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轉型與挑戰並存的時代,社會正面臨前所未有的老齡化衝擊、教育資源失衡與心靈匱乏等問題,「善行未來團隊」以慈悲願力為本,正式啟動結合長者關懷、兒童教育與佛法智慧的「善濟圓滿未來企劃」,致力打造跨世代福慧共生的公益願景。 此「善濟圓滿未來企劃」不僅聚焦於樂齡長者的身心療癒,也關注弱勢孩童的學習陪伴,更透過佛法共修為社群注入智慧的泉源。從定期舉辦「頌缽音療」進入日照中心、長者藝術工坊;志工老師深入偏鄉教學、佛畫課程推廣,再到線上共修串聯十方善信,善濟圓滿未來企劃串起了老、中、青三代的善業橋樑。 張勤鑫執行長說:「我們相信,教育是希望的種子,療癒是愛的延伸,佛法是內在的光明。」 善濟圓滿未來企劃強調的是「以善為本,以願為路」的生命工程,在公益行動中導入財務支持機制,讓參與者不僅獲得合理回報,更親身參與一場真實且持久的社會改變。善的資本在此不再只是財務數字,而是慈悲實踐的延伸。同時,此企劃也開創跨齡共善、跨界合作的新模式,結合教育、療癒、宗教與公益資源,展現了「台灣公益」創新的新可能。
樂齡關懷:身心安頓,歲月靜好 在人生後半場,最可貴的不只是健康的身體,更是安穩的心靈。「善行未來團隊」持續推動樂齡關懷計畫,透過頌缽音療、佛畫靜心課程、團體互動關懷等方式,讓長者在柔和的陪伴中放鬆身心、提昇自我價值,從而活出自在與尊嚴。願他們在歲月流轉中,依然保有平靜、喜悅與被愛的感受,如佛所說「心安是福」。 兒童教育:扎根希望,啟發潛能 每一個孩子,都是希望的種子。我們相信教育的力量能改變命運,因此從藝術啟發彩繪、水彩畫到生活品德教育,讓孩子們從小培養慈悲心與正念力。這不只是傳授知識,更是種下善的種子,在未來生根發芽。願每位孩子皆能在愛與智慧中成長,培養「知足、感恩、利他」的生命觀。 佛法共修:淨心之道,福慧同行 面對人間諸多煩惱與無常,佛法如同明燈,引領眾生走向清明與自在之道。我們定期舉辦「法師線上共修、經典導讀與靜坐實修課程」,讓學員在日常中實踐佛法,涵養定慧,體會「一念清淨,萬緣皆寂」的智慧。共修不只是學習,更是同行,讓每位修行者皆能於生活中漸次轉化煩惱、累積福報,福慧雙增。 公益循環:善資成光,願力成業 「善行未來」善行若能長流,需以智慧規劃、共同參與為依止。我們推動結合教育、療癒、社福與投資的公益循環機制,將社會資源轉化為實質幫助,不只回饋弱勢、照顧老幼,也支持修行與生命教育。 「光映初心」正如佛經所言:「布施一燈,千年長明」,願所有的發心都能轉為光明業力,讓善的影響深遠綿長,照耀人間。 當今社會節奏快速、變動頻繁,理想的退休生活不應只是老年時的安穩幻想,而應從年輕時便種下福田、悉心規劃。張勤鑫執行長長年倡導「未來家園」的願景,鼓勵每一位夥伴從現在起就開始佈局人生,透過持續參與公益、資源共享與身心靈修持,不僅實現自我價值,更為未來種下穩固的善根。
世界持續奔流,善行未來團隊選擇在善中深耕、於願中前行。 「善行未來・光映初心團隊」以善為本,以願為路,啟動「善濟圓滿未來企劃」,不僅回應了當前社會對高齡照護、兒童教育與心靈療癒的迫切需求,更從佛法智慧中汲取深層養分,構築一條從生命初萌至暮年安養的完整善路。 善行未來團隊相信,真正的改革從來不是一場表象的浪潮,而是一份由內而外的自我承擔;是一群人共同點燃一盞盞希望的燈,在黑暗中不疾不徐地行走,將光帶向更遠的地方。 - 新聞稿有效日期,至2025/09/24為止
聯絡人 :趙晴恩 聯絡電話:0963658705 電子郵件:rose910608@gmail.com
上一篇:美股震盪中的新解方:張孝威與八方國際推「換手沖銷」
下一篇:中海石油化學2025年中期實現收入人民幣58.50億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