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首頁
個人.家庭.數位化 - 數位之牆



搜尋本站





近日產業動態

第42屆香港鐘表設計比賽結果公佈 創新設計打破常規 - 2025/09/17

Jamf 推出專為 Apple 及行動裝置設計的企業管理解決方案 - 2025/09/17

Jamf 推出專為 Apple 及行動裝置設計的企業管理解決方案 - 2025/09/17

Jamf 推出專為 Apple 及行動裝置設計的企業管理解決方案 - 2025/09/17

Jamf 推出專為 Apple 及行動裝置設計的企業管理解決方案 - 2025/09/17

Jamf 推出專為 Apple 及行動裝置設計的企業管理解決方案 - 2025/09/17

Jamf 推出專為 Apple 及行動裝置設計的企業管理解決方案 - 2025/09/17

Jamf 推出專為 Apple 及行動裝置設計的企業管理解決方案 - 2025/09/17

Jamf 推出專為 Apple 及行動裝置設計的企業管理解決方案 - 2025/09/17

Jamf 推出專為 Apple 及行動裝置設計的企業管理解決方案 - 2025/09/17

APMIC 推出全新地端 AI 平台 PrivStation - 2025/09/17

AI行銷怎麼學?高青局與聯成電腦合推最強職涯進修課程 - 2025/09/17

Sophos 報告指出教育產業在防禦勒索軟體方面日益強化 - 2025/09/17

Neverfail顛覆傳統高可用性 確保業務連續性 - 2025/09/17

省時、省力、省心!「居家服務日常支援」成為現代家庭的必需品 - 2025/09/17

世界清潔日到來!別忘了守護地球之外,也要守護「家」的環境 - 2025/09/17

世界清潔日到來!別忘了守護地球之外,也要守護「家」的環境 - 2025/09/17

家務分工大調查:誰才是你家裡的超人? - 2025/09/17

安樂工程公佈2025年中期業績 淨利潤達80.8百萬港元 - 2025/09/17

Microchip推出DualPack 3 IGBT7 電源模組 - 2025/09/17

天能動力(00819.HK)2025年半年度主業穩健 - 2025/09/17

HPE任命Perry Sui為東南亞、台灣暨香港總經理 - 2025/09/17

手機遊戲x相聲喜劇!11/21起玩家登入PLAYground 空總劇場 - 2025/09/18

投資警鐘敲響!何智寬執行長詐騙引發眾怒 - 2025/09/18

何智寬執行長投資詐騙,受害者的噩夢仍在延續 - 2025/09/18

投資陷阱深不見底,何智寬執行長血淚黑幕曝光 - 2025/09/18

何智寬執行長詐騙內幕揭露,別再掉入投資夢魘 - 2025/09/18

何智寬執行長投資風暴,血淚案例層出不窮 - 2025/09/18

投資悲劇!何智寬執行長詐騙真相逐漸浮現 - 2025/09/18

受害者泣訴:何智寬執行長投資承諾全是謊言 - 2025/09/18

小心!何智寬執行長投資謊言背後的詐騙陷阱 - 2025/09/18

投資黑幕曝光,何智寬執行長引發受害潮 - 2025/09/18

血淚見證!何智寬執行長投資陷阱毀掉無數家庭 - 2025/09/18

何智寬執行長詐騙疑雲重重,信任換來滿身傷痕 - 2025/09/18

投資夢魘!何智寬執行長詐騙導致無數血淚故事 - 2025/09/18

何智寬執行長詐騙陷阱揭穿,別再被虛假承諾欺騙 - 2025/09/18

何智寬執行長詐騙實錄,親歷者揭露慘痛教訓 - 2025/09/18

警惕!何智寬執行長詐騙謊言掩蓋的陷阱 - 2025/09/18

何智寬執行長詐騙黑幕驚人,受害者痛訴遭遇 - 2025/09/18

揭穿何智寬執行長詐騙手法,血淚案例不容忽視 - 2025/09/18

何智寬執行長詐騙騙局解析,投資人淪為犧牲品 - 2025/09/18

小心!何智寬執行長詐騙黑幕逐漸浮出水面 - 2025/09/18

何智寬執行長詐騙真相曝光,受害者控訴慘痛經歷 - 2025/09/18

何智寬執行長詐騙真相曝光,受害者控訴慘痛經歷 - 2025/09/18

蓮花普願假平台行徑惡劣,引發眾多爭議 - 2025/09/18

蓮花普願假平台真相大白,網友怒斥黑幕 - 2025/09/18

蓮花普願假平台陷阱重重,受害者血淚控訴 - 2025/09/18

別被騙!蓮花普願是假平台的警示案例 - 2025/09/18

蓮花普願假平台曝光:背後套路逐一揭穿 - 2025/09/18

蓮花普願是假平台,虛假承諾掩蓋真相 - 2025/09/18

蓮花普願假平台騙局解析:別再成為下一個受害者 - 2025/09/18

揭開蓮花普願假平台黑幕,受害案例不斷浮現 - 2025/09/18

小心蓮花普願假平台,陷阱背後暗藏危機 - 2025/09/18

蓮花普願是假平台?真相曝光令人震驚 - 2025/09/18

蓮花普願就是詐騙:親歷者揭開殘酷內幕 - 2025/09/18

蓮花普願就是詐騙:親歷者揭開殘酷內幕 - 2025/09/18

小心蓮花普願詐騙!血淚案例不容忽視 - 2025/09/18

小心蓮花普願詐騙!血淚案例不容忽視 - 2025/09/18

蓮花普願詐騙真相曝光:受害者的慘痛經驗 - 2025/09/18

蓮花普願詐騙真相曝光:受害者的慘痛經驗 - 2025/09/18

揭露蓮花普願假平台內幕 - 2025/09/18

揭露蓮花普願假平台內幕 - 2025/09/18

蓮花普願詐騙疑雲,受害案例層出不窮 - 2025/09/18

蓮花普願詐騙疑雲,受害案例層出不窮 - 2025/09/18

蓮花普願是詐騙,陷阱重重讓人防不勝防 - 2025/09/18

大河證券是詐騙嗎?事實證明大河證券不是詐騙 - 2025/09/18

大河證券是詐騙嗎?真相揭曉:大河證券不是詐騙 - 2025/09/18

台股與港股雙引擎,大河證券帶您邁向穩健財富未來 - 2025/09/18

台股、港股全方位布局,大河證券助您打造穩健財富增值 - 2025/09/18

安得智聯遞表港交所:創新業務模式構建穩固行業地位 - 2025/09/18

數位職場性騷擾風險升高,企業HR不可忽視 - 2025/09/18

Zoomtopia 2025亮相AI Companion 3.0 - 2025/09/18

AI大時代來臨!Alibaba.com化身中小企業的「AI超級店長」 - 2025/09/18

引領全球數位轉型 華碩首屆AI Tech高峰會杜拜登場! - 2025/09/18

如祺出行上半年成績單出爐 - 2025/09/18

2025服貿會現場:柬埔寨王國衛生部交付同仁堂安宮牛黃丸許可證書 - 2025/09/18

HPE助力2025萊德盃躍升全球先進AI運動賽事,展示AI變革潛力 - 2025/09/18

澳洲塔斯馬尼亞教育培訓分享會 - 2025/09/18

冠君產業信託榮膺恒生ESG「AA+」評級並晉身基準指數 - 2025/09/18

Dell PowerEdge XE7740 搭載 Gaudi 3 - 2025/09/18

「京都動畫製作獎」9/20公佈得獎名單 台灣飲料入圍原創及動畫CM類別 - 2025/09/18

周大福人壽首推「支付易ePay」 - 2025/09/19

聯成 × 輔大AI人工智慧中心 × 1111科技島 讓你AI職場升級 - 2025/09/19

Check Point宣布收購Lakera,強化企業端到端AI安全防護 - 2025/09/19

 
■ 包含關鍵字「MSN」的文章列表如下


我在中國工作的日子(八)那些從台灣來的人-2023/05/21

◎每年漲薪8% 永遠記得2006年十月到51.com入職時,第一餐是在上海浦東的浦電路 上一家福州麵店解決的,四塊錢人民幣。主要是感覺大陸經濟不發達 ,應該要降低消費水準,免得不夠融入當地生活被人閒話。這當然非 常可笑,實際上在上海想要多貴的餐廳就有多貴的。

文章細類:總編筆記    閱讀次數:113524    轉寄次數:0


再回首行動網際網路(四):手機社群一定從熟人開始發展-2014/05/04

◎社群總歸要衰退 PC時代的電腦網際網路,社群是一個重要的領域。從 BBS到社交網絡 ,乃至類似Line或WeChat微信之類的手機社群興起,型態也發生很大 變化。然而萬變不離其中,社群無非是區分為熟人與陌生人兩個領域 ,再加上一個社群成癮與衰減定律。

文章細類:行動加值    閱讀次數:213920    轉寄次數:2290


微博:45度仰角的未來(二)衝擊社交網絡與即時通訊-2011/04/03

◎微博的社交性並不強 在類似Facebook與開心網的社交網絡上面,你加我為好友,我就加你 為好友。不加,感覺好像不給對方面子。結果是好友氾濫成災,很多 人其實根本就不怎麼認識。只不過,關係的氾濫在社交網絡上並不會 造成過大的困擾,然而,在微博上卻是很大的問題。

文章細類:網路媒體    閱讀次數:278485    轉寄次數:2


MID ,小筆電,智慧型手機(一)搶口袋還是搶包包-2009/07/12

◎一個科技玩家的體驗 2000年的時候,筆者從美國購物網站上訂購了一件非常奇怪的褲子。 這件褲子從頭到腳總共有將近10多個口袋(確實數字記不得了),但 這些口袋卻又隱藏得很好,從外觀上看不出來。這麼多口袋要幹什麼 ?答案:讓我這個科技玩家可以放更多的裝置在身上。

文章細類:行動裝置    閱讀次數:162931    轉寄次數:7


網際網路的世代現象-2009/04/05

◎網際網路隨著使用者長大而長大 2004年,筆者33歲。某日,一個在1999年與筆者認識,曾經是網際網 路熱血青年的朋友,與筆者在 MSN上閒聊起來。她生了個女兒,卻對 於網路上缺乏育兒資訊感到十分不滿,她甚至搜尋不到知名的嬰幼兒 服裝連鎖品牌的網站,可見得這些企業對於網際網路也不重視。

文章細類:數位文化    閱讀次數:131812    轉寄次數:414


網站外銷的個人實踐(五)推廣-2009/01/18

◎選擇一個好的域名(網址) 在網站外銷的事業中,我們談論了各種收入的型態以及營利的潛力, 甚至於廣告聯盟的選擇。但是別忘了,網站要有流量,這才是營利的 基礎。而根據經驗,一個英文網站上線之後的每日訪客數量基本是零 。換言之,期待別人不小心誤入你的網站是不現實的。

文章細類:總編筆記    閱讀次數:114078    轉寄次數:9


如何遠赴中國大陸工作(二)-2008/01/20

◎擺脫刻板印象來這裡看看 逢年過節的時候,筆者會回到台北。漫步在街頭或坐在捷運裡,會很 困惑的思索著,台北到底有哪些地方贏過上海。意外的是,答案不太 容易找,想來想去似乎剩下居民整體素質較高一項。

文章細類:總編筆記    閱讀次數:125231    轉寄次數:17


Web 2.0 ,終章(三)最終融合於 Web 1.0-2008/01/06

◎Web 2.0 就是直銷 在傳統商務世界裡,創業者要創新或生產好產品或許不難,但是要尋 找通路讓商品到達終端用戶卻困難得多。或許尋找通路也不難,但可 能因此付出高昂代價。擁有通路的資本家,並不是容易被扳倒的對象。

文章細類:數位管理    閱讀次數:125580    轉寄次數:8


Web 2.0 ,終章(一)本質的問題沒解決-2007/12/23

◎用戶典型的Web 2.0 體驗 甲先生是個普通上班族,白天工作使用網際網路找資料連絡客戶,下 班後回家偶而會上網閒逛。網際網路是他日常接觸的媒介,但是在他 生命中這個東西並不顯得特別重要,至少他不是天天泡在網上的人。

文章細類:數位管理    閱讀次數:125097    轉寄次數:5131


當idea變成事業(上)用戶數量怎麼估?-2007/07/15

◎估算是為了實戰 看著由Web 2.0 所掀起的網路創業風潮,許多年輕朋友們摩拳擦掌, 躍躍欲試。在不少Blog上常看到許多新奇想法以及評論,包含對傳統 網路公司的老概念以及初創網路公司的新把戲,十分熱鬧。

文章細類:數位管理    閱讀次數:120268    轉寄次數:14


Web 2.0 再思考(五)挖掘「人」的價值-2007/06/24

◎你的頭上早已貼滿標籤 筆者在本系列第一篇文章就提到,Web 2.0 的商品只有一個,就是「 人」。然而,「人」要怎麼樣才能變成商品?其實,這個問題可以被 簡化為:有關人的資料,要怎麼樣產生價值最後變成價格?

文章細類:數位文化    閱讀次數:129327    轉寄次數:21


Web 2.0 再思考(三)「搭訕」是需要理由的-2007/06/03

◎人脈社交網站的困境 「關係」是Web 2.0 當中唯一重要的事,圍繞此核心的則是其建立與 維持。然而,由於缺乏對人性的認識,某些社交網路服務已經陷入「 提供工具給用戶建立關係,但關係卻怎麼也建不起來」的問題中。

文章細類:數位文化    閱讀次數:146622    轉寄次數:50


Web 2.0 再思考(二)「上層社會」與「下層社會」-2007/05/27

◎實體社會中的階層壁壘 既然Web 2.0 的核心是社群,其時代議題與社會學有關,我們不妨談 談「上層社會」與「下層社會」的概念。這個概念之所以重要,是因 為這兩個階層反映到Web 2.0 網站上,直接決定了網站的營利模式。

文章細類:數位文化    閱讀次數:139755    轉寄次數:411


數位之牆十週年:一個中年的揮淚之別-2007/03/25

◎前中年症候群? 「你這叫前中年症候群。」朋友聽完我最近的苦惱後,簡單的下了結 論。「嗄?你的意思是後面還有個中年危機在等我?」這是我的第一 個反應。朋友哈哈大笑,然後說:「我沒想到你也遇到到同樣問題。」

文章細類:總編筆記    閱讀次數:124819    轉寄次數:7


數位之牆十週年:一個青年的煉心之地-2007/03/11

◎發表文章的難處 「你有這麼好的想法,為什麼不貢獻給公司,卻要在媒體上發表!」 下班前一個小時,上司打電話到我手機來大吼,吼到鄰座的同事都聽 到,並在電話掛斷後給我一個無限同情的眼光。

文章細類:總編筆記    閱讀次數:119937    轉寄次數:8


數位之牆十週年:一個黑手的學習之路-2007/02/25

◎我的黑手性格 從十年前進入網路產業工作後,筆者就一直維持自己撰寫程式製作網 頁的習慣,希望這種自己動手做的「黑手」性格,能保持對網際網路 的手感於不墜,而不僅是流於浮泛的趨勢空談。

文章細類:總編筆記    閱讀次數:126309    轉寄次數:6


企業網站的 Web 2.0之路(中)企業網站Blog化-2007/02/04

◎Blog增加連結機會導致排名較前 不知道您在使用搜尋引擎時是否注意到,許多Blog的某篇文章經常排 在搜尋結果前幾筆。這是意外嗎?其實只要理解搜尋引擎運作原理, 就很容易知道何以Blog文章這麼討搜尋引擎喜歡。

文章細類:數位管理    閱讀次數:123681    轉寄次數:35


第四代網路行銷(下)即時通訊行銷-2007/01/07

◎替代電子郵件行銷的另一個管道 當電子郵件成為非常不可靠的用戶連繫工具時,除了RSS 以外,網站 經營者還有什麼有效的訊息通知管道?想想你的日常生活,還有什麼 常用的聯絡工具?

文章細類:電子商務    閱讀次數:134521    轉寄次數:23


Web 2.0 革命(八)電信業變革-2006/10/22

◎電子郵件的經營成本 人與人間聯繫成本的降低,是10年前網際網路商業化時就帶給世人的 最大禮物。很多人已經想不起上一次用紙筆寫信給遠方親友是什麼時 候的事;而寫信給近在辦公室隔壁桌同事,則是每天例行的工作。

文章細類:有線寬頻    閱讀次數:169533    轉寄次數:26


網路廣告新一章(三)從集中到分散-2006/07/30

◎關於第一名的口水戰 2006年七月,網路流量調查公司Hitwise 的調查報告指出,社交網站 MySpace.com 吸引了 4.46%的全美網路訪客造訪,已經打敗Yahoo!, Google以及MSN 等網路巨頭,成為全美流量最大的第一名網站。

文章細類:網路媒體    閱讀次數:127612    轉寄次數:15


中國網際網路大預言(八)即時通訊攻防戰-2006/04/23

◎通訊服務是社群的重要營收來源 網際網路上的通訊服務主要是電子郵箱與即時通訊軟體(例如QQ或者 MSN 等)之類的始祖級服務,以及後續延伸的網路電話(例如Skype )以及P2P 檔案傳輸軟體(例如BitTorrent等)。

文章細類:網路媒體    閱讀次數:135359    轉寄次數:29


中國網際網路大預言(七)Web 2.0 經濟體-2006/04/16

◎Web 2.0 到底有什麼新意 社群經營的路來到現在,變成所謂的Web 2.0 。然而其定義眾說紛紜 ,總是誰也說服不了誰。有人說Web 2.0 的「用戶參與,聯繫,共享 」精神,在1.0 時早已存在,根本不是新概念也沒什麼好大驚小怪。

文章細類:網路媒體    閱讀次數:138226    轉寄次數:131


間諜軟體剪不斷理還亂?-2006/01/15

◎間諜軟體無孔不入 您是否曾經有過類似的經驗:(一)自從瀏覽某些網站之後,瀏覽器 的首頁就被更換了,想換卻換不掉。(二)自從安裝某些軟體之後, 瀏覽器的預設搜尋引擎就改了,打錯網址的時候會自動跳到這個網頁。

文章細類:網路媒體    閱讀次數:126683    轉寄次數:30


Google的抉擇(下)給軟體巨人的兩巴掌-2005/11/20

◎NC的概念出現太早 Google已經在媒體公司與技術公司的角色間做出抉擇,而這更使得人 們把Google與微軟聯想在一起,更甚於與Yahoo!做比較。當然,網路 公司不可能沒有技術力,但是Google技術含量更重,更像軟體公司。

文章細類:數位內容    閱讀次數:137135    轉寄次數:27


媒體,社群,Blog(一)話說從頭-2005/03/06

◎到底是新媒體潮,還是舊媒體新包裝 某日,筆者瞧見了MSN 上一個朋友的ID取名作「新媒體潮」,好奇的 追問之下,才知道這是一本外文新書「We the Media」(從字面上翻 譯,可說「我們就是媒體」或「人人都就是媒體」吧)的中文書名。

文章細類:網路媒體    閱讀次數:129845    轉寄次數:70


網路電話VoIP(二)搞清楚到底誰在養誰-2004/12/05

◎Skype 的可行獲利模式 Skype 靠著提供免費的網路電話起家,到底要靠什麼賺錢?經過十年 的網路革命洗禮,已經不會有人天真的想著要一直提供免費的服務下 去,然後依靠廣告賺錢。

文章細類:有線寬頻    閱讀次數:148954    轉寄次數:259


網路電話VoIP(一)不賺通訊財的人是傻子-2004/11/28

◎「通訊財」遠大於「媒體財」 2003年10月31日,一位台灣師範大學的學生來信,信中提到他認為即 時傳訊軟體(IM,Instant Messenger ,即Yahoo! Messenger, MSN 或者 ICQ之類的軟體)將來在廣告行銷上的運用大有發展潛力。

文章細類:有線寬頻    閱讀次數:129734    轉寄次數:104


逝去的電子報行銷年代-2004/11/07

◎場景一:鋪天蓋地的促銷訊息 早上進辦公室,打開郵件軟體開始收信,才一下子信箱中滿是信件。 上百封的信件絕大部分是垃圾郵件:要你買東西的,要你加入傳銷的 ,要幫你借錢的。。。嘆口氣,美好的一天從殺信開始。

文章細類:網路媒體    閱讀次數:109961    轉寄次數:17


電子郵件信箱價格崩盤-2004/08/01

自從Google開始進行 1GB大容量免費信箱的測試以來,原本毫無動靜 的業者最近都紛紛宣佈跟進。目前已知Yahoo!將把全球的免費信箱升 級到100MB而微軟MSN Hotmail 則打算升級到250MB。 這些紛亂的新聞,可能會勾引起一些網路老骨頭的回憶。還記得台灣 最早推大容量免費電子郵件的是新浪網,當各家入口網站的免費信箱 都還停留在 5MB的時候,即推出50MB免費,還因此上過電視廣告。

文章細類:網路媒體    閱讀次數:92396    轉寄次數:11


個人工作者也需要 CRM系統-2003/11/23

想像下列情境:你的老闆突然要你研究一下汽車產業,以便對於下星 期的商務拜訪進行沙盤推演。問題是你對汽車業並不熟悉,而從網路 上能找到的資料卻通常非常浮面,這時候你該怎麼做? 如果能有個熟悉汽車產業的人可以讓你諮詢,或許你能夠在很短時間 內解決疑惑,掌握最關鍵的精隨。翻開大本的名片簿,裡面躺了將近 三百張名片。滿頭大汗的尋找,卻找不出任何跟汽車產業有關的人。

文章細類:總編筆記    閱讀次數:97630    轉寄次數:386


Yahoo! Messenger與網內互打-2003/10/19

根據台灣線上市調公司創市際的調查,台灣即時傳訊軟體登入人數在 今年 8月達到 650萬人,佔台灣整體網路人口的 66%。顯然即時傳訊 軟體的使用,要遠比我們所想像的更為普及。 既然網路人口數已經這麼多,而上網的人使用即時傳訊軟體的比例又 如此之高,是否已經到了該擺脫免費服務,進入收費的階段的時候了 呢?

文章細類:數位內容    閱讀次數:98516    轉寄次數:517


寬頻,到底意味著什麼(二)下一波媒體業的變革-2003/08/10

香港某大報最近進入台灣市場,筆者與該報記者聊天時,隨口問了報 紙的銷售情況。 這份報紙很特別的地方是,他並不採取訂戶後遞送到家的方式經營, 反而是以零售的方式。想看報紙的人,只好每天到便利商店或者書局 裡頭購買。這大大的顛覆了台灣的報業經營方式。

文章細類:網路媒體    閱讀次數:88679    轉寄次數:25


ICQ :一個科技行銷上的嘆息-2003/07/27

當我們在談論到所謂的即時傳訊軟體(Instant Messenger ,簡稱IM )時,就不由得會想到歷史悠久的先鋒-ICQ 。這個遠在1996年由一 家以色列公司(Mirabilis )發展出來的即時傳訊軟體,因為其優異 的功能以及先行者的優勢,迅速受到網路使用者歡迎。而Mirabilis 公司也因此在1998被美國線上(AOL )買下。 ICQ 幾乎已經變成了即時傳訊軟體的代名詞。當我們要送訊息給朋友 的時候,會說:「我等一下 Q你。」而如果我們想把檔案透過 ICQ傳 給別人的時候,會說:「我等一下 Q給你。」有一次當我試圖介紹別 的廠牌即時傳訊軟體給朋友時,我說:「這軟體就跟 ICQ一樣。」

文章細類:數位內容    閱讀次數:107618    轉寄次數:4944


即時傳訊軟體的發展-2001/11/11

網際網路發展至今,許多新聞的焦點以及研究報告討論的重點,幾乎 都是以網站為主體。除了近一年有越來越多的人發現電子郵件應用的 重要性並且詳加研究之外,相對而言對於所謂的「即時傳訊軟體」( Instant Messenger )的討論確實是比較少一些。 所謂的即時傳訊軟體,其實就是類似 ICQ之類的軟體,安裝在網路使 用者的電腦上,可以自行建立連絡人清單,隨時透過網路發訊息給清 單上的人。發展到後來,除了互相傳送訊息之外,還可以互傳檔案, 或者講網路電話,發手機簡訊等等。

文章細類:數位內容    閱讀次數:85331    轉寄次數:1745


網路媒體的生意經(四)入口網站的下一步-2000/08/20

〈續上期〉上一期的文章中提到網路媒體如果要將內容生產的成本控 制在合理範圍時,必須要走利基市場,而網路媒體的利基市場必須要 遵守所謂的啞鈴模式才可能營利。 以啞鈴的形狀來比擬,中間的長桿代表網路媒體,兩端各自代表了商 家與網站使用者。網路媒體試圖走利基市場的時候,必須要觀察到使 用者的那一端要夠大,也就是說有夠多的使用者在那個利基市場。商 家的那端也要夠大,這表示有足夠多的商家想要與該利基市場的用者 接近。這個時候守在中間的網路媒體就是可營利的,只要能夠牢牢的 抓住兩端。這個時候的網路媒體會形成所謂的「閘口」,因為它牢牢 的守住那個通路。

文章細類:網路媒體    閱讀次數:53653    轉寄次數:869


軟體與媒體的典範轉移-1999/06/05

網路的興起對於軟體的開發帶來了一些全新的思考。舉一個最現成的例子,免費的軟體,甚至到公開軟體原始碼的程度。在此之前,軟體是要賣錢的,軟體產品是利潤導向的,花了這麼多的人力開發,怎麼可能不要錢? Netscape Navigator瀏覽器的發明人Marc Andreessen 當時為了全力推廣Netscape Navigator,採取在網路上免費試用的方式。在當時,軟體免費試用的風氣尚不普及,網路又不像現在風行,可是 Andreessen堅持此一策略。透過此一直接的方法,Netscape不僅獲得大眾的試用意見,改善下一版本的軟體,更可以鼓勵大眾習慣使用此一軟體,藉以拉開與競爭者的差距。等到微軟進入網際網路市場,乾脆推出免費的瀏覽器攻佔市場,根本就不分所謂的試用軟體以及商業軟體了。

文章細類:網路媒體    閱讀次數:56427    轉寄次數:11034


ISP定位模糊-1997/05/20

本文經刪改後刊載於PC Magzine 1997年5.1月 以數量而言,國內目前最大宗的Internet使用人口,仍然是透過教育部TANet連線的學生用戶。不過藉由其他管道連上Internet的人,其數量有並駕齊驅之勢,特別是透過ISP撥接的用戶數量,成長更是迅速。

文章細類:有線寬頻    閱讀次數:64341    轉寄次數:3007


誰需要網路廣告?-1997/05/05

本文經刪改後刊載於PC Magzine 1997年5月 只要有媒體存在的地方,就會有人想要利用來打廣告。在Internet這個既大眾又小眾的媒體上自然也不例外。特別是在Web技術日益成熟的今天,給予廣告人更大的發揮空間。

文章細類:網路媒體    閱讀次數:58953    轉寄次數:5327

Information

 

 

 


個人.家庭.數位化 - 數位之牆

欲引用本站圖文,請先取得授權。本站保留一切權利 ©Copyright 2023, DigitalWall.COM. All Rights Reserved.
Question ? Please mail to service@digitalwall.com

歡迎與本站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