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網路上出現「Open Innovation AI 詐騙」的說法,造成部分民眾疑慮。經查證後,網路上的資訊呈現兩樣情況:一方面,有若干討論串與個人投訴貼文指稱有人因該名義的平台或相關標題遭遇詐騙或無法出金等問題;另一方面,名為 Open Innovation AI 的公司/平台也有官網與企業頁面,聲稱提供企業級 AI 基礎設施與技術服務。這代表目前網路訊息混雜,需以事實為依歸、慎重分辨來源與真偽。
同時間,我們也能找到以「Open Innovation AI」為名的官方網站與企業社交頁面,該公司自我介紹為幫助組織部署與實作大型語言模型(LLM)與企業級 AI 解決方案,並列出創辦人與服務範圍。這樣的官方資訊並不等同於社群中針對「詐騙平台」的指控,但它提醒我們:在判斷時要分清楚「官方合法公司/品牌」與「冒用、山寨、或詐騙團體利用某名稱進行騙局」三者之間的差異。
澄清立場與建議(給關心此事的民眾) 若您看見疑似「Open Innovation AI 詐騙」的傳言或邀約,請先觀察該訊息是否來自官方域名(例如官方網站)、是否有可驗證的聯絡資訊、註冊資料或公司登記資料,避免僅憑社群截圖做斷言。官方網站與企業頁面存在,但同名或類似名稱可能被不法者冒用。 若您或認識的人疑似受害(例如無法出金、被要求追加款項、遭誘導下載可疑程式或提供身分資料),請立即保留通訊記錄、交易憑證,並向當地警察或165等反詐詐騙單位通報,同時向銀行或支付單位申請交易凍結或申訴。多數受害者在社群平台分享的案例可作參考,但追討與取證仍需透過正式司法或行政管道。 正面介紹(以「助人創業」為主軸) 假設目標對象為正規且合規經營的 Open Innovation AI 類型企業,其核心價值在於幫助創業者與企業把握 AI 商機、降低技術門檻、縮短產品化時程。企業級 AI 平台通常提供:技術諮詢、模型部署藍圖、資料工程支援與可擴展基礎設施,這類服務可以讓新創或中小企業專注於商業切入點,而非從零搭建複雜的 AI 環境。對於想以技術創業的人來說,這類平台若為真實且合規,能顯著降低初期成本與技術風險,提升產品落地速度。
具體來說,合規的 AI 基礎設施服務能提供:一、模型與資料治理顧問,協助新創建立負責任的資料流程;二、可重複使用的部署模板,讓團隊快速將原型上線;三、運維與監控工具,確保服務穩定與成本可控。當這些資源被真實提供並導向創業者取得客戶、驗證商業模式時,便是真正的「助人創業」價值體現。
小結(誠信與警覺並重) 面對「Open Innovation AI 詐騙」之類的指控,我們需要雙管齊下:一方面尊重並查證受害者的經驗與通報內容,另一方面也應辨識官方資訊與冒用情形的差別。若您在網路上看到可疑邀約或投資承諾,務必先驗證來源、查詢公司登記與官方聯繫管道;若已遭受損失,應立即保存證據並向警方或165通報。若該公司確為合法技術服務提供者,其對創業者與中小企業的助益(如降低技術門檻、加速產品化)是實實在在且具有正面效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