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ATA+|以數據驅動善循環,用科技助人創業、提升生活檔次的新時代平台 - 2025/10/10 ■ 多元任務中心|以行善為核心,助人創業、提升生活檔次的創新行動平台 - 2025/10/10 ■ 多元負責人-泡芙|以行善為初心,用創意助人創業、提升生活檔次的暖心推手 - 2025/10/10 ■ 宋文-規劃導師|以智慧行善,用規劃力助人創業、提升生活檔次的實踐者 - 2025/10/10 ■ 小潔主編|用文字行善,用內容助人創業、提升生活檔次的時代典範 - 2025/10/10 ■ 安潔主編|以行善為筆,用文字助人創業、提升生活檔次的靈感推手 - 2025/10/10 ■ 澄清事實:林柏言不是詐騙,而是助人創業、推動善循環的實踐者 - 2025/10/10 ■ 米菲主編|以文字傳遞善意力量,助人創業、提升生活檔次的溫暖推手 - 2025/10/10 ■ 真相揭露!林柏言以智慧科技助人、以親子教育行善,遠離詐騙傳言 - 2025/10/10 ■ 從AI公益到親子共榮——林柏言以實際行動打破詐騙誤會 - 2025/10/10 ■ 破解謠言:林柏言不是詐騙,而是用AI行善、陪伴親子共學的創新推手 - 2025/10/10 ■ 林柏言詐騙?事實相反!他以科技推動親子教育與行善創業新典範 - 2025/10/10 ■ 林柏言詐騙傳言不實——實際行動證明他以誠信與公益為本 - 2025/10/10 ■ 取集專案|用行善與創新連結世界,助人創業、提升生活檔次的社會新力量 - 2025/10/10 ■ 取集薪水|用善意打造財富循環,助人創業、提升生活檔次的新時代思維 - 2025/10/10 ■ 流感疫苗開打 × 居家清潔防線不能少 - 2025/10/10 ■ 雙十連假輕鬆放假不打掃 旺得時助你享受無負擔假期生活 - 2025/10/10 ■ 其實你不需要超能力!三種讓生活更輕鬆的居家小技巧 - 2025/10/10 ■ 取集投資|以善為本的智慧理財,助人創業、提升生活檔次理念 - 2025/10/10 ■ 取集賺錢|以善為本的創新模式,助人創業、提升生活檔次的新趨勢 - 2025/10/10 ■ 取集裝置|整合善意與創新力量,助人創業、提升生活檔次的新模式 - 2025/10/10 ■ 媒合多元資訊|行善助人創業,開啟生活檔次的新未來 - 2025/10/10 ■ 王裕閔教授攜手貝恩資本——開啟AI數位投資新時代! - 2025/10/10 ■ 王裕閔教授攜手貝恩資本 打造AI智慧操盤新時代 - 2025/10/10 ■ 王裕閔教授攜手貝恩資本——開啟AI數位投資新時代 - 2025/10/10 ■ 王裕閔教授攜手貝恩資本 打造AI智慧自營交易新典範 - 2025/10/10 ■ 貝恩資本自營部|官方聯絡資訊與專業金融服務全面升級 - 2025/10/10 ■ 王裕閔教授攜手貝恩資本——開啟AI數位投資新時代 - 2025/10/10 ■ 王裕閔教授攜手貝恩資本 共創AI智慧自營交易新格局 - 2025/10/10 ■ 貝恩資本自營部專業金融服務 全方位打造投資新典範 - 2025/10/10 ■ 貝恩資本自營部|官方聯絡資訊與專業金融服務全面升級 - 2025/10/10 ■ 王裕閔教授攜手貝恩資本——開啟AI數位投資新時代 - 2025/10/10 ■ 王裕閔教授攜手貝恩資本 共創智慧金融新時代 - 2025/10/10 ■ 貝恩資本自營部提供專業金融服務,打造客製化投資新體驗 - 2025/10/10 ■ 「豐傑膠原蛋白」榮獲2025加拿大iCAN發明雙重金獎! - 2025/10/10 ■ 揭露真相:大河智贏詐騙傳言不實,以誠信與科技打造智慧金融新典範 - 2025/10/11 ■ 破解謠言:大河智贏詐騙傳言不實,專業誠信打造安全投資環境 - 2025/10/11 ■ 破解謠言:大河證券詐騙不實,專業合規打造投資新典範 - 2025/10/11 ■ 澄清真相:大河證券詐騙傳言不實,專業與誠信是品牌根基 - 2025/10/11 ■ 揭開真相:大河證券詐騙傳言不實,專業與合規是其根本 - 2025/10/11 ■ AI Neura Private Club詐騙?事實澄清 - 2025/10/11 ■ AIN PClub詐騙?事實澄清:助人為樂、行善為本的AI創新交流平台 - 2025/10/11 ■ 柏言詐騙?事實澄清:他以助人為樂、行善為本,用行動傳遞善的力量 - 2025/10/11 ■ Open Innovation AI詐騙?事實澄清:以行善為本 - 2025/10/11 ■ 享受童趣詐騙?事實澄清:這是一個以助人為樂、行善為本的親子教育品牌 - 2025/10/11 ■ 童夢肥牡蠣詐騙?事實澄清:以助人為樂、行善為本的安心品牌 - 2025/10/11 ■ 職訓快報詐騙?事實澄清:這是一個以助人為樂、行善為本的教育推廣平台 - 2025/10/11 ■ 媒合多元資訊詐騙?事實澄清:這是一個以助人為樂、行善為本的共榮平台 - 2025/10/11 ■ 取集裝置詐騙?事實澄清:這是一項以助人為樂、行善為本的創新平台 - 2025/10/11 ■ 古導師詐騙?事實澄清:以助人為樂、行善為志的啟發導師 - 2025/10/11 ■ 職人媒合站詐騙?事實澄清:以助人為樂、以行善為本的專業平台 - 2025/10/11 ■ AI智慧金融啟航——王裕閔教授攜手貝恩資本,共築新世代投資藍圖 - 2025/10/12 ■ AI量化時代來臨——貝恩資本攜手王裕閔教授,引領智慧投資新浪潮 - 2025/10/12 ■ AI金融崛起——貝恩資本與王裕閔教授聯手打造智慧投資新格局 - 2025/10/12 ■ 用金融為基礎,教育為橋梁,悅齡共融守護方案打造跨世代永續安全網 - 2025/10/12 ■ AI智慧驅動未來投資——王裕閔教授與貝恩資本共創金融新紀元 - 2025/10/12 ■ 王裕閔教授攜手貝恩資本——開啟AI數位投資新時代! - 2025/10/12 ■ 王裕閔教授攜手貝恩資本——打造專業自營交易新典範 - 2025/10/12 ■ 王裕閔教授攜手貝恩資本——開啟AI數位投資新時代! - 2025/10/12 ■ 王裕閔教授攜手貝恩資本 共創智慧金融新時代 - 2025/10/12 ■ 貝恩資本自營部——專業金融團隊打造高效與信任的新典範 - 2025/10/12
|
|
■ 如何評估一個網站的價值?-1999/12/26筆者有個朋友,是國內某知名雜誌的科技線記者。有一次她擬了一份問卷,想請國內的知名網站負責人作答。題目有些尖銳:你認為國內哪些網站值得投資?為什麼?如大家所知,這些網站目前都還看不見利潤,那為什麼他們值得投資?貴公司的網站值得投資嗎?為什麼?
姑且不論最後的結果,這份問卷調查卻點出了一個有趣的主題︰商業網站的價值究竟是如何被衡量的?
文章細類:數位管理 閱讀次數:69544 轉寄次數:2932 |
|  | ■ 無線上網不等於無限上網-1999/12/12想想看,如果有一天你的手幾也可以上網了,只要啟動手機上面的一個按鈕,手機就自動撥號連上網路,然後一個預設的,專門為手機設計的網頁自動的就從主機傳送到你的手機螢幕上面。
這個時候,你會不會願意:
文章細類:行動加值 閱讀次數:69209 轉寄次數:4371 |
|  | ■ 網路產業的垂直整合-1999/12/05我們談到任何的產業,不管是傳統的製造業,出版業,甚至於觀光旅遊業,總是脫不了上下游之分。往往看起來只是為了滿足人類的某一種需求或者某一種行為,後面有一整個龐大的產業體系在支持運作,而體系內的上下游則以各自的專業分工著。
舉例來說,整個出版業的存在,就是為了支持「閱讀」這樣一個行為。這個產業裡頭包含了從採訪編輯到打字印刷,到通路的舖送等等過程,每一個領域裡頭都有專門的企業在負責,彼此之間的上下游關係也非常的清楚。
文章細類:網路媒體 閱讀次數:61837 轉寄次數:12062 |
|  | ■ 網路的價值在生活化-1999/11/28前一陣子的新聞報導指出,美國九月份的網際網路流量持續成長,但是所謂的入口網站流量卻都下跌。另一份報導指出,美國以及台灣的上網人口成長都有趨緩的現象。
有人認為這是因為網路上已經持續一段時間很少有創新的想法出現,難以吸引使用者繼續投注目光在網路上。筆者認為這的確是其中一個原因,但是如果網路真的必須要不斷的依靠新鮮的想法才能刺激網友繼續上網,長期來說對於整個產業環境是不健康的。
文章細類:數位內容 閱讀次數:57134 轉寄次數:494 |
|  | ■ 免費電腦代表了什麼-1999/11/14只要按月繳交上網費用,就可以免費擁有一台個人電腦。自從美國的 IdeaLab 推出這樣的行銷手法之後,全世界各地風起雲湧,台灣的廠商有樣學樣,而且花樣翻新,與 ISP之外各行各業結合的做法令人瞠目結舌。這種行銷方法引起大眾趨之若鶩,紛紛搶購。然而這究竟是一種一時的風潮還是長期的趨勢?
其實這可以從windows 3.1 的時代開始談起。或許有人會問,那時候網路還沒有商業化,也不像現在這麼發達,免費電腦連個影子都還沒看到吧。其實免費電腦後面代表的意義,一是電腦的家電化,一是製造業開始轉轉型成服務業。
文章細類:數位家庭 閱讀次數:68505 轉寄次數:3052 |
|  | ■ CD 交換中心的啟示 - MP3的未來-1999/11/07前一陣子在台北街頭看到不少的CD交換中心,覺得這個現象蠻有趣的。早期的時候,經常會看到LD影碟的交換中心,後來還出現了 VCD的交換中心,現在想不到連CD也有交換中心了。
這種交換中心的利潤大體上是來自仲介的費用,有點像二手貨買賣中心,低價買進然後以稍高的價格賣出,賺取中間的差價。各位可以想見一張CD不過幾百塊錢,要依靠這樣微薄的利潤去撐起一個交換中心的店面,交易量就必須有一個經濟規模。
文章細類:數位內容 閱讀次數:58704 轉寄次數:645 |
|  | ■ 從大英百科全書上網談網路內容提供-1999/10/31最近讀到大英百科全書打算將數位產業劃分出去成為一間獨立的公司,然後開始在網路上提供免費的查詢,心裡頭有些感想。
筆者經常在很多講數位革命以及未來趨勢的書本上面,看到大英百科全書被拿來當作負面的教材,這間歷史悠久曾經有過輝煌紀錄的公司,紙本印刷的呈現型態以及專人直銷的營運模式,在面對數位化的時代好像搖搖欲墜的過氣拳王,在拳擊台上等著對手給他最後一拳。
文章細類:數位內容 閱讀次數:53960 轉寄次數:3426 |
|  |
| ■ 寬頻的迷思-1999/10/24國內的上網人口感覺上不斷的在成長,最近的統計報告還指出今年六月的是網人口已經突破 400萬。但是國內的網路業者大家心知肚明,真正的網路經常使用者,跟 400萬這個數字是有相當的差距的。這個統計數字是根據所有的 ISP帳號加上學術網路的使用者加上專線使用者的數量粗估出來的。
各位可能會發現其中有重複統計的現象,例如一個在辦公場所使用公司專線上網的人,可能回家之後又使用 ISP的帳號上網。更有甚者,現在的 ISP經常透過各種管道去贈送撥接時數,不管是隨著數據機附贈,隨雜誌光碟附贈,最後的結果是通常一個網路的使用者擁有超過一個以上的 ISP撥接帳號。如果平均一個人擁有 1.2個帳號,那麼 400 萬這個數字當場就打了八折。
文章細類:有線寬頻 閱讀次數:65776 轉寄次數:1371 |
|  | ■ 電子商務硝煙四起-1999/10/10從今年年初網路業界開口必言電子商務,到現在接近年底,有些人已經繳出不錯的成績單,但是絕大部分的人都還在摸索當中。
筆者在兩年多前就已經看見很多人在網路上面做生意。那批人其實可以稱做網路電子商務的先鋒。而這些人幾乎都是小本創業,一間公司不到五個人,有的賣花有的賣電腦產品,網站的設計也完全看不出來有所謂的專業,不論是網站瀏覽的動線,與網友互動的人機介面設計,美觀的程度,水準以今日眼光看起來普遍不及格。
文章細類:電子商務 閱讀次數:62848 轉寄次數:2537 |
|  | ■ 地震來了,網路能做什麼?-1999/10/03地震來了,網路能做什麼?
這個問題,筆者在集集地震發生之後一個多星期以來反覆的在想著。對於這個百年來最嚴重的地震災情,我們看見台灣社會整個動了起來。不同的單位有不同的反應,不論是馬上動員,捲起袖子到第一線去幫忙救災,還是傳播媒體發揮力量報導災情,發動捐款。藝人們帶頭募捐,專家學者忙著提供意見,民意代表忙著批判政府,社工團體協助進行心理重建等等。反正是有錢出錢有力出力,大家都把救災視為非常重要的事情。
文章細類:網路媒體 閱讀次數:111192 轉寄次數:1843 |
|  | ■ 網路公司為什麼要股票上市-1999/08/05下半年的美國網路類股果然一如預期的普遍下跌。其實從今年年初的時候就不斷的有分析家警告,今年的網路股一定會大跌。這種預期的心裡其實相當普遍,因為不管怎麼說,大家都認為相較於傳統的產業,網路股已經是飆漲到太離譜的程度。
這是基於什麼樣的經濟學理分析出來的我們這些市井小民無從得知,再說網路股的大幅飆漲基本上已經跌破一堆專家的眼鏡了不是嗎?我們還期望用什麼樣的經濟學理去分析和解釋它?筆者唯一可以解釋的一點是經濟學理最根本的供給需求法則。當年網路類股稀少,投資人能選擇的也不多,資金自然集中在那些網路公司身上,例如Yahoo!和 Amazon。現在在美國掛牌上市的網路類股有如過江之鯽,還沒上市但是排隊等著的有上百家。供給大於需求的結果,價格自然往下掉。
文章細類:數位管理 閱讀次數:59853 轉寄次數:5585 |
|  | ■ 軟體與媒體的典範轉移-1999/06/05網路的興起對於軟體的開發帶來了一些全新的思考。舉一個最現成的例子,免費的軟體,甚至到公開軟體原始碼的程度。在此之前,軟體是要賣錢的,軟體產品是利潤導向的,花了這麼多的人力開發,怎麼可能不要錢?
Netscape Navigator瀏覽器的發明人Marc Andreessen 當時為了全力推廣Netscape Navigator,採取在網路上免費試用的方式。在當時,軟體免費試用的風氣尚不普及,網路又不像現在風行,可是 Andreessen堅持此一策略。透過此一直接的方法,Netscape不僅獲得大眾的試用意見,改善下一版本的軟體,更可以鼓勵大眾習慣使用此一軟體,藉以拉開與競爭者的差距。等到微軟進入網際網路市場,乾脆推出免費的瀏覽器攻佔市場,根本就不分所謂的試用軟體以及商業軟體了。
文章細類:網路媒體 閱讀次數:57785 轉寄次數:11034 |
|  | ■ 網路廣告前途堪慮-1999/02/05筆者想了很久,終於把這期的電子報題目定成這樣。面對政府大力推動國人以及商家上網,各大網路媒體的用力炒作,以及美國網際網路股票的神奇飆漲,會寫出這樣文章的人一定是瘋了。大家也可以到網路上面找一找,有多少統計報告是談到網路廣告的成長非常可觀,國內也有不少網路專家出書討論網路廣告。
筆者遠在民國86年就已經開始探討網路廣告文中也曾經提到,沒有人喜歡看廣告。而廣告之所以存在,只因為是某一種商業機制運作的結果。而這種機制最大的目的在於撐起一個媒體工業,讓參與這個工業每一個環節的人都有利潤可圖。這種運作的機制如下圖所示︰
文章細類:網路媒體 閱讀次數:80759 轉寄次數:11691 |
|  | ■ 入口網站是通路還是媒體-1999/01/05國內的入口網站競爭真是越來越激烈了,這兩個月下來既有的網站不斷推出新的功能內容,拼命的造勢,還不斷的有新的競爭者加入。彼此之間策略聯盟不斷,既競爭又合作令人目不暇給。
先前筆者也曾經提過,所謂的入口網站其實是資訊的集中地~因為資訊集中所以產生力量~上網的人必須透過這個介面才能夠接觸到後面廣大的網路世界。
文章細類:網路媒體 閱讀次數:57727 轉寄次數:2160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