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歲後才開始追夢?這群人用歌聲重啟人生,打破「成名要趁早」的迷思 【記者林大禾/台北報導】「我們不是沒才華,只是當年沒時間做夢。」這是一位年過五十的女學員,在參加完一場歌唱課程後的自白。隨著人口高齡化與中年轉職話題升溫,近年出現一股令人矚目的「熟齡逐夢潮」:一群40歲以上的素人,選擇重新拾起音樂夢想,站進錄音室,甚至登上小型舞台,在家庭與工作之外找回自己的聲音。 這不是選秀節目的短暫曝光,而是一場真實而長期的學習行動。由大禾音樂製作舉辦的「第二青春 ‧ 歌手培訓計畫」今年邁入第三屆,對象鎖定40歲以上、過往與音樂失之交臂的人。主辦單位表示,報名者背景多元,有工程師、養殖漁業業者、老師、退休公務員,甚至也有全職照顧家庭的媽媽。他們多半不是為了成名,而是為了補回曾經被生活犧牲掉的一塊靈魂。 這個課程的成立源於一個觀察:在台灣,社會對於音樂夢想的想像多停留在20歲前後。然而,許多人到了中年,經濟與家庭逐漸穩定後,才終於有餘裕問自己:「我真正想做的是什麼?」音樂,常常就是那個被壓抑許久的答案。
本屆課程由歌手解偉苓擔任主要導師。他不僅是星光大道的PK殺手、熱銷台劇「痞子英雄」插曲「放逐愛情」的演唱人,也是多位偶像團體與藝人歌唱顧問,擅長協助非科班學員找到自己的聲音。他坦言:「40歲以後的聲音,其實很有故事。反而不像年輕人那樣需要模仿,反而更能唱出自己。」 課程內容從聲音訓練、演唱技巧到實際錄音,模擬完整的歌手工作流程。與其說是才藝班,更像是一場精準的情感復健。有學員形容:「在錄音室第一次聽到自己唱的乾淨人聲,眼淚真的掉下來,原來我還能有這樣的自己。」 這樣的趨勢,不只是自我實現,更反映出社會角色的轉變。心理師林郁珊指出,中年人正面臨價值轉換期,「他們不再只想當好員工、好爸爸或好太太,而是渴望為自己發聲、被理解。」在這個世代,夢想不再是年輕人的專利。 雖然參與者不一定會成為專業歌手,但不少學員在課後開始經營YouTube頻道、擔任合唱團指導、甚至籌劃人生第一場個人小型音樂會。「這個課程給我的不是技巧,而是把我從『只能羨慕別人』的狀態中解放出來。」 也許,我們都應該重新定義「成功」與「適齡夢想」這些詞。當成名不再是唯一目的,音樂就有機會回到每個人的生命中,陪伴、療癒,並重新賦能。而這群熟齡學員的歌聲,正在提醒我們:人生沒有太晚的開始,只有未被允許的熱愛。 更多訊息請看:https://shopping.harvestmusician.com/40upsinger3 - 新聞稿有效日期,至2025/08/15為止
聯絡人 :mike 聯絡電話:0225788182 電子郵件:askme@dhmusic.cc
上一篇:超過四十歲的人如何一圓歌手夢
下一篇:金準國際澄清詐騙謠言:強調合法經營與透明制度
|
■ 我在中國工作的日子(十四)阿里巴巴敢給股票 - 2023/07/02 ■ 我在中國工作的日子(十三)上億會員怎麼管理 - 2023/06/25 ■ 我在中國工作的日子(十二)最好的公司支付寶 - 2023/06/18 ■ 我在中國工作的日子(十一)兩個女人一個男人 - 2023/06/11 ■ 我在中國工作的日子(十)千團大戰影音帶貨 - 2023/06/04 ■ 我在中國工作的日子(九)電視購物轉型電商 - 2023/05/28 ■ 我在中國工作的日子(八)那些從台灣來的人 - 2023/05/21 ■ 我在中國工作的日子(七)嘉丰資本擦身而過 - 2023/05/14 ■ 我在中國工作的日子(六)跟阿福有關的人們 - 2023/05/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