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首頁
個人.家庭.數位化 - 數位之牆



產業動態 沙利文第十九屆全球增長、科創與領導力峰會順利閉幕
ACN Newswire 本新聞稿發佈於2025/09/08,由發布之企業承擔內容之立場與責任,與本站無關

上海,2025年9月2日 - (亞太商訊) - 8月28日,由弗若斯特沙利文(Frost & Sullivan,簡稱:沙利文)主辦,頭豹協辦的2025第十九屆沙利文全球增長、

 
■ 發布/輪播新聞稿 新聞稿直達14萬電子報訂戶刊登新聞稿:按此
 
科創與領導力峰會暨第四屆新投資大會(以下簡稱2025沙利文新投資大會或大會)在上海靜安香格里拉酒店成功舉辦。大會集結超200位海內外重磅嘉賓、超100場演講/圓桌,現場專業觀眾超4,000人。

本屆大會以智啟新程-共塑全球增長極為主題,由中國上市公司協會、中國廣告協會、《中國品質監管》作為支援單位,彙聚全球產業界、學術界、投資界的智慧與力量,共同探討新時代下中國經濟的新增長點、新市場、新賽道。大會為期2天,由一場開幕式、八大分論壇及多場主題活動構成,分別圍繞AI與數字經濟、生命科學新投資、新消費趨勢、ESG與新質生產力、上市公司高品質發展、智慧製造出海與中企全球化發展等熱門議題進行了深入探討。

200+位嘉賓、100+場演講,共話智啟新程-共塑全球增長極

沙利文富大為:企業可持續轉型需完成七大階段系統躍遷

沙利文全球董事局主席富大為表示(David Frigstad)先生表示,企業要實現可持續的轉型成長,必須先完成七大階段的系統躍遷:從全景式梳理行業九大價值鏈的生態體系出發,建立彙聚客戶、競對與經濟資料的增長生成器,進而以CEO視角持續發現商業模式、技術與客戶場景等多元增長機遇;隨後對標全球最佳實踐,在客戶服務、銷售支援、研發與AI整合等各環節做到奧運級水準;並以沙利文雷達指數為尺規,用執行力與創新能力雙重提升未來增長潛力;最終通過開放共用的行動社群攜手合作夥伴,把外部資源轉化為企業收益。

沙利文祖亞儒:全球化視角下的增長範式重塑

沙利文全球總裁兼主管合夥人祖亞儒(Aroop Zutshi)表示,當今世界正進入一個由顛覆性技術、產業融合和地緣政治變化共同驅動的全新變革時代。為此,沙利文提出了以自主研發的 增長管道引擎(Growth Pipeline Engine)為核心的變革性增長之旅,幫助企業系統性地識別增長機會、對標全球最佳實踐,並構建具有韌性的發展戰略。祖亞儒強調,未來的贏家將是那些能夠在巨變中不僅生存下來,更能果斷轉型、把握新機遇,並在智慧革命中實現持續增長的企業家與企業。

沙利文王昕:向世界傳遞中國的增長、科創與領導力

沙利文全球合夥人兼大中華區董事長王昕博士表示,沙利文全球合夥人兼大中華區董事長王昕博士表示,沙利文全球峰會已有近30年歷史,在中國已連續舉辦了19年。十九年來,沙利文峰會的主題,始終圍繞:增長、科創與領導力,為企業賦值,為行業賦能,為國家社會經濟發展貢獻力量。他指出,中國經濟長期、持續、穩健的增長,是全球最大利好之一。沙利文不僅研究中國經濟當下的增長,更著眼于預測未來。本屆大會,沙利文再次更新發佈《中國未來50年產業發展趨勢白皮書(第四期)》,希望能夠幫助大家更好地把握市場機遇、應對挑戰。據其介紹,進入中國近30年來,沙利文不僅服務于大量科創企業,自身也積極利用科技創新,如提出AI+HI理念,即人工智慧+人類智慧,賦能傳統行業轉型升級。王昕博士認為,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是企業家的領導力。沙利文始終堅信,中國企業家要:引領科創,服務人民,報效祖國,走向世界。王昕博士最後強調,沙利文將持續助力中國企業提升國際競爭力,吸引全球瞭解並投資中國。

開幕式現場群星璀璨。上海新金融研究院理事長、上海交通大學上海高級金融學院創院理事長屠光紹、國家品質監督檢驗檢疫總局原總工程師、中國品質萬里行促進會原會長劉兆彬、中國廣告協會會長、國際廣告協會全球副主席張國華、中國肝炎防治基金會理事長王宇教授、中國上市公司協會黨委委員、副會長孫念瑞、徐州市國盛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王鵬、全國政協委員、世界發明創新聯合會中方代表、江蘇商會輪值會長、上海港灣集團董事長徐士龍、興富資本董事長王廷富等重要嘉賓出席活動,致辭或發表演講。

上海交通大學上海高級金融學院創院理事長屠光紹以深化金融服務實體經濟功能與金融體系變革為題作主旨演講。他指出,金融服務實體經濟是金融體系的根本宗旨,但金融服務實體經濟需要與時俱進,因為經濟發展中實體經濟的內容和形態在不斷變動,實體經濟發展方式也在變化,特別是進入高品質發展階段,金融服務實體經濟也面臨新的使命。屠光紹具體分析了當前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三大任務,一是金融在促進傳統經濟與新型經濟融合發展中服務實體經濟發展。當前以科技創新、數位化轉型以及綠色低碳發展為代表的新質生產力正驅動經濟體系深刻變革,科實融合、數實融合、綠實融合及虛實融合正重塑實體經濟形態,金融服務需要面對新的資源要素,新的資產形態,新的市場體系、新的產業格局、新的行業業態、新的企業模式等,金融服務需要提升服務能力;二是從金融助力有效供給與擴大需求兩側服務實體經濟發展。進入新發展階段,我國既面臨經濟與產業結構轉型升級又面臨擴大內需特別是擴大消費的任務和挑戰,金融服務實體經濟需從供給和需求兩側協同發力,一方面通過金融服務促進新質生產力發展和資源要素優化配置,服務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另一方面需要通過金融服務推動內需特別是消費需求提升,這也是服務實體經濟,否則經濟迴圈不可持續,這既涉及到消費金融體系健全,也與居民家庭財富管理密切相關;三是以金融支持國內經濟迴圈與國際經濟迴圈互動服務實體經濟發展。在全球化變局和中國構建國內大循環為主體的國內迴圈與國際迴圈互動的新發展格局中,中國繼續推進高水準開放,中國經濟在全球經濟的地位和影響力進一步提升,同時全球貿易結構和方式發生系列變化,特別是企業出海也成趨勢,金融需要適應中國經濟的國際化新進程,這既是服務實體經濟的重要內容,也是提升中國金融體系包括人民幣國際競爭力的重大機遇。

屠光紹認為,深化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功能需要加快金融體系的變革,以持續增強我國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深度與廣度。金融強國戰略以及金融五篇大文章都為金融體系變革提出了指引。他期待金融行業把握機遇,加快業務轉型,提升服務能力,為更好服務實體經濟發展、促進經濟與金融的良性互動與高品質發展貢獻新的力量。

原國家品質監督檢驗檢疫總局總工程師、中國品質萬里行促進會原會長劉兆彬指出,諮詢業作為專業化、智慧化程度很高的生產性服務業,在經濟增長、技術創新和投資消費中具有重要作用。然而與此同時,我國諮詢業仍存在資料不准、研究成果品質參差不齊等問題。對此,他特別提到研究報告陽光行動的發起,旨在推動行業更加規範、透明和高品質發展。進一步談到經濟增長背景時,他強調應從全球與中國的經濟週期入手,科學研判發展趨勢,並提出中國已跨越初級階段,正邁向中等及更高發展階段。他認為,未來中國經濟增長的核心動力在於技術創新與制度變革雙輪驅動,並重點展望了新能源革命、智慧化與生物技術等領域的機遇。

閱讀更多: https://ct.acnnewswire.com/press-release/traditionalchinese/102318/

- 新聞稿有效日期,至2025/10/09為止


聯絡人 :Marie B
聯絡電話:+639166529325
電子郵件:marie.bergado@acnnewswire.com

上一篇:大河證券旗下大河智贏:台股、港股全方位布局的新典範
下一篇:大河證券旗下大河智贏:多市場一站式布局,掌握台股、港股、機遇



 
搜尋本站


最新科技評論

我在中國工作的日子(十四)阿里巴巴敢給股票 - 2023/07/02

我在中國工作的日子(十三)上億會員怎麼管理 - 2023/06/25

我在中國工作的日子(十二)最好的公司支付寶 - 2023/06/18

我在中國工作的日子(十一)兩個女人一個男人 - 2023/06/11

我在中國工作的日子(十)千團大戰影音帶貨 - 2023/06/04

我在中國工作的日子(九)電視購物轉型電商 - 2023/05/28

我在中國工作的日子(八)那些從台灣來的人 - 2023/05/21

我在中國工作的日子(七)嘉丰資本擦身而過 - 2023/05/14

我在中國工作的日子(六)跟阿福有關的人們 - 2023/05/07

■ 訂閱每日更新產業動態
RSS
RSS

當月產業動態

Information

 

 


個人.家庭.數位化 - 數位之牆

欲引用本站圖文,請先取得授權。本站保留一切權利 ©Copyright 2023, DigitalWall.COM. All Rights Reserved.
Question ? Please mail to service@digitalwall.com

歡迎與本站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