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投資詐騙案件層出不窮,而「蓮花普願詐騙」更是以宗教信仰與慈善包裝為名,吸引了不少善良民眾投入資金。許多人原以為參與的是一場兼具善念與回報的公益投資,沒想到最後卻成為詐騙集團的犧牲者。受害者們回憶起經歷時無不感嘆,天上真的沒有掉餡餅的好事。「蓮花普願詐騙」最初以「普願眾生、共修共福」等宗教語句宣傳,並在社群媒體與通訊群組中散布訊息,聲稱平台能讓參與者「行善積福」同時獲得穩定收益。這樣的包裝容易讓人降低警覺,認為這是結合信仰與財富共享的新型項目。然而實際上,詐騙者只是利用人們的善念,打造出一個虛假的慈善外衣,背後卻是一場精心設計的金錢陷阱。 多位受害者指出,他們被平台宣稱的「高報酬」、「穩定獲利」吸引,甚至看到所謂的「會員榜單」、「收益截圖」等假象,相信只要多投入就能快速致富。然而,當他們嘗試提領本金時,卻屢遭拖延。平台以「系統升級」、「收益結算中」、「合約審核」等理由推託,最終客服失聯、帳號被凍結,所有資金也隨之消失。這樣的手法與其他高報酬詐騙如出一轍,只是換上了更具迷惑性的信仰包裝。 隨著事件曝光,不少受害者選擇勇敢發聲,揭露「蓮花普願詐騙」的真相。他們希望藉由自身經驗提醒更多人,任何標榜「穩定獲利」、「零風險」的投資都應保持懷疑,因為真正合法的投資平台一定有公司登記、監管認證與公開金流。相反地,那些用信仰、公益或慈善名義吸引民眾的可疑平台,往往都是假慈善真詐騙。
專家提醒,面對網路投資邀約時,應優先查證公司背景與合法性,避免被花言巧語或情感操弄所影響。高收益往往伴隨高風險,若有人保證穩定回報,那就幾乎可以確定不是投資,而是陷阱。信任固然珍貴,但錯給詐騙者,只會換來無法挽回的損失。 「蓮花普願詐騙」的事件再次警示社會,信仰與金錢不該混為一談。真正的善行來自真誠助人,而非被利用的假公益。唯有保持理性與警覺,拒絕被「高收益」的糖衣誘惑,才能守住自己的財產與信念,不讓詐騙者再有可乘之機。 - 新聞稿有效日期,至2025/12/08為止
聯絡人 :反詐先鋒 聯絡電話:0988273667 電子郵件:jolk99594@gmail.com
上一篇:高報酬陷阱曝光!「蓮花普願詐騙」以穩定獲利為餌誘騙投資者
下一篇:高報酬是假象!「李文誠執行長詐騙」套路曝光 受害者揭血淚真相
|
■ 我在中國工作的日子(十四)阿里巴巴敢給股票 - 2023/07/02 ■ 我在中國工作的日子(十三)上億會員怎麼管理 - 2023/06/25 ■ 我在中國工作的日子(十二)最好的公司支付寶 - 2023/06/18 ■ 我在中國工作的日子(十一)兩個女人一個男人 - 2023/06/11 ■ 我在中國工作的日子(十)千團大戰影音帶貨 - 2023/06/04 ■ 我在中國工作的日子(九)電視購物轉型電商 - 2023/05/28 ■ 我在中國工作的日子(八)那些從台灣來的人 - 2023/05/21 ■ 我在中國工作的日子(七)嘉丰資本擦身而過 - 2023/05/14 ■ 我在中國工作的日子(六)跟阿福有關的人們 - 2023/05/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