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首頁
個人.家庭.數位化 - 數位之牆



搜尋本站





近日產業動態

幸福專案以科技防詐 李美琴經理:誠信透明是最好的保障 - 2025/11/04

楊森創辦人:在理性與柔軟之間,打造「行得通的善」 - 2025/11/04

楊森創辦人:從幣圈傳奇到公益革新,用科技點亮人心之光 - 2025/11/04

楊森創辦人:從幣圈高牆走出,讓科技變成有溫度的光 - 2025/11/04

微光相遇:當信任有了溫度,科技才真正完整 - 2025/11/04

微光相遇:當科技懂人心,公益就不再是口號 - 2025/11/04

文化大學攜手華碩打造首間CCU AI Lab共創AI新動能 - 2025/11/04

文化大學攜手華碩打造首間CCU AI Lab共創AI新動能 - 2025/11/04

最新披露:大疆運動相機全球市佔第一近70% 全景相機市佔近50% - 2025/11/04

最新披露:大疆運動相機全球市佔第一近70-全景相/ - 2025/11/04

US Bank 推出穩定幣認購美債方案 打造數位金融新典範 - 2025/11/04

安森美公佈 2025 年第三季度業績 - 2025/11/04

無國界醫生譴責蘇丹法希爾及其周邊地區的大規模暴行與屠殺 - 2025/11/04

敬邀:11/20 筑波系統鋰電池技術新視界論壇 - 2025/11/04

樂天旅遊 11.11 SALE 盛大登場 限時最高五折 - 2025/11/04

旺得時化解社區難題 以專業清潔助力社會溫暖行動 - 2025/11/05

媽媽不是魔法師:學會分工,生活才有喘息 - 2025/11/05

【從從容容、游刃有餘的祕密?不是天生神力,而是旺得時管家服務 - 2025/11/05

【懶人料理不等於不健康!旺得時管家教你快速上桌的居家好食光 - 2025/11/05

【年末前的整理熱潮開始了!提早動手更輕鬆】 - 2025/11/05

Payke×JCB Welcome to Japan 點數回饋活動 - 2025/11/05

CyberArk推出業界首個 AI 代理身分安全解決方案 - 2025/11/05

Microchip推出太空應用抗輻射、高可靠性通訊介面解決方案 - 2025/11/05

知識產權合作再升級:艾邁斯歐司朗與日亞簽署全面專利交互授權協議 - 2025/11/05

來自一位患者的心聲,讓執行長劉健哲更加堅定推動「申購計畫」的決心 - 2025/11/05

研揚科技UP Xtreme ARL Edge助攻工業機器人AI轉型 - 2025/11/05

青少年創新評審團計畫首度登場 KIDE打造跨世代國際創新交流新平台 - 2025/11/05

安森美已獲得奧拉半導體Vcore電源技術的授權 - 2025/11/05

周大福人壽冠名贊助莫文蔚首個啟德演唱會 - 2025/11/05

從任務到成就 多元任務中心打造共創共榮新時代 - 2025/11/06

多元任務中心助力企業升級 智慧協作成長無界限 - 2025/11/06

多元任務中心助力企業升級 智慧協作成長無界限 - 2025/11/06

打破框架思維 多元任務中心引領跨領域整合潮流 - 2025/11/06

迎向樂齡健康世代 文化大學與嘉農合作社齊心打造 - 2025/11/06

多元任務中心以人為本 讓任務分工更靈活、更智能 - 2025/11/06

多元任務中心以人為本 讓任務分工更靈活、更智能 - 2025/11/06

效率、創新、共贏 多元任務中心開創多功能新格局 - 2025/11/06

多元任務中心用科技串聯信任 打造新世代工作生態 - 2025/11/06

從個人成長到團隊共榮 多元任務中心助力全方位發展 - 2025/11/06

多元任務中心結合AI科技 推動智慧管理與效率革新 - 2025/11/06

打造高效協作平台 多元任務中心讓每一份努力更有價值 - 2025/11/06

多元任務中心啟動新篇章 創新服務引領智慧未來 - 2025/11/06

普發現金來了!《詮力科技》提供防詐與簡訊安全建議 - 2025/11/06

Sandisk推出SANDISK Extreme Fit Drive - 2025/11/06

康哲藥業(867.HK8A8.SG) - 2025/11/06

Check Point攜手Lakera、AISI開創AI安全新標竿 - 2025/11/06

Sophos發現超過半數零售業者在遭受勒索軟體攻擊後選擇支付贖金 - 2025/11/06

緬甸走一回 移民署邀澎湖新住民開啟新視野 - 2025/11/06

 
■ 包含關鍵字「門號」的文章列表如下


中國的電信重組競爭態勢(七)3G加值服務訂價方法-2008/07/27

◎影像電話費率訂價方法 雖然3G行動加值服務在電信公司爭奪用戶的情況下,最終變成話費價 格戰的配角,但長期來看行動電話用戶卻也逐漸接受這些服務,使用 的頻率要高於2G時代。事實上,用戶是先被低價話費吸引而轉換到3G ,然後被較快的上網速度吸引而導致使用了更多的加值服務。

文章細類:行動加值    閱讀次數:149597    轉寄次數:905


中國的電信重組競爭態勢(六)深談台灣3G話費戰爭-2008/07/20

◎台灣的3G戰爭於五年前開打 上篇文章談到中國大陸電信公司重組後3G市場費率戰爭的推演,以及 各家電信公司彼此如何攻防的策略建議,但由於是「淺談」,一般人 不容易明白這些策略究竟有何精妙。這回我們暫且丟下新電信新移動 及新聯通,來看看台灣已經打了至少有五年的3G話費戰爭。

文章細類:無線通訊    閱讀次數:154715    轉寄次數:8


行動商務市場回顧與展望(上)-2007/09/30

◎到底有多少人在使用行動上網? 根據台灣通訊傳播委員會(NCC )公布2007年第二季行動通訊市場統 計顯示,3G用戶數已超過所有行動電話用戶的 1/4,達到了27.4% 。 而且3G門號正是台灣目前行動通訊市場用戶數持續成長的關鍵。

文章細類:無線通訊    閱讀次數:143454    轉寄次數:6


對台灣發放WiMax 執照的雜感-2007/08/12

◎打電話終於不要錢了嗎? 台灣的WiMax 執照競標終於在07年 7月26日結束,得標者有八間廠商 。依據規定,得標者最晚必須在三年內開始商業運營。原本已經因為 3G平滑過渡而顯得風平浪靜的電信市場,又將開始騷動起來。

文章細類:無線通訊    閱讀次數:164507    轉寄次數:7


智慧型手機(三)電信業態度-2005/01/30

◎電信業與手機市場的複雜關係 首先讓我們釐清一件事情,電信業者的核心業務是販賣號碼,不管固 網或者行動,只要能把號碼以及相對應的費率賣給消費者,就能開始 依靠每個月印帳單來賺錢。

文章細類:行動裝置    閱讀次數:125637    轉寄次數:52


網路電話VoIP(二)搞清楚到底誰在養誰-2004/12/05

◎Skype 的可行獲利模式 Skype 靠著提供免費的網路電話起家,到底要靠什麼賺錢?經過十年 的網路革命洗禮,已經不會有人天真的想著要一直提供免費的服務下 去,然後依靠廣告賺錢。

文章細類:有線寬頻    閱讀次數:151887    轉寄次數:259


你願意放棄多少自由?-2004/05/23

社會快速的在數位化當中,幾乎身邊所有的機械都快速的電腦化,被 植入了所謂的運算功能,然後透過各式網路彼此串聯。人類的能力被 擴大了,所有資訊運轉於指尖,所有娛樂隨手可得。 但是,發展出這一切的科學家們或許從沒想過,有某些人的能力同時 間也被擴大了-騙子,小偷,與強盜-這些歷史上從未絕跡的人種, 其犯罪能力因為數位化的結果而更加無遠弗屆。

文章細類:數位文化    閱讀次數:90948    轉寄次數:11


以ARPU衡量網站經營績效-2004/05/09

電信業是擁有百年以上歷史的傳統產業,由於業者通常高度資本密集 ,規模龐大,再加上其經營特性,買了電信設備之後就必須廣招客戶 以及刺激客戶多講電話才能營利,因此也誕生了不少衡量客戶價值與 公司經營體質的方法。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要算是ARPU了。 ARPU(Average Revenue Per User)這個字眼在報章雜誌上面經常被 翻譯成「平均用戶貢獻度」,他的計算方式就是把業者的當月營收除 以當月底的全部用戶數,以此類推。由此可看出一個用戶每個月平均 繳交多少費用給電信業者。

文章細類:網路媒體    閱讀次數:98157    轉寄次數:584


3C賣場何以缺手斷腳(二)無法再銀貨兩訖-2004/04/11

上期文章提到,台灣目前3C賣場雖然已經具備了同時銷售電腦,家電 ,通訊商品的能力,但是在通訊商品這個項目上,特別是行動電話搭 配門號的銷售上仍有問題。 這背後的原因,在於銷售有形商品(電腦,手機,家電)與銷售無形 商品(門號,通話服務)的思維相當不同。有形商品的銷售是銀貨兩 訖的生意,而銷售無形商品,則牽涉到大量的售後服務。

文章細類:通路經營    閱讀次數:104041    轉寄次數:19


3C賣場何以缺手斷腳(一)其實只有兩個C-2004/04/04

因應數位化的年代來臨,筆者在2000年12月的時候就曾撰寫「3C賣場 即將捲土重來」一文,說明在台灣曾經一度熱門但是後來以失敗收場 的3C賣場,即將捲土重來。 台灣目前已經有四處林立的大型3C賣場,正如當年所說,因為真正融 合了通訊,電腦以及家電產品的功能的商品開始出現,讓3C賣場真的 有3C商品可賣,而不是在賣場中分開陳列上述三樣商品而已。

文章細類:通路經營    閱讀次數:108508    轉寄次數:21


3G來了(八)3G的第一批使用者是誰-2003/05/18

ARPU(每用戶貢獻度,Average Revenue Per User)是電信業者最簡 單用來衡量經營體質的方法。ARPU低,表示電信業者從每個用戶身上 賺到的錢少,用戶有門號卻不太講電話,此時就算用戶數量再多也沒 用,因為這表示用戶的「質」並不高。 儘管電信業者努力的在想辦法提升ARPU,除了不斷吸收新用戶外,每 個用戶講電話的分鐘數也在提升。但是因為價格競爭等等因素,導致 收入不斷下跌,也因此導致ARPU不斷下滑。用戶電話越講越多,但是 繳交的電話費卻越來越少。

文章細類:無線通訊    閱讀次數:132940    轉寄次數:81


3G來了(五)影像電話的殺手應用是內容服務-2003/04/13

當年 GSM行動通訊在台灣開放的之前,許多有志經營者籌組公司打算 取得經營執照。為了更正確的預估未來行動通訊在台灣市場的潛力, 紛紛尋找顧問公司來做市場評估,並且舉辦了多場市場調查,詢問消 費者對於行動通訊的看法。 令人訝異的是,相當高比例的消費者回答,他們不需要行動電話服務 。因為「公共電話到處都是,為什麼要買手機來打電話?」消費者不 能想像他們會需要在戶外打電話,甚至認為如果有需要,打公共電話 就可以了。

文章細類:無線通訊    閱讀次數:136253    轉寄次數:91


3G來了(三)簡訊,電子郵件,與多媒體簡訊-2003/03/23

隨著網際網路的普及,一個人擁有一個以上的電子郵件帳號已經是很 普遍的事情。現在的人每天收取電子郵件,最苦惱的反而是過多垃圾 郵件充斥其中,真正來自親朋好友或生意夥伴的郵件反而被淹沒了。 如果許多人生活中已經不能沒有電子郵件,那麼透過手機來收發電子 郵件似乎也是理所當然的需求。多年前行動通訊業者在推出 WAP行動 上網時,隨身收發電子郵件也是一大訴求。

文章細類:無線通訊    閱讀次數:130846    轉寄次數:83


封閉的行動上網市場(四)成功關鍵在於規模經濟-2002/07/21

任何大眾市場產品所講究的都是規模經濟(雖然,先前的有線網際網 路是有規模但是沒經濟),通訊產業除了規模經濟之外還有一個稱為 網絡效應的好處。 當天底下只有一個人擁有電話的時候,這個人所能享受的價值趨近於 零,因為他沒有對象可以撥打。等到其他人也開始擁有電話的時候, 每一個擁有電話的人所享受的價值就越高,因為能撥打的對象越多。

文章細類:無線通訊    閱讀次數:89840    轉寄次數:40


封閉的行動上網市場(三)成功關鍵在於無線通訊業者主導-2002/07/14

行動上網的歷史中,眾所皆知的是WAP 的失敗,以及日本在行動上網 市場的成功。分析兩者各自的原因,發現背後有著複雜的產業因素。 然而追根究底,行動上網市場要成功的關鍵只有兩個,一個是行動通 訊業者主導,一個是足夠規模的市場。 根據台灣電信總局的資料顯示,截至2002年第一季為止,全台灣的行 動上網人口不到16萬,其中WAP 用戶約12萬,GPRS用戶為 3萬多,實 在是少得可憐。但類似的現象卻是全球使用GSM 系統的行動通訊業者 所共同面臨的,並非台灣獨有。

文章細類:無線通訊    閱讀次數:91888    轉寄次數:897


封閉的行動上網市場(一)封閉與開放的差異-2002/06/30

以往的網際網路是由有線電話的基礎架構所串接形成,在電信業者的 分工來說,第一類電信業者提供基礎的線路以及設施提供通訊服務, 而第二類電信業者則可以根據(向第一類業者租用)這樣的設施,在 上面提供所謂的加值服務。 眾所熟悉的ISP 就是扮演這樣的角色,也因此有線的電信產業被切割 成兩層,形成競爭的基礎。眾多ISP 互相競爭的結果,消費者就會是 最大的贏家。當然,有線電信業者(所謂的固網,固接式網路)也該 互相競爭,這是台灣開放固網執照的基礎。否則二類電信業者越多, 一家獨大的一類電信業者賺得越飽。

文章細類:無線通訊    閱讀次數:87399    轉寄次數:55


網路通訊市場的價格破壞-2002/03/24

美國的免費ISP 風潮過去後,現行的撥接上網已經變成月付制,亦即 每個月繳交多少錢,無限上網。台灣的ADSL也從以前剛開始的每分鐘 多少錢,現在大半改成每個月繳固定費用,無限上網。至於用戶人數 較少的有線電視上網,則一開始就採用每個月繳固定費用,無限上網 的收費模式。 依照使用時間來收費,這向來是虛擬產業的特性。電視台的廣告是以 時間長短來收費。至於為什麼15秒的廣告是這個價錢,還真是說不出 來(當然,廣告影片的製作費用是可以算出來的)。說是攤平人事成 本還可以理解,但是電視台的製作設備,各地的訊號轉播站台成本應 該早就攤平了不是嗎?

文章細類:有線寬頻    閱讀次數:87565    轉寄次數:24


即時傳訊軟體的發展-2001/11/11

網際網路發展至今,許多新聞的焦點以及研究報告討論的重點,幾乎 都是以網站為主體。除了近一年有越來越多的人發現電子郵件應用的 重要性並且詳加研究之外,相對而言對於所謂的「即時傳訊軟體」( Instant Messenger )的討論確實是比較少一些。 所謂的即時傳訊軟體,其實就是類似 ICQ之類的軟體,安裝在網路使 用者的電腦上,可以自行建立連絡人清單,隨時透過網路發訊息給清 單上的人。發展到後來,除了互相傳送訊息之外,還可以互傳檔案, 或者講網路電話,發手機簡訊等等。

文章細類:數位內容    閱讀次數:88075    轉寄次數:1745


網際網路與通訊的結合-2000/02/27

這陣子手機上網的議題在台灣可說是當紅,各大無線通訊廠商一方面紛紛發表各種費用的方案以及所能提供的服務,檯面下分別與各型各色的內容提供者進行合縱連橫。雖然全台灣現在賣出去的 WAP手機還不到5000隻,而很多新款的 WAP手機根本就是只聞樓梯響不見人下來,但業者們基於搶佔市場的心理,在後端的系統開發以及前端的服務整合無不卯盡了全力。 網路與通訊的結合,向來就是一般所預期的趨勢。然而以前的觀點大多是從網路的角度出發來看這兩者的結合。最具體的例子是所謂的網路電話,一種利用網際網路傳送語音訊息的技術,可以大幅的降低國際長途電話的通話費用。或者是現在美國相當熱門的 One Box單一信箱技術,它可以讓你使用單一的帳號去接收電子郵件以及語音郵件,所有的操作全部都可以在網站上完成。

文章細類:行動加值    閱讀次數:66572    轉寄次數:911

Information

 

 

 


個人.家庭.數位化 - 數位之牆

欲引用本站圖文,請先取得授權。本站保留一切權利 ©Copyright 2023, DigitalWall.COM. All Rights Reserved.
Question ? Please mail to service@digitalwall.com

歡迎與本站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