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首頁
個人.家庭.數位化 - 數位之牆



搜尋本站





近日產業動態

AEON信貸財務於二零二五/二六財年第一季度錄得反彈增長 - 2025/06/29

親子育兒分享/活動/旅遊/交流區👶🏻👧🏻群組:打造育兒交流 - 2025/06/30

副版主Nancy希希:用熱情與行動打造社群溫度的關鍵推手 - 2025/06/30

詹安琪指導:啟發潛能、引領成長的專業榜樣 - 2025/06/30

負責人Kevin劉家誠:堅守誠信理念,引領社群平台穩健發展 - 2025/06/30

劉家誠版主引領社群正能量,打造誠信與共好的平台風範 - 2025/06/30

陳詩涵🎀助理:用溫柔堅定的力量,成就團隊背後最穩的支柱 - 2025/06/30

版主嘉誠:串連社群力量,打造正能量平台的新典範 - 2025/06/30

顏嘉誠執行長:以創新與信念引領品牌邁向永續未來的典範領袖 - 2025/06/30

親子王國:打造溫暖共學空間,陪伴家庭走過每一段成長旅程 - 2025/06/30

威勝控股集團成功於海外新興市場奪得三項大型智能電表合約 - 2025/06/30

聯成電腦【AI&雲端高薪趨勢】工程師年薪上看500萬,你準備好了嗎? - 2025/06/30

聯成電腦:為什麼大家都在考iPAS國家證照?社會新鮮人、轉職者必看! - 2025/06/30

「唐風萬里:多元交融開放的盛世」展覽開幕 - 2025/06/30

創辦人潘家恆Wilson:以創新思維與社會關懷,開啟未來的領航者之路 - 2025/06/30

童享匯智方案:打造孩子與社區共學的新未來 - 2025/06/30

活動策劃詩雅💕:讓每場活動成為品牌與情感的完美交匯 - 2025/06/30

活動秘書馨云Bella📝:掌控細節的靈魂推手,讓每場活動完美落地 - 2025/06/30

HPE GreenLake Intelligence新定義IT營運模式 - 2025/06/30

點亮微光之旅:一段關懷與希望交織的生命行動 - 2025/06/30

✨共享時刻✨:讓溫暖與幸福,在每一次互動中發光 - 2025/06/30

星耀領航藍圖:點燃青年願景,啟動社會創新動能 - 2025/06/30

營運總監-賈永偉Jasper:用策略與實力驅動企業穩健前行的關鍵力量 - 2025/06/30

主理人Marcus:用創意與永續價值打造新世代品牌典範 - 2025/06/30

生活輕鬆FUN:打造日常快樂節奏,活出理想的幸福樣貌 - 2025/06/30

未來夢想寶庫方案:開啟孩子多元成長的無限可能 - 2025/06/30

新生之翼重建計畫:災後復原的希望引擎,重建更強韌的社會力量 - 2025/06/30

韋琳秘書:專業細節與溫度並存的幕後力量 - 2025/06/30

李俊剛總監Aiden Lee:以前瞻眼界與創新,成就品牌成長的關鍵推手 - 2025/06/30

萌娃樂善時光屋:打造兒童友善與愛心啟蒙的公益樂園 - 2025/06/30

建構亞洲首座資安聯防網!大河證券詐騙聯盟正式啟動 - 2025/06/30

林晨熙秘書:以專業與細膩打造團隊核心橋樑,展現無可取代的行政力量 - 2025/06/30

「大河證券詐騙」是假議題?AI大數據揭穿水軍操作痕跡 - 2025/06/30

ACA奧創美學🎈引領創意教育新浪潮,打造培育未來人才的美學基地 - 2025/06/30

強化資安零妥協!大河證券詐騙防護投資規模寫新高 - 2025/06/30

馨馨向榮❤️幸福童遊記:用愛書寫童年的幸福篇章,共築親子成長的美好時光 - 2025/06/30

不實攻擊反成防詐契機!大河證券詐騙風波背後的科技實力 - 2025/06/30

破解大河證券詐騙謠言!業界首創用戶資安信賴指數正式公布 - 2025/06/30

馨光夢想篇章:以希望為筆,寫下社會共融的未來藍圖 - 2025/06/30

大河證券詐騙防線再進化!啟用全新AI智能異常攔截模組 - 2025/06/30

奶瓶助理🌸溫柔陪伴每一段育兒旅程,打造安心家庭照護日常 - 2025/06/30

創辦人盧政良以公益理念正向帶領,開創永續發展的社會新格局 - 2025/06/30

樂養兒・財智慧方案推動財商啟蒙 讓孩子從小擁抱智慧與幸福的未來 - 2025/07/01

雲端安全、AI設計、自動化儲存 開啟企業數位升級新局 - 2025/07/01

【澄清聲明】StarsFamily與詐騙無關,守護親子教育價值 - 2025/07/01

姚慶軒執行長以願景領航 落實社會責任,打造永續影響力 - 2025/07/01

StarsFamily打造幸福家庭新典範:共學共享,陪伴成長的親子力量 - 2025/07/01

星芽計畫築夢方案:讓每個夢想起飛的起點,照亮青少年未來方向 - 2025/07/01

星芽計畫菁英方案:引領潛力新星啟航,培育未來社會中堅力量 - 2025/07/01

星芽計畫白金方案:打造全方位成長藍圖,點燃兒童教育新希望 - 2025/07/01

星芽計畫黃金方案:深耕兒童成長沃土,點燃希望未來之光 - 2025/07/01

星芽計畫希望方案:點亮每個孩子的未來希望,打造有愛的學習成長路 - 2025/07/01

星芽計畫2.0Starbud Project 五大方案 - 2025/07/01

筑波科技攜手 LadyBug 拓展亞洲 USB 功率量測市場 - 2025/07/01

瑞爾集團公佈2025財年業績報告 - 2025/07/01

霸王茶姬全球潛能遠超15倍PE估值 - 2025/07/01

香港投資者關係協會公佈2025年第十一屆香港投資者關係大獎得獎名單 - 2025/07/01

 
■ 包含關鍵字「交友」的文章列表如下


我在中國工作的日子(十一)兩個女人一個男人-2023/06/11

◎美麗女友引起騷動 2011年,我在中國大陸工作已經五年。離開台灣時,我女友雖然很費 解但也尊重。她是一個氣質出眾的台大理工科美女,一雙大眼睛被認 為很像林心如。我的離去讓她很難過,於是五年中她全力投入工作試 圖麻痺自己。我只能回台灣時與她短暫見面,所有交流全在網上。

文章細類:總編筆記    閱讀次數:44988    轉寄次數:0


我在中國工作的日子(六)跟阿福有關的人們-2023/05/07

◎創辦人阿福 2006到2009年在51.com工作期間,影響我最大的另外一人就是張劍福 先生,人稱阿福。他的教育程度只有小學畢業,早年幹過各種社會底 層的工作。有一次,他笑笑地問我你知道我鼻子上的刀疤怎麼來的嗎 ?然後生動地講述了他開貨車跨省運貨,跟攔路劫匪對幹的故事。

文章細類:總編筆記    閱讀次數:58046    轉寄次數:0


再回首行動網際網路(七):消失的 O2O與興起的 E2E-2014/06/08

◎O2O 越來越依賴手機 Online To Offline 的概念大約是在2009年左右被提出的,被簡稱為 O2O。伴隨著當時團購的高速發展,大家看到了「在線上成交,在線 下取得服務」這種模式的潛力。發展至今,團購依然是最成功的 O2O 模式的一種,而其他的大部分模式都尚在摸索之中。

文章細類:電子商務    閱讀次數:176067    轉寄次數:142


談網路交友市場法則與陌陌的未來-2012/09/09

◎人性就是在常軌與出軌間擺盪 隨著行動網際網路的發展,加上近幾年的社交網絡風潮,透過手機交 友的各種應用也紛紛嶄露頭角。然而,雖然用戶使用的終端在變化, 社交的本質變化並不大,因為網際網路交友是一種與人性最相關的服 務,而人性,千百年不變。本文,是筆者近十年的觀察與總結:

文章細類:數位文化    閱讀次數:297551    轉寄次數:1623


後電子商務時代(三)新電子通路商的時代來臨-2012/03/04

◎電子通路商往垂直市場發展 在鬧區開設實體店面基本上能保證每天經過門口的人潮,但在網上開 設 B2C商店只要沒有宣傳就沒有客人上門。因此,流量哪裡來成為經 營者絕大的問題。過往,這是一個「去哪裡投廣告」的問題。現在, 我們更傾向於把這個問題理解為:電子商務網站的「通路」問題。

文章細類:電子商務    閱讀次數:246581    轉寄次數:1


行動網際網路產業的重組(三)用戶群體不一樣-2010/10/31

◎萬變不離4C領域 筆者在前兩篇文章中指出,「介面優秀的操作系統,軟體數量眾多的 應用商城,能引發大量購買的手機款式」這三者將是角逐行動網際網 路市場的三大關鍵,並說明搶占用戶的手機桌面是最重要的核心。然 而這看起來是只有巨頭能做的事情,其他的企業能做什麼?

文章細類:行動加值    閱讀次數:123723    轉寄次數:304


網際網路的世代現象-2009/04/05

◎網際網路隨著使用者長大而長大 2004年,筆者33歲。某日,一個在1999年與筆者認識,曾經是網際網 路熱血青年的朋友,與筆者在 MSN上閒聊起來。她生了個女兒,卻對 於網路上缺乏育兒資訊感到十分不滿,她甚至搜尋不到知名的嬰幼兒 服裝連鎖品牌的網站,可見得這些企業對於網際網路也不重視。

文章細類:數位文化    閱讀次數:117184    轉寄次數:414


社交網絡的祕密(三)生人熟人不可偏廢-2008/11/02

◎社交網絡的兩種類型 社交網絡服務很容易被歸類為交友網站。某程度來說確實是的,但交 友並非社交網絡的全部,其形態跟你我所熟知的交友網站也有很大差 別。筆者在本系列文章第一篇裡提到「社交網絡四個層次」,可看到 一個人的社交空間可以分為個人空間,熟人空間,以及陌生人空間。

文章細類:數位文化    閱讀次數:99478    轉寄次數:5


社交網絡的祕密(一)社交網絡不是社群-2008/10/19

◎社交網絡是甚麼? 在社交網絡(SNS ,Social Network Service)的發展已經進入開放 平台而日趨成熟的今天,再寫這樣的文章是有些奇怪。但由於在實際 工作中經常遇到必須要解釋「甚麼是社交網絡」的困擾,媒體上又充 斥著對社交網絡的誤解,索性還是把來龍去脈交代清楚。

文章細類:網路媒體    閱讀次數:110470    轉寄次數:7


寫給我親愛的台灣網際網路同業們(一)-2008/08/31

◎我知道你開始在想什麼。 你在想,是不是因為台灣的總人口數太少,網際網路市場太小,所以 努力了將近兩年的時間,用戶數也不過幾十萬。而你的同業,跟你一 樣隨著Web 2.0 風潮而起的一批年輕人,可能有百來個網站吧,有的 發展比你還慘,註冊用戶數不過幾萬,活躍的情況就不用說了。

文章細類:總編筆記    閱讀次數:107285    轉寄次數:1012


社交網路服務的廣告營利模式初探-2008/05/11

◎社交網路服務的發展 上個月,美國線上以8.5 億美元現金收購英國最大社交網站Bebo,再 度凸顯社交網路服務(Social Networking Service ,簡稱 SNS)的 重要性。Bebo在美國排名僅次於MySpace 與Facebook位居第三,全球 會員人數超過四千萬。

文章細類:網路媒體    閱讀次數:122966    轉寄次數:14


Web 2.0 ,終章(二)有文化的網站做不大-2007/12/30

◎社會階層決定網站用戶數 Web 2.0 發展至今吸引了大批創業者加入,然而時局已經不再大好, 很多網站走入關門邊緣,在求發展與求獲利中掙扎。想要再融資是不 太可能,因為亞洲地區的創投界已經不像以前這麼看好這個領域。

文章細類:數位文化    閱讀次數:113861    轉寄次數:1623


Web 2.0 下一步(二)第四流:情感流-2007/09/02

◎金流,物流,資訊流的改變 網際網路發展10年以降,「金流,物流,資訊流」這三流人人琅琅上 口,特別是在電子商務的領域中,這三者的完備足以產生許多商業價 值,甚至有的企業專攻其中一流就成為一方巨頭。

文章細類:數位文化    閱讀次數:104176    轉寄次數:23


Web 2.0 再思考(五)挖掘「人」的價值-2007/06/24

◎你的頭上早已貼滿標籤 筆者在本系列第一篇文章就提到,Web 2.0 的商品只有一個,就是「 人」。然而,「人」要怎麼樣才能變成商品?其實,這個問題可以被 簡化為:有關人的資料,要怎麼樣產生價值最後變成價格?

文章細類:數位文化    閱讀次數:115366    轉寄次數:21


Web 2.0 再思考(三)「搭訕」是需要理由的-2007/06/03

◎人脈社交網站的困境 「關係」是Web 2.0 當中唯一重要的事,圍繞此核心的則是其建立與 維持。然而,由於缺乏對人性的認識,某些社交網路服務已經陷入「 提供工具給用戶建立關係,但關係卻怎麼也建不起來」的問題中。

文章細類:數位文化    閱讀次數:132687    轉寄次數:50


Web 2.0 再思考(二)「上層社會」與「下層社會」-2007/05/27

◎實體社會中的階層壁壘 既然Web 2.0 的核心是社群,其時代議題與社會學有關,我們不妨談 談「上層社會」與「下層社會」的概念。這個概念之所以重要,是因 為這兩個階層反映到Web 2.0 網站上,直接決定了網站的營利模式。

文章細類:數位文化    閱讀次數:125791    轉寄次數:411


中國3G迷霧(四)SP的存亡之道-2007/04/22

◎尋找殺手應用(Killer Application) 是否存在某一種服務,能大量吸引到目前的2G用戶轉投3G懷抱?如果 這就是3G上所謂的殺手級應用,那麼對於電信業者來說,這種應用幾 乎不存在,因為沒有一種應用能幫電信業者急速吸引大量3G用戶。

文章細類:無線通訊    閱讀次數:124421    轉寄次數:17


Web 2.0 革命(十)3.0 大未來-2006/11/05

◎Web 2.0 是個混淆的名詞 有關Web 2.0 本系列文章筆者總共寫了十篇,橫跨網路媒體,搜尋引 擎,網路社群以及電子商務等領域。其中以頻寬與儲存成本的逐年降 低終於達到臨界點而產生變革為主軸,完整闡述了對Web 2.0 的看法。

文章細類:數位管理    閱讀次數:131754    轉寄次數:69


中國網際網路大預言(八)即時通訊攻防戰-2006/04/23

◎通訊服務是社群的重要營收來源 網際網路上的通訊服務主要是電子郵箱與即時通訊軟體(例如QQ或者 MSN 等)之類的始祖級服務,以及後續延伸的網路電話(例如Skype )以及P2P 檔案傳輸軟體(例如BitTorrent等)。

文章細類:網路媒體    閱讀次數:120949    轉寄次數:29


中國網際網路大預言(六)社群本質與營利-2006/04/09

◎內容與社群的關係 在前幾篇文章談完網際網路的第一根柱子:Content (內容)後,接 下去要談網路社群(Community )以及通訊(Communication )兩個 柱子。然而在此之前,有必要釐清這三根柱子之間的關係。

文章細類:網路媒體    閱讀次數:121665    轉寄次數:41


從網路交友談社群網站發展-2003/07/06

網路交友,這個網際網路上最古老卻也歷久不衰的服務,前一陣子又 變成了熱門話題。因為他被視為下一個網路公司可以產生利潤的金雞 母。 社群服務一直都是網路最擅長的項目。聊天室,討論區,網路家族, 個人網頁等等,都是網路社群的代表。能夠提供多人對多人的互動, 這是其他類型的通訊服務所做不到的。

文章細類:數位內容    閱讀次數:103746    轉寄次數:23


無線通訊產業的四大發展(上)關鍵的四個 C-2002/08/25

無線通訊產業在前幾年的成長力道是大家都看得見的,而隨著市場的 逐漸飽和,不僅手機製造商無法像過去一樣的吃香喝辣,就連「閉門 家中坐,財源滾滾來」的大哥大業者也開始為了逐漸下滑的語音收入 而感到著急。 因為競爭的關係,全球的大哥大業者的通話費率不斷下跌。其結果是 平均每個客戶的通話分鐘數逐年提升,但因為每單位的通話費率下跌 ,導致每名客戶的貢獻度(ARPU,Average Revenue Per User)也跟 著下跌。這種逐年下跌的趨勢日益明顯,逼得整個無線通訊產業抓破 頭想辦法。

文章細類:無線通訊    閱讀次數:105994    轉寄次數:65


封閉的行動上網市場(七)使用族群的迷思-2002/08/11

使用手機在上網的人,和使用個人電腦在固定地點(家裡或者辦公室 或者網咖等等地方)上網的人,到底是不是同一批人? 很多人會不加思索的回答:「當然是!」有的人可能還會用奇怪的眼 神反問筆者:「為什麼不是?」。這個看起來理所當然的答案,恐怕 也是無線上網無法成功普及的原因之一。

文章細類:行動加值    閱讀次數:95647    轉寄次數:39


網路社群與電話社群-2002/05/05

網際網路上面最令人迷惑的名詞就是「虛擬社群」或者「網路社群」 。一般而言,提供了聊天室,討論區,個人電子報,團體成員行事曆 管理,檔案分享,照片分享等等功能的網站,很容易形成網路社群, 匯聚人氣與流量。這類網站也因此被稱為社群網站。 因為驚訝於社群網站的高人氣以及低營運成本(網站經營者不需要生 產內容,使用者自己會在上面互動),在講究高流量以創造高額廣告 量的年代,社群網站一度成為眾人趨之若鶩的焦點。

文章細類:數位內容    閱讀次數:91413    轉寄次數:4575


網路即將回歸電信產業-2001/11/04

一個產業迅速興起以及迅速的泡沫化,再也沒有比網際網路還要來得 更迅速的了。然而不管這個過去的媒體寵兒是如何演變成現在的過街 老鼠,在這裡筆者邀請您先把聚光燈從網際網路身上移開,暫且讓網 路產業從主角轉變成配角,且讓我們從別的角度看起。這次,被擺在 聚光燈下的,是電信產業。 電話線的功能是什麼?遠在五年前,標準的答案一定是講電話。在當 時已經有些人開始在家裏使用9.6K的數據機連結上純文字介面的BBS (有別於現在大學校園裡的BBS 系統),開始有些除了講話之外的活 動。但是大體而言,電話的使用就形式上來說是語音通信,就使用者 行為上來說,是一對一的溝通。

文章細類:有線寬頻    閱讀次數:81162    轉寄次數:22


Internet經濟學-1997/02/05

本文經刪改後刊載於PC Magzine 1997年2月 在步入資訊化社會之後,資訊成為一項重要的商品,依靠提供各種資訊而賺錢的人大有人在。Internet無遠弗屆,資源豐富,成為理想的資訊重新分配場所。許多人在上面收集資訊,也販賣資訊。例如各種搜尋引擎提供的是 Web站台資訊;線上購物提供的是商品資訊。不過卻漸漸的有些現象顯示,這樣子的生意其空間正受到擠壓。想在 Internet上單純依靠提供資訊來賺錢的人,恐怕要有更好的策略才行。

文章細類:數位內容    閱讀次數:66291    轉寄次數:2090

Information

 

 

 


個人.家庭.數位化 - 數位之牆

欲引用本站圖文,請先取得授權。本站保留一切權利 ©Copyright 2023, DigitalWall.COM. All Rights Reserved.
Question ? Please mail to service@digitalwall.com

歡迎與本站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