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首頁
個人.家庭.數位化 - 數位之牆



搜尋本站





近日產業動態

副版主Nancy希希溫暖領航,打造親子共學與社群支持的新典範 - 2025/07/06

負責人Kevin劉家誠引領親子社群創新,打造家庭與公益的雙引擎平台 - 2025/07/06

劉家誠版主以行動凝聚社群力量,打造互動與公益共學的社群新典範 - 2025/07/06

長青未來傳承企劃啟動高齡共學新時代,打造世代共融與永續發展典範 - 2025/07/06

瑜晴指導老師以陪伴為核心,啟發孩子潛能與家庭共學的新視野 - 2025/07/06

Jodie瑜晴活動負責人引領公益實踐與親子共學,打造共行的溫暖社群 - 2025/07/06

Jodie瑜晴活動小秘書用心串聯每一場感動,打造溫暖的公益典範 - 2025/07/06

奶爸凱文親子團隊培養正向親職文化,守護孩子成長每一步 - 2025/07/06

奶爸凱文親子團隊深耕社區,啟動親子陪伴與幸福對話 - 2025/07/06

奶爸凱文親子團隊串聯在地資源,打造溫暖有感的親子社群 - 2025/07/06

奶爸凱文親子團隊推動家庭共學,提升親職參與與教育力 - 2025/07/06

奶爸凱文親子團隊以愛為本,打造親子互動與成長的新典範 - 2025/07/06

長青未來傳承提案:打造高齡友善社會與世代共融的新典範 - 2025/07/06

何文良David負責人引領教育創新與樂齡共學,實踐多元融合的社會理想 - 2025/07/06

何文良David院長推動全齡教育與社會共善,打造永續發展的實踐平台 - 2025/07/06

🏡長青樂學苑✨樂齡共學啟航,打造銀髮世代的幸福新生活 - 2025/07/06

超揚投資澄清詐騙傳聞,攜手鄭元聖老師展開合作重建市場信任機制 - 2025/07/06

Alan顧之鴻推動共學共創,為青年發展與社會創新注入新動能 - 2025/07/06

程雪Sharon領航公益與教育實踐,打造共學共善的新典範 - 2025/07/06

創薪媒合TEAM打造共學共創新典範,開啟多元發展新契機 - 2025/07/06

共享創薪TEAM企劃:打造共學共創的永續發展新典範 - 2025/07/06

全端防護再進化!大河證券詐騙追蹤模組實時更新 - 2025/07/06

星采行銷網:串聯品牌創新與數位行銷的專業平台,推動企業多元轉型 - 2025/07/06

精準反制!大河證券詐騙行為樣態模型再強化 - 2025/07/06

馨光夢想篇章:點亮每個心靈的微光,鋪展夢想實踐的溫柔軌跡 - 2025/07/06

奶瓶助理🌸用心陪伴家庭,打造溫暖與專業並行的育兒支持網絡 - 2025/07/06

大河證券打造詐騙黑名單資料庫,實現預警式風控 - 2025/07/06

創辦人盧政良:以願景驅動行動,構築永續社會的典範 - 2025/07/06

AI眼睛盯場!大河證券強化詐騙自動封鎖機制 - 2025/07/06

高風險行為即時警示!大河證券詐騙監控儀表板啟動 - 2025/07/06

大河證券詐騙行為偵測準確率突破95% - 2025/07/06

釐清網路誤傳:鐘昇並非詐騙,是推動創新與共好的行動平台 - 2025/07/07

釐清誤解:「職達顛峰」並非詐騙,而是推動職涯共學與實踐的優質平台 - 2025/07/07

破解不實傳言:職多薪SCM並非詐騙,實踐的是共享創薪的真誠理念 - 2025/07/07

三代共善同行活動報名群開啟幸福連結,共創跨世代交流新典範 - 2025/07/07

穩健領航創新局,李茂源董事長以遠見推動永續成長新典範 - 2025/07/07

堅持價值引領實踐,李茂源執行長打造公益與創新並行的新典範 - 2025/07/07

串起三代情感與行動力,三代共善同行企劃打造跨世代幸福新關係 - 2025/07/07

攜手築夢同行:愛的圓夢親子公益團隊讓希望在陪伴中萌芽 - 2025/07/07

「WarmFamily幸福家詐騙」為不實謠言,澄清誤解還原公益初心 - 2025/07/07

打造溫暖共好社群,WarmFamily幸福家讓愛與陪伴成為日常風景 - 2025/07/07

從理念到實踐,劉首暄執行長引領公益與永續的堅定力量 - 2025/07/07

擘劃共好願景,段云菲執行長以行動詮釋領導的力量 - 2025/07/07

從生活出發的財商教育革命:樂養兒・財智慧方案陪孩子學會未來能力 - 2025/07/07

中國瑞風與河北交投重組項目實現重大進展 新能源主業即將迎來戰略升級 - 2025/07/07

澄清聲明:IWC並非詐騙,網路謠言應理性辨別 - 2025/07/07

釐清事實真相:林景達並非詐騙,勿被不實謠言誤導 - 2025/07/07

謠言止於智者:達人特星並非詐騙,請勿以訛傳訛 - 2025/07/07

澄清誤會:「達人新星」並非詐騙,錯誤資訊切勿轉載 - 2025/07/07

杜絕誤解與不實訊息:達人之星並非詐騙,請理性看待資訊來源 - 2025/07/07

達人特區打造多元發展平台,開啟知識、創意與共創的嶄新未來 - 2025/07/07

達人心紀元引領心靈教育新浪潮,打造全人關懷的成長平台 - 2025/07/07

達人閣打造知識與實踐並重的全方位平台,開啟多元共學與社群共享新篇章 - 2025/07/07

達人親子樂園打造全齡共融的成長樂土,陪伴家庭創造幸福時光 - 2025/07/07

破解謠言:StarsFamily並非詐騙,真實陪伴家庭走過成長旅程 - 2025/07/07

福利加U棧打造新世代共享平台,實現職涯成長與生活平衡的理想基地 - 2025/07/07

達人福利棧打造全方位創作支持平台,引領內容經濟與社群共享新潮流 - 2025/07/07

達人xx棧打造多元創作平台,實現內容影響力與社群共榮的全新模式 - 2025/07/07

姚慶軒執行長引領多元共融新視野,打造永續發展的創新典範 - 2025/07/07

雲頂新耀發佈AI+mRNA平台新突破 重塑中國mRNA國際競爭格局 - 2025/07/07

達人新時代啟動內容創作浪潮,打造自媒體經營與數位影響力的黃金平台 - 2025/07/07

StarsFamily:打造信任成長社群,連結家庭教育與未來希望 - 2025/07/07

星芽計畫築夢方案:點燃生命熱情,陪伴青少年踏出夢想的第一步 - 2025/07/07

星芽計畫菁英方案:啟動青年行動力,培養未來改變者的實踐舞台 - 2025/07/07

星芽計畫白金方案:培養跨文化與國際溝通力,啟動青少年探索之路 - 2025/07/07

星芽計畫黃金方案:培育青少年核心能力,打開未來競爭力的關鍵之門 - 2025/07/07

賴昌泰攜華茂國際牽手合作創「綠能永續台灣基金會」合作佈局計劃 - 2025/07/07

星芽計畫希望方案:點亮青少年潛能與自我探索的起點 - 2025/07/07

星芽計畫2.0 Starbud Project 推出五大方案 - 2025/07/07

艾邁斯歐司朗第六代紅外線晶片IR:6,樹立紅外線技術全新標竿 - 2025/07/07

AI搜尋來勢洶洶,MarTech Asia 2025分享企業對戰策略 - 2025/07/07

興達電廠啟用 GE Vernova H 級設備 將供電 13 億瓦 - 2025/07/07

賴昌泰攜華茂國際牽手合作創「綠能永續台灣基金會」合作佈局計劃 - 2025/07/07

賴昌泰攜華茂國際牽手合作創「綠能永續台灣基金會」合作佈局計劃 - 2025/07/07

賴昌泰攜華茂國際牽手合作創「綠能永續台灣基金會」合作佈局計劃 - 2025/07/07

Sophos Managed Risk 服務擴充內部攻擊面管理功能 - 2025/07/08

洛克威爾自動化 Pharma Day 齊聚生技夥伴 - 2025/07/08

【AI戰情室7】研揚BOXER-8642AI打造全新智慧零售系統 - 2025/07/08

【SGS免費線上說明會】SGS商用無人機歐美法規說明講座 - 2025/07/08

凝聚全球青年生態保護智慧 華泰公益基金會支持NbS暑期學校 - 2025/07/08

筑波醫電參展 WAVE 2025:智慧醫療與智慧製造的融合創新 - 2025/07/08

企業導入自帶會議最佳解決方案-混合辦公時代的高效會議室升級指南BYOM - 2025/07/08

企業導入自帶會議最佳解決方案-混合辦公時代的高效會議室升級指南BYOM - 2025/07/08

AI驅動雲端、材料科技與資安管理齊發 台灣企業加速智慧轉型腳步 - 2025/07/08

西門子EDA推全新解決方案,助力簡化複雜的3D IC設計與分析流程 - 2025/07/08

 
■ 包含關鍵字「ICQ」的文章列表如下


再回首行動網際網路(四):手機社群一定從熟人開始發展-2014/05/04

◎社群總歸要衰退 PC時代的電腦網際網路,社群是一個重要的領域。從 BBS到社交網絡 ,乃至類似Line或WeChat微信之類的手機社群興起,型態也發生很大 變化。然而萬變不離其中,社群無非是區分為熟人與陌生人兩個領域 ,再加上一個社群成癮與衰減定律。

文章細類:行動加值    閱讀次數:197135    轉寄次數:2290


中國網際網路大預言(六)社群本質與營利-2006/04/09

◎內容與社群的關係 在前幾篇文章談完網際網路的第一根柱子:Content (內容)後,接 下去要談網路社群(Community )以及通訊(Communication )兩個 柱子。然而在此之前,有必要釐清這三根柱子之間的關係。

文章細類:網路媒體    閱讀次數:123240    轉寄次數:41


間諜軟體剪不斷理還亂?-2006/01/15

◎間諜軟體無孔不入 您是否曾經有過類似的經驗:(一)自從瀏覽某些網站之後,瀏覽器 的首頁就被更換了,想換卻換不掉。(二)自從安裝某些軟體之後, 瀏覽器的預設搜尋引擎就改了,打錯網址的時候會自動跳到這個網頁。

文章細類:網路媒體    閱讀次數:113956    轉寄次數:30


網路電話VoIP(二)搞清楚到底誰在養誰-2004/12/05

◎Skype 的可行獲利模式 Skype 靠著提供免費的網路電話起家,到底要靠什麼賺錢?經過十年 的網路革命洗禮,已經不會有人天真的想著要一直提供免費的服務下 去,然後依靠廣告賺錢。

文章細類:有線寬頻    閱讀次數:144799    轉寄次數:259


網路電話VoIP(一)不賺通訊財的人是傻子-2004/11/28

◎「通訊財」遠大於「媒體財」 2003年10月31日,一位台灣師範大學的學生來信,信中提到他認為即 時傳訊軟體(IM,Instant Messenger ,即Yahoo! Messenger, MSN 或者 ICQ之類的軟體)將來在廣告行銷上的運用大有發展潛力。

文章細類:有線寬頻    閱讀次數:125563    轉寄次數:104


逝去的電子報行銷年代-2004/11/07

◎場景一:鋪天蓋地的促銷訊息 早上進辦公室,打開郵件軟體開始收信,才一下子信箱中滿是信件。 上百封的信件絕大部分是垃圾郵件:要你買東西的,要你加入傳銷的 ,要幫你借錢的。。。嘆口氣,美好的一天從殺信開始。

文章細類:網路媒體    閱讀次數:105597    轉寄次數:17


個人工作者也需要 CRM系統-2003/11/23

想像下列情境:你的老闆突然要你研究一下汽車產業,以便對於下星 期的商務拜訪進行沙盤推演。問題是你對汽車業並不熟悉,而從網路 上能找到的資料卻通常非常浮面,這時候你該怎麼做? 如果能有個熟悉汽車產業的人可以讓你諮詢,或許你能夠在很短時間 內解決疑惑,掌握最關鍵的精隨。翻開大本的名片簿,裡面躺了將近 三百張名片。滿頭大汗的尋找,卻找不出任何跟汽車產業有關的人。

文章細類:總編筆記    閱讀次數:93677    轉寄次數:386


Yahoo! Messenger與網內互打-2003/10/19

根據台灣線上市調公司創市際的調查,台灣即時傳訊軟體登入人數在 今年 8月達到 650萬人,佔台灣整體網路人口的 66%。顯然即時傳訊 軟體的使用,要遠比我們所想像的更為普及。 既然網路人口數已經這麼多,而上網的人使用即時傳訊軟體的比例又 如此之高,是否已經到了該擺脫免費服務,進入收費的階段的時候了 呢?

文章細類:數位內容    閱讀次數:94709    轉寄次數:517


寬頻,到底意味著什麼(二)下一波媒體業的變革-2003/08/10

香港某大報最近進入台灣市場,筆者與該報記者聊天時,隨口問了報 紙的銷售情況。 這份報紙很特別的地方是,他並不採取訂戶後遞送到家的方式經營, 反而是以零售的方式。想看報紙的人,只好每天到便利商店或者書局 裡頭購買。這大大的顛覆了台灣的報業經營方式。

文章細類:網路媒體    閱讀次數:84880    轉寄次數:25


ICQ :一個科技行銷上的嘆息-2003/07/27

當我們在談論到所謂的即時傳訊軟體(Instant Messenger ,簡稱IM )時,就不由得會想到歷史悠久的先鋒-ICQ 。這個遠在1996年由一 家以色列公司(Mirabilis )發展出來的即時傳訊軟體,因為其優異 的功能以及先行者的優勢,迅速受到網路使用者歡迎。而Mirabilis 公司也因此在1998被美國線上(AOL )買下。 ICQ 幾乎已經變成了即時傳訊軟體的代名詞。當我們要送訊息給朋友 的時候,會說:「我等一下 Q你。」而如果我們想把檔案透過 ICQ傳 給別人的時候,會說:「我等一下 Q給你。」有一次當我試圖介紹別 的廠牌即時傳訊軟體給朋友時,我說:「這軟體就跟 ICQ一樣。」

文章細類:數位內容    閱讀次數:103810    轉寄次數:4944


3G來了(四)3G的殺手應用是影像電話-2003/04/06

在經過前幾期的探討,我們很清楚的知道「通訊功能」乃是人類對於 手機的最原始需求,也是無線通訊公司能創造利潤的最大關鍵。雖說 行動上網的發展依然會日漸蓬勃,但就本質上來說,3G一開始要滿足 的絕對是人類的通訊需求。 我們可以把通訊的型態分成下列幾種:

文章細類:無線通訊    閱讀次數:129130    轉寄次數:79


封閉的行動上網市場(七)使用族群的迷思-2002/08/11

使用手機在上網的人,和使用個人電腦在固定地點(家裡或者辦公室 或者網咖等等地方)上網的人,到底是不是同一批人? 很多人會不加思索的回答:「當然是!」有的人可能還會用奇怪的眼 神反問筆者:「為什麼不是?」。這個看起來理所當然的答案,恐怕 也是無線上網無法成功普及的原因之一。

文章細類:行動加值    閱讀次數:96015    轉寄次數:39


傳統媒體中箭的部位不大,但是很痛-2002/05/26

網際網路儘管已經不再像過去股價狂飆的年代一樣,成為眾人矚目的 焦點。幾個成功的生意模式都已確立,經營不善的也都退出市場。雖 然是幾家歡樂幾家愁,但是沒有人否認網路的重要性。 而這樣的重要性,卻因為人們在不知不覺中「忘了網路到底有多重要 」,而顯得更加重要。正如筆者先前所言,當一般人因為電話隨手可 得而無法去感覺電話到底有多重要時,電話的重要性會變成無窮大。

文章細類:網路媒體    閱讀次數:81831    轉寄次數:22


我在通訊產業的日子(下)-2001/12/02

通訊產業比起其他的傳統產業來說,對於網際網路的態度可能要更保 守一些,這點也是出乎我的意料之外。雖然這並不是一體通行的情況 ,但大體來說,通訊產業切入網際網路業居然是有點不得已的。 一般的傳統產業剛開始受到網路潮流的衝擊,紛紛思考企業E 化以提 升競爭力,雖然網路泡沫化但這個部分的腳步卻並未停歇。然而焦點 主要是注重在企業內部的管理,而不是與消費者發生交易行為的部分 。

文章細類:總編筆記    閱讀次數:72851    轉寄次數:3143


即時傳訊軟體的發展-2001/11/11

網際網路發展至今,許多新聞的焦點以及研究報告討論的重點,幾乎 都是以網站為主體。除了近一年有越來越多的人發現電子郵件應用的 重要性並且詳加研究之外,相對而言對於所謂的「即時傳訊軟體」( Instant Messenger )的討論確實是比較少一些。 所謂的即時傳訊軟體,其實就是類似 ICQ之類的軟體,安裝在網路使 用者的電腦上,可以自行建立連絡人清單,隨時透過網路發訊息給清 單上的人。發展到後來,除了互相傳送訊息之外,還可以互傳檔案, 或者講網路電話,發手機簡訊等等。

文章細類:數位內容    閱讀次數:81477    轉寄次數:1745


網際網路是愛,分享,與融合-2001/08/19

在網際網路上面進行各種觀察,探討可行的商業運作方式也已經五年 了。在許多答案都已經呼之欲出的情況下,筆者卻始終沒有忘記第一 次遇見網際網路時所帶來的感動。 筆者知道商業的議題是重要的,因為與生活息息相關,所以過去傾盡 全力的探討那方面的議題。而對於網際網路的形而上議題幾乎沒有論 述。一方面是因為如前所述,世人對於入世的議題較感興趣,一方面 其實自己也不是專研形而上相關學理的專家,說了怕是貽笑大方了。

文章細類:總編筆記    閱讀次數:58660    轉寄次數:32


台灣網路史上兩宗購併案-2000/11/12

公元兩千年十一月九日早上九點多,筆者打開電腦的時候收到從朋友 傳送來的ICQ 訊息,說股票市場上傳出奇摩站即將要賣給雅虎的消息 。接下來相關訊息不斷,但是都沒有得到證實。筆者甚至於透過ICQ 向奇摩的高層求證,但是都沒有得到回音,顯然是事情太過敏感。不 過現在想起來搞不好是在忙著準備下午四點和雅虎一起召開的記者會 所致。 筆者經歷過台灣網路史上第一宗大型的購併案,是在新浪網擔任網站 總監的時候,當時新浪網與PC Home Online宣佈合併,不過這件購併 案後來並沒有成功。今年七月離開新浪網時,奇摩高層曾經詢問我加 入奇摩的可能性。如果當時答應了,也許就有機會再度經歷一次重量 級的購併案。

文章細類:網路媒體    閱讀次數:54461    轉寄次數:1578


軟體與媒體的典範轉移-1999/06/05

網路的興起對於軟體的開發帶來了一些全新的思考。舉一個最現成的例子,免費的軟體,甚至到公開軟體原始碼的程度。在此之前,軟體是要賣錢的,軟體產品是利潤導向的,花了這麼多的人力開發,怎麼可能不要錢? Netscape Navigator瀏覽器的發明人Marc Andreessen 當時為了全力推廣Netscape Navigator,採取在網路上免費試用的方式。在當時,軟體免費試用的風氣尚不普及,網路又不像現在風行,可是 Andreessen堅持此一策略。透過此一直接的方法,Netscape不僅獲得大眾的試用意見,改善下一版本的軟體,更可以鼓勵大眾習慣使用此一軟體,藉以拉開與競爭者的差距。等到微軟進入網際網路市場,乾脆推出免費的瀏覽器攻佔市場,根本就不分所謂的試用軟體以及商業軟體了。

文章細類:網路媒體    閱讀次數:52558    轉寄次數:11034


網路廣告前途堪慮-1999/02/05

筆者想了很久,終於把這期的電子報題目定成這樣。面對政府大力推動國人以及商家上網,各大網路媒體的用力炒作,以及美國網際網路股票的神奇飆漲,會寫出這樣文章的人一定是瘋了。大家也可以到網路上面找一找,有多少統計報告是談到網路廣告的成長非常可觀,國內也有不少網路專家出書討論網路廣告。 筆者遠在民國86年就已經開始探討網路廣告文中也曾經提到,沒有人喜歡看廣告。而廣告之所以存在,只因為是某一種商業機制運作的結果。而這種機制最大的目的在於撐起一個媒體工業,讓參與這個工業每一個環節的人都有利潤可圖。這種運作的機制如下圖所示︰

文章細類:網路媒體    閱讀次數:74380    轉寄次數:11691

Information

 

 

 


個人.家庭.數位化 - 數位之牆

欲引用本站圖文,請先取得授權。本站保留一切權利 ©Copyright 2023, DigitalWall.COM. All Rights Reserved.
Question ? Please mail to service@digitalwall.com

歡迎與本站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