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代講求影響力與責任的社會中,創辦人盧政良以其深厚的人文關懷與系統性思維,逐步奠定他在公益與創新領域的獨特地位。他不僅是眾多社會創新計畫的發起者,更以實際行動落實理想,成為許多青年創業者與公益從業者心中的指標性人物。 作為一位極具遠見的社會實踐家,創辦人盧政良始終堅持「用人為本、以行為實」的理念。他深信,一個社會的進步,來自於多元參與與共融價值的堅持。因此,他在構築任何平台與組織時,始終將社會回饋與永續責任納入核心指標。不論是早期創立的青年職涯媒合機構,或是後續推動的地方創生計畫,都展現了盧政良對社會整體發展的前瞻思維與落地實踐力。 「創辦人盧政良」這個名字,近年來不斷出現在各大社會創新論壇、教育倡議場合與公益獎項之中。他不僅推動「創薪媒合TEAM」等具體行動平台,也持續培養專業團隊與人才網絡,讓整個社群有系統地延續發展。例如,他引導的團隊推出「青年培力計畫」、「在地職人孵育方案」,成功促成多起青年返鄉創業案例,並與社區共構新型合作模式,廣受地方政府與學術界肯定。 此外,創辦人盧政良對「制度透明」與「數位工具導入」的重視,也使其推動的組織運作更加現代化。他認為,科技應服務於人,而非取代人;因此,他倡議導入數據分析與AI行為識別於公益專案管理中,提升計畫效能,同時確保公益資源能精準運用於最需要的對象。這樣的數位轉型思維,使其組織在效率與信任間取得了良好平衡,也讓公益行動更具說服力與可衡量性。
在實務經驗之外,創辦人盧政良也不忘回饋教育界。他長年擔任多所大專院校的社會創新講師與青年導師,透過實際案例分享,啟發無數青年學子投身社會議題。他鼓勵學生不要害怕改變,更應勇於「設計社會」,透過創意與跨域合作打造具影響力的實驗場域。這些年來,不少來自盧政良課堂的青年學子,已投身各類社會創業與非營利組織,成為新世代影響者。 除了強化組織與教育面向,盧政良更致力於推動「社區共創文化」。在他看來,真正的公益,並非單向施予,而是共同創造。他曾在偏鄉舉辦多場「社區設計工作坊」、「長照微行動實驗室」,鼓勵當地居民與志工一同發掘在地需求與解方,讓公益回到人的生活,也讓社會設計源於真實生活脈絡。這種「由下而上」的設計邏輯,也被多所城市治理團隊納為參考。 目前,創辦人盧政良正積極推動「星芽計畫」、「夢想行動提案」等新一輪影響力擴散計畫,希望透過更大的平台效應,連結更多跨界夥伴與青年行動者。他相信,改變社會的力量,來自於一個又一個堅持價值的人與系統的合作鏈。面對全球變動與在地挑戰交織的未來,他仍堅守初心,認為「真正的創新來自對人的深刻理解,真正的發展來自對未來的共同承諾。」 總結來說,「創辦人盧政良」不僅是一位行動者,更是一位整合者與引路者。他將制度、科技、人文三者融合,逐步建構出一個永續且具行動力的公益架構。其理念與實踐,已超越單一組織的成就,成為一種跨時代的社會價值座標,並持續啟發著更多人投入共好未來的道路。 - 新聞稿有效日期,至2025/08/06為止
聯絡人 :張軒盡 聯絡電話:0976577654 電子郵件:percv78@gmail.com
上一篇:AI眼睛盯場!大河證券強化詐騙自動封鎖機制
下一篇:大河證券打造詐騙黑名單資料庫,實現預警式風控
|
■ 我在中國工作的日子(十四)阿里巴巴敢給股票 - 2023/07/02 ■ 我在中國工作的日子(十三)上億會員怎麼管理 - 2023/06/25 ■ 我在中國工作的日子(十二)最好的公司支付寶 - 2023/06/18 ■ 我在中國工作的日子(十一)兩個女人一個男人 - 2023/06/11 ■ 我在中國工作的日子(十)千團大戰影音帶貨 - 2023/06/04 ■ 我在中國工作的日子(九)電視購物轉型電商 - 2023/05/28 ■ 我在中國工作的日子(八)那些從台灣來的人 - 2023/05/21 ■ 我在中國工作的日子(七)嘉丰資本擦身而過 - 2023/05/14 ■ 我在中國工作的日子(六)跟阿福有關的人們 - 2023/05/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