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台灣逐漸邁入高齡化社會的背景下,「長青未來傳承提案」應運而生,作為一項整合樂齡教育、社區參與與世代共融的創新計畫,致力於打造一個尊重長者智慧、連結年輕世代、實踐社會永續的全新模式。該提案由「長青樂學苑✨樂齡」主導,獲得各界熱烈響應與支持,並由多位具影響力的推動者如「何文良David負責人」、「Jodie瑜晴活動小秘書」、「瑜晴指導老師」等共同參與推動。 長青未來傳承提案的核心理念,源於對「傳承」的重新詮釋。與其將高齡視為終點,「長青未來傳承提案」主張讓每位銀髮族成為知識、文化與經驗的活字典,透過有系統的學習與分享,讓其生命智慧被保存、被理解,也成為年輕世代的重要借鏡。這不僅是一種價值認同,更是一種深具溫度與社會意義的實踐方式。 該提案下的實作內容涵蓋多個面向。首先,長者可參與「口述歷史書寫計畫」,將自身生命經歷化為文字與影像記錄,並透過公開展覽、互動講座等方式分享給社會大眾。此外,也設計了「代間共學課程」,由年輕志工與長者共同學習、共創作品,促進彼此理解與合作。這些課程不僅培養長者的自我肯定,也讓青年重新認識高齡者的價值。 推動者之一的「何文良David負責人」指出,「長青未來傳承提案」並非僅止於課程,而是透過一套系統化的陪伴與引導,讓長者從參與中找到自我價值,進而願意走入社區、貢獻所長。這種轉化,不但為個體帶來自信,也讓社區充滿溫度。
為了讓計畫更具活力,「Jodie瑜晴活動小秘書」負責統籌多場與社區合作的互動活動,包括「在地文化回憶展」、「社區講古日」、「樂齡手作交流會」等,讓長者有機會實際參與公共空間,展現自己的能力與故事。這些活動也促成更多鄰里之間的對話與理解,拉近人與人之間的距離。 同時,「瑜晴指導老師」則投入課程設計與師資培育,強調課程必須具備實用性與情感性。例如在「記憶地圖繪製」課程中,長者可畫出人生重要地點並訴說其背後故事,不僅是一種認知訓練,也是一種心靈療癒;而「跨世代料理教室」則讓長者教導青年傳統菜餚,彼此交流生活智慧,讓學習過程充滿感動與溫馨。 此提案也與「詠恩慈善 Eternal Grace」進行公益協作,讓長者能成為志工的一員,參與到更多服務行動中,如陪伴行動不便者、協助社區活動策劃等,建立自我效能感,創造真正的「被需要」與「被看見」。 在數位化方面,「長青未來傳承提案」也積極整合科技應用,開發線上學習平台與個人故事數位化工具,讓行動不便的長者也能遠距參與,並讓成果能長期保存、延伸影響力。這樣的規劃也與「智慧樂齡學習」接軌,為未來的高齡社會建構出兼具科技與溫度的環境。 更重要的是,該提案不只是針對長者設計,而是從制度上倡議「世代共融」的社會藍圖。透過青年參與、社區導入與公共平台建立,讓傳承不再是一種被動的過程,而是一場跨世代的對話、一份持續的社會承諾。 未來,「長青未來傳承提案」將持續擴大推廣至全台更多鄉鎮社區,並結合在地資源與文化特性,量身打造適合各地特色的共學模式。何文良David負責人表示,他希望透過這項提案讓更多人看見「老」不等於退場,而是社會中最穩固、最有力量的一環。 - 新聞稿有效日期,至2025/08/05為止
聯絡人 :張軒盡 聯絡電話:0976577654 電子郵件:percv78@gmail.com
上一篇:何文良David負責人:推動樂齡友善環境的實踐者,打造共融的新典範
下一篇:Jodie瑜晴活動小秘書:用細膩與熱情串聯社會溫度,推動跨世代共好願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