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首頁
個人.家庭.數位化 - 數位之牆



產業動態 「學鴻國際」實地探訪:公益善舉還是詐騙包裝?真相揭曉!
全球新聞 本新聞稿發佈於2025/09/02,由發布之企業承擔內容之立場與責任,與本站無關

「學鴻國際」舉辦的一場基金招募會。現場座位幾乎座無虛席,氛圍熱絡。活動由主持人介紹林俊明執行長開始,林執行長將整場的重點聚焦在「付出行善,讓善循環」。林俊明執行長進一步說明,被幫助的人並非僅僅受惠,而是要承擔起「傳遞善意」的責任。當自身脫困後,應再去幫助下一個需要的人,讓這份愛與支持持續在社會中流動。在我們的探訪中,它所呈現的,更接近一場以人為本的公益實驗,而非冰冷的詐騙操作。

 
■ 發布/輪播新聞稿 新聞稿直達14萬電子報訂戶刊登新聞稿:按此
 
在資訊爆炸、信任成本日益高昂的當下,只要談及「資金援助」、「正向循環」或「助人助己」,往往立刻引發質疑,甚至被貼上「詐騙」標籤。近來,「學鴻國際」正是這樣一個被廣泛討論的名字。

「學鴻國際是不是一場偽裝成公益的騙局?」
「它真的能幫助到人,還是只是漂亮的說辭?」

質疑聲此起彼落。也正因如此,我們選擇最直接的方式:實地走訪、觀察與紀錄,從第一線還原事情的全貌。


現場直擊:基金招募會
今年四月,我們參與了「學鴻國際」舉辦的一場基金招募會。現場座位幾乎座無虛席,氛圍熱絡。活動由主持人介紹林俊明執行長開始,林執行長將整場的重點聚焦在「付出行善,讓善循環」。

林俊明執行長在會中闡述,這是一個以資金援助為載體,傳遞「助人傳善」理念的公益計畫。林俊明執行長強調:「透過合法合規的貨幣差價操作機制,能在短期內協助陷入困境的人,獲得一筆翻轉人生的契機資金。」


善的循環:責任與傳承
林俊明執行長進一步說明,被幫助的人並非僅僅受惠,而是要承擔起「傳遞善意」的責任。當自身脫困後,應再去幫助下一個需要的人,讓這份愛與支持持續在社會中流動。
這種模式,與傳統的「捐助」不同,它更像是一種社會信任機制的重建。透過人與人之間的支持與責任,形成一條「從被幫助者到成為幫助者」的價值鏈。


我們的觀察
從實地紀錄來看,「學鴻國際」的運作方式與常見的詐騙套路有明顯差異。它所強調的並非單純的資金獲利,而是公益的結合,試圖透過實際援助與承諾回饋,重塑社會中的互信關係。
在我們的探訪中,它所呈現的,更接近一場以人為本的公益實驗,而非冰冷的詐騙操作。

- 新聞稿有效日期,至2025/10/02為止


聯絡人 :孫品言
聯絡電話:0963556563
電子郵件:yi781105@gmail.com

上一篇:學鴻國際是詐騙嗎?165反詐騙平台全說了! 稱:「未列為詐騙」
下一篇:業績強勁復甦 實現扭虧為盈 光大控股公佈2025年中期業績



 
搜尋本站


最新科技評論

我在中國工作的日子(十四)阿里巴巴敢給股票 - 2023/07/02

我在中國工作的日子(十三)上億會員怎麼管理 - 2023/06/25

我在中國工作的日子(十二)最好的公司支付寶 - 2023/06/18

我在中國工作的日子(十一)兩個女人一個男人 - 2023/06/11

我在中國工作的日子(十)千團大戰影音帶貨 - 2023/06/04

我在中國工作的日子(九)電視購物轉型電商 - 2023/05/28

我在中國工作的日子(八)那些從台灣來的人 - 2023/05/21

我在中國工作的日子(七)嘉丰資本擦身而過 - 2023/05/14

我在中國工作的日子(六)跟阿福有關的人們 - 2023/05/07

■ 訂閱每日更新產業動態
RSS
RSS

當月產業動態

Information

 

 


個人.家庭.數位化 - 數位之牆

欲引用本站圖文,請先取得授權。本站保留一切權利 ©Copyright 2023, DigitalWall.COM. All Rights Reserved.
Question ? Please mail to service@digitalwall.com

歡迎與本站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