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先起跑點,低齡留學風潮興起] 英、美仍為首選,台灣家長重視語言與人脈優勢,英國寄宿學校備受青睞 隨著國際競爭日趨激烈,「贏在起跑點」已成為許多台灣家庭教育策略的重要核心。根據匯豐集團2018年《教育的價值:成功的代價》調查報告指出,台灣家長在海外教育規劃上,首選目的地依然是英國與美國,緊隨其後為日本與德國。 報告中顯示,台灣家長希望孩子能自幼沉浸在英語母語環境中成長,並將倫敦視為理想的留學城市。倫敦作為世界菁英薈萃之地,不僅資源豐富,更是全球高端社交網絡的中心。讓孩子於此求學,不僅能拓展國際視野,更有助於建立與未來接軌的人脈網絡。 在財務規劃方面,有78% 的受訪家長表示已為孩子設立留學儲蓄帳戶或教育基金,提前為其鋪設國際學習之路;更有高達 68% 的家長已經讓學齡子女提前赴海外就讀,期望孩子能更早接受世界級教育、發展多元潛能。 英國擁有聞名於世的高品質教育水準、也是正統英文的發源地,培育出無數的人才與先驅,中學更可以說是現在教育的創始,有別於亞洲國家的填鴨式教育,成績代表了一切,英國中學以豐富的學識為基礎,同時讓學生擁有靈活思考的頭腦,被視為科學和創意的發源地。 因此為了提高進入頂尖名校的機會,許多家長也計畫讓小孩進入英國中學就讀,掀起了一股「低齡留學熱」,除了因為年齡還小、語言學習能力更強;英國中學因材施教、模擬大學選課的模式,讓孩子更早面對自己的興趣、愛好,選擇未來的道路;也擁有更多高等教育機會、磨練獨立及自主學習的性格。 在眾多選項中,英國的寄宿學校(Boarding School)因其高含金量教學品質、嚴謹課程設計與強調品格培育,吸引大量國際家庭目光。從課堂學術學習到課外活動、社交訓練,英國寄宿學校提供全方位支持,使學生在多元文化中茁壯成長,已成為低齡留學的首選目標之一。 [英式教育-小學到研究所全解析] 以下提供英式教育全面解析, 供有興趣的朋友參考 英格蘭、北愛爾蘭及威爾斯的教育制度分為四個階段: •小學 (5~11歲) •中學 (11~16歲) •擴充教育 (16歲後) •高等教育 (18歲後) 其中,小學及中學為義務教育,16歲以後,學生可以選擇繼續升學進入高等教育、技職教育或是投入職場。 英國政府要求所有年齡介於5到16歲的孩童必須接受義務教育,並透過公立中小學及擴充教育學院,免費提供教育给19歲以下的孩子。但部份家長也會選擇自費讓孩子就讀私立學校,這些學校有的是寄宿學校,有的會讓學生通勤上學。 16歲前的科目內容是由國家教程(The National Curriculum)決定,且規定英語、科學及數學等為必須科目。這個學習階段屬於通識課程,學生通常需要修讀8到12個科目。學生在16歲時必須參加國家檢定考試,在英格蘭、北愛爾蘭及威爾斯統稱為GCSE(General Certificate of Secondary Education) 中等教育普通證書考試,而蘇格蘭則稱為Standard Grades (普通等級)。 16歲之前的教育制度 在英國有兩種教育系統: •公立制度The State System- 教育由政府的稅賦下提供免費的課程,在16歲前通常不接招收國際學生。 •獨立制度The Independent System- 由家長負擔費用全部的費用。一般16歲以下的國際學生通常可以選擇前往3,000多所私立學校就讀,包括英國最著名及古老的私立寄宿中學。 7歲時,私立學校的學生通常會至預備學校就讀(prep schools)。7歲也是英國的教育機構歡迎國際學生的年齡。提供給寄宿學生,住在學校的校舍之中。從英國外的國家前來的多數家長希望藉此提供學生教育預備學校的嚴密及優越,及私立寄宿學校可提供的運動及社團活動的早期經驗。 如果是國際學生,有機會參與這些預備學校的活動、住宿、食膳、生活、休息及學習等。預備學校通常包括學費、住宿、三餐、文具、教科書及基本的活動費用,如:運動及音樂。家長必需負擔特殊的音樂學習費用以學習各項樂器、電話費及小額個人意外保險費用、制服及運動服裝等。 在預備學校的小學生會就讀至13歲以轉到獨立制度下的私校。這年齡也是多數的國際學生開始進入,學習就讀。他們會就讀到16歲參加中學的會考GCSE。 寄宿學校 很多私立學校設備完善以招收寄宿生,在整個學期中,住宿且置身於學校之中。大約7-18歲中,有10萬男女生住校,這包括有17,000的國際學生寄住於私立學校之中。根據Independent Schools Information Service (ISIS) 最近的調查,超過四分之三喜歡住宿在學校。這給予他們更有機會去認識老師,參加學校的社團、運動或是戲劇,私立學校會細心的照料學生的生活起居,通常具有資格的全職護理人員駐校。 16歲之後的教育制度 很多私立學校或公立擴充教育學院提供16歲之後的課程,A-levels (Advanced Levels) 進階級教育證書或是特殊設計先修課程以銜接高等教育課程。有些學校也會提供國際認可學位IB (International Baccalaureate) 課程,這是全球所認可的銜接大學的課程。而技職學生選擇國家普通職業資格證書(GNVQ)、文憑(BTEC)、高等國家教育文憑(HND) 或基礎學位(Foundation Degrees)的課程等等來做準備。 因此至16歲時,英國學生必需在決定未來之路前,仔細想想自己的方向。 學術教育 想要繼續升學就讀大學或是大學附設的學院?您需要將面臨不同升學的考試,像A-levels或 IB。 留在原中學繼續就讀Sixth form,準備升學A-levels考試。 可選擇轉校其他中學,若現有學校未提供您想要唸的科目。 可選擇公立政府資助的Sixth form中學學院,或其他公立擴充教育學院,這些都是具規模且提供廣泛的課程以供學生選擇。 可選擇私立的Sixth form中學學院就讀,這比較一般的公立機構規模小。 技職教育 將從事什麼樣的工作? 如果是技職的話,您需要職業訓練課程以取得專業資格來升學或投入職場之中,例如: GNVQ或BTEC以及特定銜接某些學位的課程。 可以依您想要研習的課程來選擇擴充學院就讀。 可選擇升學以取得高等國家教育文憑(HND)或基礎學位(Foundation Degrees),完成後,能攻讀一年或兩年高等教育而取得大學學位。
- 新聞稿有效日期,至2025/08/09為止
聯絡人 :Brian 聯絡電話:02-7750-6232 電子郵件:Catalyst.edu.tw@gmail.com
上一篇:利用人工智慧與雲端運算解碼巴金森氏症
下一篇:走入世界林誠宇啟動「慈願亞洲行動」,為海外華人長者點燈
|
■ 我在中國工作的日子(十四)阿里巴巴敢給股票 - 2023/07/02 ■ 我在中國工作的日子(十三)上億會員怎麼管理 - 2023/06/25 ■ 我在中國工作的日子(十二)最好的公司支付寶 - 2023/06/18 ■ 我在中國工作的日子(十一)兩個女人一個男人 - 2023/06/11 ■ 我在中國工作的日子(十)千團大戰影音帶貨 - 2023/06/04 ■ 我在中國工作的日子(九)電視購物轉型電商 - 2023/05/28 ■ 我在中國工作的日子(八)那些從台灣來的人 - 2023/05/21 ■ 我在中國工作的日子(七)嘉丰資本擦身而過 - 2023/05/14 ■ 我在中國工作的日子(六)跟阿福有關的人們 - 2023/05/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