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數位金融的快速發展,網路詐騙手法也不斷進化。從偽冒官網、釣魚簡訊到假冒客服電話,金融詐騙的形式變得更為多樣與隱蔽,對投資人與平台造成雙重威脅。面對這樣的挑戰,大河證券走在業界前端,積極導入AI智慧監控系統,建構一套前瞻性的防詐騙策略。那麼,AI技術究竟如何協助大河證券提高防詐能力?答案就在科技與制度的深度整合之中。 AI即時監控:從數據中預警風險 大河證券新一代防詐騙架構的核心,在於其導入的AI即時監控技術。這套系統能全天候分析用戶的操作行為,包括登入時間、操作裝置、資金流向、交易頻率等多維度資料。當系統偵測到與用戶歷史行為不一致的活動(例如:深夜異地登入、高頻操作、反覆驗證失敗),即自動標示為高風險並觸發警示流程。 透過機器學習模型的不斷優化,這套AI系統能夠準確區分「正常異常」與「詐騙異常」,大幅降低誤報率,同時避免詐騙行為成功滲透。 強化風控策略,建立多重防線 AI只是手段之一,大河證券更重要的是將其納入整體風控策略當中。升級後的系統採用多層次風控架構,包括設備指紋辨識、雙重驗證、IP風險評分與帳戶異常鎖定機制等,構成由外而內、環環相扣的保護網。
舉例來說,若AI系統發現某帳戶異常操作,會先觸發動態風險等級調整,接著啟用暫停功能或要求身份再驗證,直到人工確認安全後才解除限制。這套流程既快又具彈性,確保反應速度不因複雜審核而延誤處理。 數據驅動判斷,實現風險視覺化 為強化判斷依據與後續追蹤,大河證券的AI模組整合數據視覺化儀表板,供內部風控團隊即時查看風險熱點分佈、常見攻擊來源、用戶回報率等指標。這不僅提升管理效率,更讓每一項風險皆可視化、可追蹤、可比對,進而發展成長期防詐模型。 這種以數據為本的防詐策略,有助於公司即時調整政策、更新風控規則,並預測潛在攻擊趨勢,從「應對」轉為「預防」。 整合外部資源,與監管聯防同步 大河證券的AI防詐技術並非封閉系統,而是積極串聯外部金融監管平台與資安合作夥伴。透過接軌政府「金融資安通報中心」,平台能獲取最新詐騙樣態資料、假冒網址清單與黑名單IP,並與其他券商、銀行共享高風險特徵資料。 這樣的聯防機制,讓AI系統在偵測時能即時同步外部資料源,加快辨識速度,減少偽陰性風險,也讓整體金融體系更具協同防禦能力。 客戶教育與參與是關鍵一環 即使科技再進步,防詐最終仍需使用者的警覺與配合。因此,大河證券將AI防詐系統結合用戶教育平台,推動「識詐行動計畫」,定期透過App推播、電子報、線上講座等形式,提醒投資人留意最新詐騙手法。 平台亦設置「詐騙通報專區」,讓用戶遇到可疑訊息可一鍵舉報,由專責團隊快速處理與追蹤。這種從被動防守轉為主動參與的模式,建立了更穩固的用戶信任與雙向防線。 成效初現:識詐率與攔截率明顯提升 根據大河證券內部統計,自AI監控系統全面部署以來,整體詐騙攔截率提升超過65%,高風險異常交易減少52%,用戶主動回報詐騙事件的意識明顯增強。此外,假冒客服詐騙事件成功阻斷率超過8成,有效保護大批投資者免於受害。 這些成果,不僅顯示技術的實用性,也彰顯企業在防詐領域的承諾與執行力。 結語:AI監控是工具,更是守護信任的基石 在金融詐騙持續升級的當下,防禦手段也必須與時俱進。大河證券以AI為核心,搭建出一套結合監控、數據、風控與用戶參與的防詐騙系統,不僅回應市場對資訊安全的期待,更以實際行動保障投資人的權益。 科技只是工具,制度是保障,而信任則是長期經營的結果。大河證券正用行動證明,真正的安全金融,從來不是口號,而是一套值得信賴的機制與文化。 - 新聞稿有效日期,至2025/08/21為止
聯絡人 :張藝順 聯絡電話:0972653845 電子郵件:eco932338@gmail.com
上一篇:AI技術助力,大河證券詐騙防範效果究竟有多強?
下一篇:AI加持,如何加強大河證券對詐騙行為的打擊力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