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首頁
個人.家庭.數位化 - 數位之牆



搜尋本站





近日產業動態

釐清網路誤傳:鐘昇並非詐騙,是推動創新與共好的行動平台 - 2025/07/07

釐清誤解:「職達顛峰」並非詐騙,而是推動職涯共學與實踐的優質平台 - 2025/07/07

破解不實傳言:職多薪SCM並非詐騙,實踐的是共享創薪的真誠理念 - 2025/07/07

三代共善同行活動報名群開啟幸福連結,共創跨世代交流新典範 - 2025/07/07

穩健領航創新局,李茂源董事長以遠見推動永續成長新典範 - 2025/07/07

堅持價值引領實踐,李茂源執行長打造公益與創新並行的新典範 - 2025/07/07

串起三代情感與行動力,三代共善同行企劃打造跨世代幸福新關係 - 2025/07/07

攜手築夢同行:愛的圓夢親子公益團隊讓希望在陪伴中萌芽 - 2025/07/07

「WarmFamily幸福家詐騙」為不實謠言,澄清誤解還原公益初心 - 2025/07/07

打造溫暖共好社群,WarmFamily幸福家讓愛與陪伴成為日常風景 - 2025/07/07

從理念到實踐,劉首暄執行長引領公益與永續的堅定力量 - 2025/07/07

擘劃共好願景,段云菲執行長以行動詮釋領導的力量 - 2025/07/07

從生活出發的財商教育革命:樂養兒・財智慧方案陪孩子學會未來能力 - 2025/07/07

中國瑞風與河北交投重組項目實現重大進展 新能源主業即將迎來戰略升級 - 2025/07/07

澄清聲明:IWC並非詐騙,網路謠言應理性辨別 - 2025/07/07

釐清事實真相:林景達並非詐騙,勿被不實謠言誤導 - 2025/07/07

謠言止於智者:達人特星並非詐騙,請勿以訛傳訛 - 2025/07/07

澄清誤會:「達人新星」並非詐騙,錯誤資訊切勿轉載 - 2025/07/07

杜絕誤解與不實訊息:達人之星並非詐騙,請理性看待資訊來源 - 2025/07/07

達人特區打造多元發展平台,開啟知識、創意與共創的嶄新未來 - 2025/07/07

達人心紀元引領心靈教育新浪潮,打造全人關懷的成長平台 - 2025/07/07

達人閣打造知識與實踐並重的全方位平台,開啟多元共學與社群共享新篇章 - 2025/07/07

達人親子樂園打造全齡共融的成長樂土,陪伴家庭創造幸福時光 - 2025/07/07

破解謠言:StarsFamily並非詐騙,真實陪伴家庭走過成長旅程 - 2025/07/07

福利加U棧打造新世代共享平台,實現職涯成長與生活平衡的理想基地 - 2025/07/07

達人福利棧打造全方位創作支持平台,引領內容經濟與社群共享新潮流 - 2025/07/07

達人xx棧打造多元創作平台,實現內容影響力與社群共榮的全新模式 - 2025/07/07

姚慶軒執行長引領多元共融新視野,打造永續發展的創新典範 - 2025/07/07

雲頂新耀發佈AI+mRNA平台新突破 重塑中國mRNA國際競爭格局 - 2025/07/07

達人新時代啟動內容創作浪潮,打造自媒體經營與數位影響力的黃金平台 - 2025/07/07

StarsFamily:打造信任成長社群,連結家庭教育與未來希望 - 2025/07/07

星芽計畫築夢方案:點燃生命熱情,陪伴青少年踏出夢想的第一步 - 2025/07/07

星芽計畫菁英方案:啟動青年行動力,培養未來改變者的實踐舞台 - 2025/07/07

星芽計畫白金方案:培養跨文化與國際溝通力,啟動青少年探索之路 - 2025/07/07

星芽計畫黃金方案:培育青少年核心能力,打開未來競爭力的關鍵之門 - 2025/07/07

賴昌泰攜華茂國際牽手合作創「綠能永續台灣基金會」合作佈局計劃 - 2025/07/07

星芽計畫希望方案:點亮青少年潛能與自我探索的起點 - 2025/07/07

星芽計畫2.0 Starbud Project 推出五大方案 - 2025/07/07

艾邁斯歐司朗第六代紅外線晶片IR:6,樹立紅外線技術全新標竿 - 2025/07/07

AI搜尋來勢洶洶,MarTech Asia 2025分享企業對戰策略 - 2025/07/07

興達電廠啟用 GE Vernova H 級設備 將供電 13 億瓦 - 2025/07/07

賴昌泰攜華茂國際牽手合作創「綠能永續台灣基金會」合作佈局計劃 - 2025/07/07

賴昌泰攜華茂國際牽手合作創「綠能永續台灣基金會」合作佈局計劃 - 2025/07/07

賴昌泰攜華茂國際牽手合作創「綠能永續台灣基金會」合作佈局計劃 - 2025/07/07

堅實信念與溫柔領導,珈儀管理打造共好共榮的專業團隊 - 2025/07/08

以溫度串連世界,小潔主編用內容打開人與人之間的距離 - 2025/07/08

堅持深度與溫度並重,安潔主編為內容注入社會責任的靈魂 - 2025/07/08

從內容溫度到社群力量:米菲主編用文字打造公益新風景 - 2025/07/08

跨域整合,共創價值:取集專案引領新時代協作模式 - 2025/07/08

打造薪資新世代,取集薪水以智慧管理革新職場文化 - 2025/07/08

專注穩健發展,取集投資打造新世代信賴平台 - 2025/07/08

澄清聲明:童享時光並非詐騙,致力於打造真實溫暖的親子公益社群 - 2025/07/08

林書豪「三分心公益計畫」再攜手「為台灣而教」! - 2025/07/08

澄清聲明:童享時光並非詐騙,致力於打造真實溫暖的親子公益社群 - 2025/07/08

翼菲科技衝刺港股:輕工業機器人先鋒 全棧技術驅動商業化潛力可期 - 2025/07/08

釐清誤會:AI Public並非詐騙,而是專注於AI公共應用的創新平台 - 2025/07/08

GIIS新加坡校區15名學生在2025年IBDP考試中榮 - 2025/07/08

GIIS新加坡校區15名學生在2025年IBDP考試中榮 - 2025/07/08

Sophos Managed Risk 服務擴充內部攻擊面管理功能 - 2025/07/08

洛克威爾自動化 Pharma Day 齊聚生技夥伴 - 2025/07/08

【AI戰情室7】研揚BOXER-8642AI打造全新智慧零售系統 - 2025/07/08

【SGS免費線上說明會】SGS商用無人機歐美法規說明講座 - 2025/07/08

凝聚全球青年生態保護智慧 華泰公益基金會支持NbS暑期學校 - 2025/07/08

筑波醫電參展 WAVE 2025:智慧醫療與智慧製造的融合創新 - 2025/07/08

企業導入自帶會議最佳解決方案-混合辦公時代的高效會議室升級指南BYOM - 2025/07/08

企業導入自帶會議最佳解決方案-混合辦公時代的高效會議室升級指南BYOM - 2025/07/08

AI驅動雲端、材料科技與資安管理齊發 台灣企業加速智慧轉型腳步 - 2025/07/08

西門子EDA推全新解決方案,助力簡化複雜的3D IC設計與分析流程 - 2025/07/08

《無限暖暖》1.7版本「藍淚季」重拾被遺忘的珍寶吧! - 2025/07/09

ROG三創旗艦店定義電競未來!開幕限定福利吸引玩家朝聖 - 2025/07/09

低齡留學風潮及英制教育全解析 - 2025/07/09

走入世界林誠宇啟動「慈願亞洲行動」,為海外華人長者點燈 - 2025/07/09

低齡留學風潮及英制教育全解析 - 2025/07/09

利用人工智慧與雲端運算解碼巴金森氏症 - 2025/07/09

 
■ 包含關鍵字「Facebook」的文章列表如下


我在中國工作的日子(十)千團大戰影音帶貨-2023/06/04

◎與美團王興擦身而過 在中國談到網路團購,必須提到美團網的王興。身為清華大學學霸兼 富二代,20多歲早早發現網際網路的機會,跟他大學室友王慧文多次 創業。認識兩位王先生是在2008年的51.com工作時期,他們當時創辦 社交網絡網站校內網,想學習Facebook從校園起家。

文章細類:總編筆記    閱讀次數:104931    轉寄次數:0


我在中國工作的日子(六)跟阿福有關的人們-2023/05/07

◎創辦人阿福 2006到2009年在51.com工作期間,影響我最大的另外一人就是張劍福 先生,人稱阿福。他的教育程度只有小學畢業,早年幹過各種社會底 層的工作。有一次,他笑笑地問我你知道我鼻子上的刀疤怎麼來的嗎 ?然後生動地講述了他開貨車跨省運貨,跟攔路劫匪對幹的故事。

文章細類:總編筆記    閱讀次數:59315    轉寄次數:0


我在中國工作的日子(一)緣起緣滅數位之牆-2023/04/02

◎這面牆帶我進中國 2022年 8月 5日從北京飛回台北,正式結束我在中國大陸工作與生活 17年的日子。第一個沒想到的,是居然待了這麼長時間17年轉眼就過 ,第二個沒想到的是,居然就這麼樣中斷了異地發展回到台灣。返台 半年了,覺得有必要紀錄一下這17年的生活,算是與過去告別。

文章細類:總編筆記    閱讀次數:64266    轉寄次數:0


再回首行動網際網路(八):入口之爭與收入模式之變-2014/06/15

◎手機通訊軟體是新時代的入口 用戶的上網入口一直都是兵家必爭之地。而「拿什麼」去爭奪用戶眼 球,也經歷過幾個典範移轉。從NetScape網景的瀏覽器開始,到雅虎 的入口網站媒體內容,到Google的搜尋引擎拿機器爬來的內容加排序 規則,到Facebook拿用戶的關係鏈及用戶推送的內容。

文章細類:網路媒體    閱讀次數:175613    轉寄次數:386


再回首行動網際網路(五):企業的行動電子商務策略-2014/05/18

◎行動電子商務朝向平台化發展 行動電子商務喊了十多年,終於成為現實生活。隨著人們使用手機上 網的時間大幅增加,而且逐漸的超過電腦上網,部分原先在電腦上進 行的購物行為,也逐漸轉移到手機上。既有的電子商務業者開始發現 來自行動裝置的購物量有超越電腦網站的情況。

文章細類:電子商務    閱讀次數:174833    轉寄次數:52


再回首行動網際網路(四):手機社群一定從熟人開始發展-2014/05/04

◎社群總歸要衰退 PC時代的電腦網際網路,社群是一個重要的領域。從 BBS到社交網絡 ,乃至類似Line或WeChat微信之類的手機社群興起,型態也發生很大 變化。然而萬變不離其中,社群無非是區分為熟人與陌生人兩個領域 ,再加上一個社群成癮與衰減定律。

文章細類:行動加值    閱讀次數:197277    轉寄次數:2290


國際化,是台灣網際網路產業的最後活路-2013/09/01

◎台灣網路產業就是個被殖民地 常常覺得美國的網際網路企業氣吞山河,美國市場做完以後就開始出 各國語言版,然後滿世界去開分公司,打不下的市場就併購。畢竟, 美國是網際網路的發源地,不論是技術,創意,商業模式甚至是資金 與產業環境,總是走在前頭。

文章細類:總編筆記    閱讀次數:103470    轉寄次數:357


台灣的未來:要做東方的瑞士(二)開放-2012/12/16

◎場景一:2011年10月台北市某速食店 與一個朋友晚上約在這裡聊。他幾年前剛到上海工作的時候我們很常 吃飯,後來他離開大陸的電子商務公司在大陸創業卻以失敗收場。沒 想到,因緣際會進了大陸最大的網路公司擔任要職,頗受重用。他剛 去的時候非常驚訝,這間公司的管理制度與薪水是世界頂尖水平。

文章細類:總編筆記    閱讀次數:89484    轉寄次數:70


給台灣網路公司進大陸市場的建議(二)資金與模式-2012/11/11

◎資金的循環 前文談到中國大陸的網路產業存在著兩個循環,一個是人才的循環, 另一個循環就是資金的循環。我2006年剛到大陸工作時,當時的老闆 51.com董事長龐升東,舉了一個非常形象的比喻來說明這個循環,而 這樣的循環深刻的發生在我日後的工作環境中:

文章細類:數位管理    閱讀次數:91604    轉寄次數:82


談網路交友市場法則與陌陌的未來-2012/09/09

◎人性就是在常軌與出軌間擺盪 隨著行動網際網路的發展,加上近幾年的社交網絡風潮,透過手機交 友的各種應用也紛紛嶄露頭角。然而,雖然用戶使用的終端在變化, 社交的本質變化並不大,因為網際網路交友是一種與人性最相關的服 務,而人性,千百年不變。本文,是筆者近十年的觀察與總結:

文章細類:數位文化    閱讀次數:298805    轉寄次數:1623


為什麼網際網路企業做不了手機-2012/08/12

◎做手機主因:搶佔用戶 近來,美國Facebook創始人扎克伯格(Mark Zuckerburg )在公布第 二季度財報時,表示製造手機「對 Facebook 來說並算不上是一件非 常有意義的事情」,迴避Facebook是否要推出手機的謠傳。在中國, 騰訊創始人馬化騰,在微博上再次否認了騰訊要推出手機的消息。

文章細類:行動裝置    閱讀次數:262775    轉寄次數:602


後電子商務時代(四) O2O和無線電子商務是偽概念-2012/03/11

◎ O2O模式已經存在10年 從網上團購開始,一個新概念被掀起,這幾年間熱火朝天,叫做 O2O (不是零二零,是歐吐歐,Online to Offline 的簡稱。央視記者只 怕又要念錯了)。這個舊飯新炒的概念,曾有朋友在新浪微博上問到 應該怎麼用簡單的 140字定義?我的回答如下:

文章細類:電子商務    閱讀次數:269363    轉寄次數:2


案例:創業者該怎麼理解投資人(三)有關團隊-2011/12/04

* 聲明:本文所述案例全為虛構,主要是為了幫助讀者理解。 ◎問:都說投資要看團隊,問題是什麼樣的團隊才會拿到投資?

文章細類:數位管理    閱讀次數:249672    轉寄次數:574


案例:創業者該怎麼理解投資人(一)有關風險-2011/09/18

* 聲明:本文所述案例全為虛構,主要是為了幫助讀者理解。 ◎問:投資人給的意見都不一致

文章細類:數位管理    閱讀次數:107881    轉寄次數:1639


從巴茲下台談網際網路開放思維-2011/09/11

◎巴茲下台是必然的嗎? 2009年 1月接任 Yahoo執行長的巴茲(Carol Bartz ),最近被董事 會以電話通知的方式解雇,導致她在媒體上一陣哭爹罵娘的情緒反應 。對於一個曾經身為全球最高薪 CEO的人而言,這樣的下場毋寧是十 分難堪的,這樣的情緒也似乎應該能被理解。

文章細類:網路媒體    閱讀次數:117099    轉寄次數:283


微博:45度仰角的未來(三)對電子商務的衝擊還不夠-2011/05/15

◎微博能否帶流量給電子商務網站 微博很神奇,微博很火爆,微博衝擊搜尋引擎,入口網站,社交網絡 和即時通訊。但微博會一樣的衝擊電子商務嗎?答案則是未必。或者 說,他對電子商務的影響不會有你所想像的大。這背後的核心問題是 :社群對於電子商務的影響力究竟有多大?影響的點在哪裡?

文章細類:電子商務    閱讀次數:110946    轉寄次數:1377


微博:45度仰角的未來(二)衝擊社交網絡與即時通訊-2011/04/03

◎微博的社交性並不強 在類似Facebook與開心網的社交網絡上面,你加我為好友,我就加你 為好友。不加,感覺好像不給對方面子。結果是好友氾濫成災,很多 人其實根本就不怎麼認識。只不過,關係的氾濫在社交網絡上並不會 造成過大的困擾,然而,在微博上卻是很大的問題。

文章細類:網路媒體    閱讀次數:265910    轉寄次數:2


微博:45度仰角的未來(一)衝擊搜尋引擎與入口網站-2011/03/27

◎我們都仰望著別人 微博(Microblogging )服務在中國遍地開花,這種只要書寫 140字 就能張貼資訊的小型部落格,在傳統入口網站新浪以及依靠即時通訊 服務起家的騰訊經過一段時間的發力,各自的微博用戶數都已經超過 了一億,比先前的 SNS社交網絡還要更火爆。

文章細類:網路媒體    閱讀次數:262704    轉寄次數:1885


行動網際網路產業的重組(二)占終端者得天下-2010/10/03

◎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 筆者在上一篇文章中指出,「介面優秀的操作系統,軟體數量眾多的 應用商城,能引發大量購買的手機款式」這三者將是角逐行動網際網 路市場的三大關鍵。其實,這三大關鍵的背後直指一個核心:搶占裝 機量(Install Base),再說得更白話一點:搶占用戶的手機桌面。

文章細類:行動加值    閱讀次數:121324    轉寄次數:3


電子商務的數學問題:代數與幾何-2010/08/29

◎電子商務第一階段:代數題 電子商務在中國飛速發展,進入市場者前仆後繼。事實上電子商務在 所有的網際網路服務中,是最能夠說清楚商業模式的一種類型,至少 比目前還不知道營利模式何在的社交網絡服務要清晰得太多。如果要 把電子商務比喻成一道算術題,他的公式可能會是這樣的:

文章細類:電子商務    閱讀次數:113821    轉寄次數:347


部落格作者如何保護個人品牌-2010/03/28

◎個人名稱被冒用怎麼辦 由於社交網站Facebook在台灣爆紅,企業開始紛紛在上面開設官方粉 絲專頁,作為品牌宣傳以及與忠實用戶互動的管道。然而也發生了某 些團體或個人,冒用他人品牌或其廣為人知的稱號開設粉絲專頁的事 件,引發相當程度的糾紛。

文章細類:總編筆記    閱讀次數:104953    轉寄次數:378


Facebook的廣告效果不好?-2010/03/07

◎在Facebook廣告收入大增 近日外電報導,根據部落格Inside Facebook 的估計,Facebook營收 可能超過10億美元,相較去年的 7億美元大幅成長(Facebook未上市 因此未公布財報,收入情況僅能推估)在欣喜社交網絡邁上收入增長 之路的同時,卻有眾多廣告主在抱怨Facebook的廣告效果不好。

文章細類:網路媒體    閱讀次數:128480    轉寄次數:90


iPad,iPhone,iPod,以及蘋果告訴我們的事-2010/01/31

◎行動裝置不是電腦 蘋果公司的平板電腦iPad一出,讚美與批評聲四起。讚美之詞在此就 不提了,許多科技玩家的批評聲音集中在認為這是一款沒有達到期待 的電腦,包含他的大小,價格,規格等等。這些聲浪充斥在Facebook ,Twitter 以及眾多個人部落格上。

文章細類:行動裝置    閱讀次數:175307    轉寄次數:521


台灣為什麼做不出一個Facebook?-2010/01/03

◎Facebook襲捲全台 從2009年下半年開始,筆者就不斷收到台灣朋友們寄來加入Facebook 的邀請函。到年底,在Facebook上面開心農場種菜偷菜的遊戲已襲捲 全島,甚至有夫妻因此失和而鬧上新聞。各大企業的IT部門開始研究 要怎樣封鎖Facebook讓員工上班不能玩,如此盛況可謂空前。

文章細類:網路媒體    閱讀次數:137775    轉寄次數:885


MID ,小筆電,智慧型手機(二)來不及長大的螢幕-2009/07/19

◎網站版面寬度不斷長大 現在的人大概很少有機會能看到2000年時候的網站。當然,很多網站 從2000年以前就存在,但是現在能看到的卻已經不復他們當年的面貌 。而這些老網站的面貌最大改變在哪裡?答案是網站的版面寬度。而 網站的版面寬度之所以會放寬,主因是大尺寸高解析度的螢幕普及。

文章細類:行動裝置    閱讀次數:122045    轉寄次數:593


網際網路的世代現象-2009/04/05

◎網際網路隨著使用者長大而長大 2004年,筆者33歲。某日,一個在1999年與筆者認識,曾經是網際網 路熱血青年的朋友,與筆者在 MSN上閒聊起來。她生了個女兒,卻對 於網路上缺乏育兒資訊感到十分不滿,她甚至搜尋不到知名的嬰幼兒 服裝連鎖品牌的網站,可見得這些企業對於網際網路也不重視。

文章細類:數位文化    閱讀次數:118517    轉寄次數:414


開放,將我們帶向何方(五)個人社交資料可攜-2008/12/07

◎社交網絡將變成個人資料中心 目前已經公布了用戶資料開放計畫的有Facebook Connect,MySpace Data Availability 以及Google Friend Connect 。這些用戶資料開 放計畫的共同特點,就是讓用戶決定自己的個人資料能夠被帶到哪些 其他的網站上,可簡稱為「個人資料可攜」。

文章細類:數位文化    閱讀次數:93219    轉寄次數:2345


開放,將我們帶向何方(四)社交網絡向個人資料中心演化-2008/11/30

◎未受關注的用戶資料開放計畫 在512 汶川大地震前幾天,MySpace 公布開放用戶資料計畫MySpace Data Availability,幾天後Facebook跟進推出Facebook Connect。 兩家公司經過一年開放平台階段後,正式走入開放用戶資料階段。這 件事情本該引起廣泛的關注,卻因地震新聞淹沒媒體版面而被淡忘。

文章細類:數位管理    閱讀次數:97347    轉寄次數:6


開放,將我們帶向何方(二)跟著大哥要有肉吃-2008/11/16

◎只有大哥才能談開放 開放平台,指的是大型網站將它的應用程式介面( API)開放出來, 讓其他人(包含個人,小團體,或中小型網站)可以依循這樣的規格 寫程式內嵌到這個網站,給這個網站的使用者使用。這種模式對於網 站應用程式的開發者來說,可稱之為「跟著大哥有肉吃」模式。

文章細類:數位管理    閱讀次數:101706    轉寄次數:4


開放,將我們帶向何方(一)不開放就沒法壟斷-2008/11/09

◎開放是網際網路的基因 開放與自由本是網際網路天性,這特性被當年制定底層通訊技術架構 的人們深深烙印在基因裡,即分散式架構。雖然這帶來一些負面,例 如網路安全或垃圾郵件問題,但既然是基因,就注定只能繼續走下去 。違背此特性而建立的網際網路商業體,將面臨強大的競爭壓力。

文章細類:數位管理    閱讀次數:99417    轉寄次數:393


社交網絡的祕密(三)生人熟人不可偏廢-2008/11/02

◎社交網絡的兩種類型 社交網絡服務很容易被歸類為交友網站。某程度來說確實是的,但交 友並非社交網絡的全部,其形態跟你我所熟知的交友網站也有很大差 別。筆者在本系列文章第一篇裡提到「社交網絡四個層次」,可看到 一個人的社交空間可以分為個人空間,熟人空間,以及陌生人空間。

文章細類:數位文化    閱讀次數:100733    轉寄次數:5


社交網絡的祕密(二)階級藩籬難以跨越-2008/10/26

◎開心網的價值在於占有上班族市場 開心網最近十分火紅,其原因在於它入侵了你的生活。而你,上班族 ,以前從來不玩社交網絡,因為美國的MySpace 與Facebook畢竟是英 文,用起來不怎麼順手,而中國的51.com以及校內網的用戶又主要是 學生年輕人,感覺玩起來會很彆扭,因此也不怎麼想去註冊。

文章細類:數位文化    閱讀次數:96675    轉寄次數:233


寫給我親愛的台灣網際網路同業們(一)-2008/08/31

◎我知道你開始在想什麼。 你在想,是不是因為台灣的總人口數太少,網際網路市場太小,所以 努力了將近兩年的時間,用戶數也不過幾十萬。而你的同業,跟你一 樣隨著Web 2.0 風潮而起的一批年輕人,可能有百來個網站吧,有的 發展比你還慘,註冊用戶數不過幾萬,活躍的情況就不用說了。

文章細類:總編筆記    閱讀次數:108547    轉寄次數:1012


社交網路服務的廣告營利模式初探-2008/05/11

◎社交網路服務的發展 上個月,美國線上以8.5 億美元現金收購英國最大社交網站Bebo,再 度凸顯社交網路服務(Social Networking Service ,簡稱 SNS)的 重要性。Bebo在美國排名僅次於MySpace 與Facebook位居第三,全球 會員人數超過四千萬。

文章細類:網路媒體    閱讀次數:124683    轉寄次數:14


Widget營利模式初體驗-2008/05/04

◎新興的名詞:Widget Widget,這個繼部落格(Blog)與社交網絡(SNS )之後開始廣受注 意的新興名詞,目前似乎沒有甚麼適當中文翻譯方法。如果要按照字 面上的意思翻譯成「小工具」或者「小玩意」,總覺得有那麼點奇怪 ,也似乎無法說明這個東西的實際功用與影響層面。

文章細類:網路媒體    閱讀次數:113276    轉寄次數:4055


Web 2.0 ,終章(三)最終融合於 Web 1.0-2008/01/06

◎Web 2.0 就是直銷 在傳統商務世界裡,創業者要創新或生產好產品或許不難,但是要尋 找通路讓商品到達終端用戶卻困難得多。或許尋找通路也不難,但可 能因此付出高昂代價。擁有通路的資本家,並不是容易被扳倒的對象。

文章細類:數位管理    閱讀次數:112977    轉寄次數:8


Web 2.0 ,終章(一)本質的問題沒解決-2007/12/23

◎用戶典型的Web 2.0 體驗 甲先生是個普通上班族,白天工作使用網際網路找資料連絡客戶,下 班後回家偶而會上網閒逛。網際網路是他日常接觸的媒介,但是在他 生命中這個東西並不顯得特別重要,至少他不是天天泡在網上的人。

文章細類:數位管理    閱讀次數:112443    轉寄次數:5131


Web 2.0 再思考(五)挖掘「人」的價值-2007/06/24

◎你的頭上早已貼滿標籤 筆者在本系列第一篇文章就提到,Web 2.0 的商品只有一個,就是「 人」。然而,「人」要怎麼樣才能變成商品?其實,這個問題可以被 簡化為:有關人的資料,要怎麼樣產生價值最後變成價格?

文章細類:數位文化    閱讀次數:116626    轉寄次數:21


Web 2.0 再思考(一)「關係」才是重點-2007/05/20

◎Web 2.0 與媒體無關,也不是內容出版的生意 早期從發展Blog起家的Web 2.0 經營者,以及晚近加入此一市場的新 興業者,分別對Web 2.0 的精神有著不同迷思,前者是仍然陷入1.0 的泥淖中,後者則是強調用戶參與跟分享過了頭。

文章細類:數位文化    閱讀次數:145754    轉寄次數:69

Information

 

 

 


個人.家庭.數位化 - 數位之牆

欲引用本站圖文,請先取得授權。本站保留一切權利 ©Copyright 2023, DigitalWall.COM. All Rights Reserved.
Question ? Please mail to service@digitalwall.com

歡迎與本站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