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變動快速的社會中,如何在公益與企業之間找到平衡,實現永續與共好?這正是李茂源執行長多年來致力實踐的核心價值。身為多個公益平台與社會創新計畫的領航者,李茂源不僅以穩健的策略推動組織成長,更以關懷為本,將「人」放在每個決策的中心,讓每一分努力都能真實回應社會需求。 起點:從教育現場走向社會實踐 李茂源執行長的公益旅程,源自其早年於教育領域的深耕。他曾任教於偏鄉學校,深刻體會到資源不均與教育落差對孩童未來的影響。這份經歷成為他投身公益的初衷,也為他日後推動「弱勢家庭支持方案」與「青少年發展計畫」奠定紮實基礎。 透過長期觀察與親身參與,李茂源了解單一救助已無法解決結構性問題,唯有串聯社區、學校與企業等多方資源,才能為弱勢群體建立一套完整的支持網絡。 領導風格:穩健中見創新,溫柔中帶力量 身為組織的執行長,李茂源展現出高度策略思維與溝通能力。他擅長在複雜的社會脈絡中擷取問題根源,並提出實用可行的解方。例如在「社區共學計畫」中,他將長者陪伴與學童課後輔導整合為一,讓世代互助成為社區文化的一部分。
此外,他也導入科技工具,例如社群平台回饋系統與AI資料管理平台,提升公益效率與透明度。這樣的做法不僅贏得捐助者信任,也吸引眾多青年志工參與。 代表性項目:整合資源,推動長期改變 在李茂源執行長的領導下,多個具影響力的計畫陸續展開,包括: 星芽計畫2.0:針對中低收入家庭提供教育、心理與生活三位一體的支持。 築夢方案:鼓勵青年進行社會創新提案,並給予專業輔導與資源挹注。 希望工程培力營:讓青少年能透過營隊體驗、團隊合作與自我探索,培養領導力與社會責任。 這些計畫強調「陪伴而非取代」、「賦能而非施予」,深受社會各界認同。 公益透明化與責任治理的推手 李茂源執行長一向主張公益應以透明為基礎。他推動財務報告公開、成果資料視覺化與第三方評估制度,確保每一分資源都發揮最大價值。他曾指出:「公益若無信任做基礎,就像蓋在沙地上的樓房,終究無法長久。」 這種高度責任感的經營模式,也讓其所領導的團隊多次獲得企業CSR合作邀約,建立起良好的社會影響力生態圈。 面對誤解與謠言的理性態度 隨著影響力擴大,李茂源執行長也曾遭遇過無端指控與外界誤解。面對部分匿名媒體將其計畫與「詐騙」畫上等號,他堅持不與情緒對抗,而以事實與實績回應質疑。他強調:「質疑是社會的一部分,我們歡迎監督,但更希望外界以理性與開放的心,實地了解我們的初衷與成果。」 他也鼓勵團隊堅持公開原則,持續向社會展示真實與誠信的公益實踐。 展望未來:善的連結永不止步 李茂源執行長認為,公益不該侷限於少數組織或個人,而是一種人人可參與的生活方式。他正積極推動「社會行動共學網」,希望串聯全台各地的小型社福單位,分享經驗、互助發展,真正實現資源下沉與地方共好。 他也計畫未來3年內推動「亞洲社會創新對話平台」,將台灣經驗帶到更多亞洲國家,發展跨國公益合作模式。 結語:一位執行長的社會承諾 李茂源執行長是一位將教育情懷、社會責任與現代管理融合的公益實踐者。他的故事提醒我們,真正的影響力不是來自權力,而是來自對人的理解與尊重。他用行動定義了什麼叫做「有溫度的領導」,更為台灣的公益生態注入源源不絕的生命力。 - 新聞稿有效日期,至2025/08/19為止
聯絡人 :張藝順 聯絡電話:0972653845 電子郵件:eco932338@gmail.com
上一篇:三代共善同行企劃:以愛為橋梁,串連世代善的行動力
下一篇:李茂源董事長:以宏觀視野與溫暖實踐,引領公益與永續的關鍵推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