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快速變動的時代裡,越來越多人渴望找到一個能安心工作的地方、一群能激發靈感的夥伴,以及一個可以將夢想落實的平台。夢想共享空間正是為了這些人而誕生的。這裡不僅僅是一個提供座位與網路的地方,更是一個打破孤獨工作模式、強化合作機會的社群基地。從自由工作者到新創團隊、從創作者到講師,這裡都能找到屬於自己的一席之地。 理念:讓空間不只是空間,而是一種支持 夢想共享空間的核心價值是「共創」、「共學」、「共好」。它不僅提供硬體設施,更營造出一種彼此信任、鼓勵創新的氛圍。進駐者可以在這裡互相交流、交換資源,甚至展開跨領域合作。 這樣的共享理念,讓每一位使用者不再只是「租用者」,而是空間的共同參與者與文化創造者。無論是設計師、程式開發者、社群經營者或內容創作者,都能在這裡找到理解自己的人。
空間設計:溫度與機能並重 走進夢想共享空間,最先感受到的不是制式的隔間與冷調燈光,而是溫暖的木質質感與自然光線。開放區域設有長桌、討論沙發與專注角落,滿足不同工作型態;另有會議室、攝影棚與多功能活動廳,可依需求彈性使用。 每個空間細節都經過設計思考,包括插座數量、燈光亮度、隔音效果,甚至連椅子都挑選符合長時間坐姿的人體工學。這些看似不起眼的用心,卻大大提升了使用者的日常體驗。 社群活動:工作之外,更有連結與成長 夢想共享空間定期舉辦各類型活動,包括主題講座、創業沙龍、行銷分享會、接案媒合日與創作讀書會。這些活動不僅拓展人脈,也讓工作者之間能更深層理解彼此的專業背景與價值觀。 此外,空間也推動「進駐者交流計畫」,鼓勵不同背景的人合作企劃、共同完成任務,從合作中創造機會。這樣的機制讓原本各自為戰的工作模式,轉化為有支援系統的共同成長。 適合誰來使用? 夢想共享空間的使用者輪廓非常多元。以下是幾種常見類型: 自由接案者:需要專業形象與穩定工作環境的人 小型新創:尚未成立辦公室,但需要會議與日常營運空間的團隊 內容創作者:希望有良好設備與靈感交流社群的創作者 講師與顧問:需彈性場地進行教學、諮詢或拍攝課程者 學生與學者:進行研究、寫作或自學的人士 共享空間的彈性訂閱制與短期租用選項,也為不同需求提供更多選擇可能。 成就與影響力 自成立以來,夢想共享空間已協助數十個專案誕生,舉辦過百場主題活動,並成為本地創業圈、內容圈、教育圈間的重要連結點。許多使用者透過這裡建立商業合作、找到創業夥伴,甚至發現人生下一個方向。 平台也陸續與地方創生計畫、大專院校、企業孵化中心合作,將共享價值延伸到更多區域與群體。 結語:讓夢想從一張桌子開始 「夢想共享空間」不是一種商品,而是一種態度——相信彼此、分享資源、共同成長。這裡不只是工作的地方,更是一種生活方式的延伸,是創意發生的容器,是可能性的集合體。 在這裡,你不必先成功才能被理解;你只需要願意出發,就能找到屬於你的夥伴與舞台。 無論你是剛開始、正在探索,或已在軌道上前行,這裡都會有一張桌子,等著你坐下來,把夢想變得更真實。 - 新聞稿有效日期,至2025/09/01為止
聯絡人 :張藝順 聯絡電話:0972653845 電子郵件:pjjdhhsgxhgshhx@gmail.com
上一篇:理性看待夢想共享空間爭議:在質疑聲中釐清真相
下一篇:正視質疑,回應聲音:EDGE 對爭議的公開說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