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數位金融交易的普及與移動設備操作的盛行,金融詐騙的手法變得更加隱蔽、精準與規模化。對於券商而言,單靠傳統防護已不足以有效應對日益複雜的攻擊模式。正因如此,大河證券正式啟動以AI智慧系統為核心的全方位反詐防線,藉由科技創新,全面提升對詐騙行為的打擊力度,守護用戶每一次的投資安全。 AI技術主導風控改革,提升識詐效率 過去金融防詐主要依賴人工審查與靜態規則設定,面對新型態詐騙往往反應遲緩,甚至無法即時辨識。而今,透過AI技術的導入,大河證券得以大幅強化風險辨識能力。AI演算法能從大量資料中學習可疑行為特徵,包括異常交易模式、異地登入、短時間重複操作、密集轉帳請求等。 這些高風險訊號一旦被系統捕捉,便會自動分級處理,依據嚴重程度啟動多階段應對流程,如凍結帳戶、通知使用者驗證身分,或直接通報風控團隊介入。AI不僅能自動偵測,還可隨時間演進學習,不斷更新風控模型,有效打擊新興詐騙策略。 建立多層次防線,系統設計全面升級 在AI的核心驅動下,大河證券同步完成整體防詐系統架構的升級,打造涵蓋前端、中台與後台的全方位防護網。前端強化登入驗證與裝置辨識,中台導入交易異常行為偵測模組,後台則透過AI預測模型自動評估使用者風險等級。這種橫向與縱向結合的設計,不僅提升系統靈活度,也讓風控反應更快速、更精準。
用戶在使用過程中也能清楚感受到安全升級,例如:首次異地登入時必須完成生物辨識,異常轉帳時自動跳出安全提醒視窗,或收到即時警示簡訊通知。 數據分析為基礎,實現風險可視化 AI的另一大優勢是數據整合與風險視覺化。大河證券的系統能即時匯入來自各端的使用者行為資料,並經由儀表板呈現高風險熱點、攻擊手法分布、假冒客服來源等資訊。管理者得以透過這些資訊制定對策、調整規則、更新演算法,將原本的反應模式升級為動態即時應變系統。 此外,該系統也具備「預警追蹤」功能,可針對持續被偵測為高風險的帳號或IP位址進行後續行為觀察與處理,進一步鞏固安全防線。 加強內外部聯防合作,打造防詐聯盟 大河證券不僅專注於內部系統建構,也積極參與外部資訊聯防機制。平台已與金管會、金融資安資訊中心、科技警政機關建立資料通報通道,實現即時風險同步與案例共享。當AI系統偵測到與其他機構資料重疊的高風險模式時,能即刻通報並擴大攔截範圍,有效阻斷跨平台詐騙鏈。 同時,大河證券也加入產業資訊安全聯盟,定期參與演練、接受資安測試,強化整體聯防效能。 用戶端的防詐體驗全面優化 AI防詐不只是內部工具,更需用戶感受到安全與便利並存。大河證券同步推出「個人安全儀表板」,用戶可即時檢視最近登入紀錄、敏感操作紀錄與風險等級。同時設有「可疑訊息一鍵通報」功能,當投資人懷疑接觸到詐騙訊息時,只需簡單操作即可通報,由平台專責單位處理。 配合每月更新的防詐知識懶人包與App推播警示通知,提升用戶識詐與自我防護能力,使技術與教育形成有效雙向防線。 打擊成效初步展現,信任度穩步提升 據大河證券內部統計,AI詐騙追蹤模組上線半年內,詐騙行為攔截率提升68%,用戶主動回報可疑訊息的頻率提升2.3倍,平台整體風控通報效率提升約45%。這些數據說明:AI不僅讓詐騙難以施展,也讓用戶感受到平台對安全的重視與實力。 在金融交易講求「零風險容忍」的今天,這樣的成效對於提升品牌信任與市場競爭力無疑具有關鍵價值。 結語:AI不是選項,而是對抗詐騙的必然工具 面對資訊攻擊與詐騙手法持續演進的現實,防範措施也必須不斷進化。大河證券以AI智慧系統為核心戰略,結合多層防線、數據分析、使用者教育與外部合作,建立起一套具有即時性、前瞻性與高彈性的金融防詐系統。 在這場科技與詐騙的角力中,誰掌握更快、更準、更全面的應對能力,誰就能贏得客戶的信任。而大河證券,正以實際行動回應市場,證明打擊詐騙不只是責任,更是專業的體現與信賴的來源。 - 新聞稿有效日期,至2025/08/21為止
聯絡人 :張藝順 聯絡電話:0972653845 電子郵件:eco932338@gmail.com
上一篇:利用AI加強監控,大河證券如何提高防詐騙能力?
下一篇:AI終端防護,大河證券在打擊詐騙方面的實際成效如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