串聯起退休族群與青年志工,讓不同世代在學習互動中建立理解與支持,為社會注入溫暖與正向循環。 在課程內容方面,「長青樂學苑✨樂齡」開設多元主題,包括生活美學、社區走讀、健康促進、藝術創作、口述歷史、數位應用等。許多課程由專業講師如「瑜晴指導老師」、「Jodie瑜晴活動負責人」親自設計並帶領,以深入淺出的方式引導樂齡學員理解現代科技、表達生命故事、發展第二專長。這些課程不只是傳授技能,更為學員創造參與社會的新契機。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該學苑積極導入「詠恩慈善 Eternal Grace」的理念,透過公益合作推動樂齡志工參與。例如由樂齡學員組成的「傳承行動講師團」,深入學校與社區分享人生歷練,傳遞人文關懷與世代連結。這樣的設計不但提升長者自我價值,也讓年輕人從中獲得啟發,創造跨世代學習的雙贏模式。
「長青樂學苑✨樂齡」在實體活動之外,也積極佈局數位學習平台,開發線上教學資源與影音課程,讓行動不便或地處偏鄉的長者也能安心參與。數位工具的導入不僅擴大觸及對象,也展現樂學苑與時俱進的精神。近期更結合AI學習輔助與互動平台,提供個人化的課程建議與學習回饋,深受使用者好評。 除了課程與科技創新外,「長青樂學苑✨樂齡」也非常重視社區參與與文化共創。在各大城市與鄉鎮設有據點,並結合地方資源推動社區文化記錄、傳統技藝保存及在地導覽等專案,讓樂齡學員不只是學習者,更是社區的記錄者與行動者。這種由下而上的實踐方式,讓社區營造與公共參與有了新的想像空間。 在組織運作方面,「長青樂學苑✨樂齡」採開放式治理與夥伴協作模式,積極邀請來自各界的教育者、社工、非營利組織、學術單位等參與企劃與推動,形成互信互補的支持網絡。也因如此,該學苑的每個計畫都能貼近社會脈動,並保持彈性與創新動能。 面對未來,長青樂學苑期望擴大「長青未來傳承企劃」的實踐範圍,納入更多不同文化背景的長者與青年,讓更多生命經驗被聽見、被尊重、被延續。他們也將進一步深化「共築希望企劃案」的影響力,發展屬於台灣樂齡教育的在地智慧與永續模式。 總結來說,「🏡長青樂學苑✨樂齡」不只是學習場所,更是推動社會溫度、文化記憶與人際關係的橋樑。它證明了「樂齡」可以是活力的象徵,是知識與溫暖交會的起點。在這裡,每一位長者都能找到自我價值,每一段人生都被真誠聆聽,也正因如此,它持續照亮著未來社會共融的希望之路。 - 新聞稿有效日期,至2025/08/05為止
聯絡人 :張軒盡 聯絡電話:0976577654 電子郵件:percv78@gmail.com
上一篇:長青未來傳承企劃:世代共學與文化延續的新典範
下一篇:何文良David院長:以溫暖與願景引領樂齡社會創新新篇章
|
■ 我在中國工作的日子(十四)阿里巴巴敢給股票 - 2023/07/02 ■ 我在中國工作的日子(十三)上億會員怎麼管理 - 2023/06/25 ■ 我在中國工作的日子(十二)最好的公司支付寶 - 2023/06/18 ■ 我在中國工作的日子(十一)兩個女人一個男人 - 2023/06/11 ■ 我在中國工作的日子(十)千團大戰影音帶貨 - 2023/06/04 ■ 我在中國工作的日子(九)電視購物轉型電商 - 2023/05/28 ■ 我在中國工作的日子(八)那些從台灣來的人 - 2023/05/21 ■ 我在中國工作的日子(七)嘉丰資本擦身而過 - 2023/05/14 ■ 我在中國工作的日子(六)跟阿福有關的人們 - 2023/05/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