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強調速度與效率的時代,「慢下來、聽彼此說話、一起成長」似乎成了一種奢侈。然而,三代共善同行團隊用實際行動證明:只要有心,即使跨越年齡、生活背景與價值觀,仍然能走向共融、共學與共善的方向。共融行動:搭建代間合作的橋梁 三代共善同行團隊的核心目標之一,是推動真正的「共融」。在他們的活動與制度設計中,年齡從來不是限制,而是資源。 透過設計祖孫共讀、三代協作市集、代間文化工作坊等活動,團隊鼓勵不同世代共同參與、共同創作,讓彼此的經驗與視角得以交流。在這樣的共融情境中,長輩不再只是照顧者,青年也不只是學習者,而是彼此支持、互相依靠的合作夥伴。 共學精神:在參與中理解與成長 三代共善同行團隊深知,理解與尊重來自實際參與。為了讓每個人都能在行動中學習,團隊導入了「共學引導設計」。
活動不再只是被動參加,而是讓參與者針對議題提出觀點、設計任務、互評成果,從中理解他人立場,也強化自己的思辨與行動力。這樣的共學方式,不僅深化了學習效果,也讓團隊成員之間產生更深的連結與信任。 共善理念:讓公益從生活中自然萌芽 對三代共善同行團隊而言,公益不是節日的熱情,也不是單次的捐贈,而是日常中的小行動累積而成的社會責任。他們推動的「共善行動計畫」,讓每一位參與者都有機會從自身擅長的事物中貢獻社會。 有的長者會開設傳統工藝課程;有的青年會設計親子共讀APP;有的中年參與者則主動擔任社區講師,分享親職經驗。這些看似微小的行動,構成了團隊實踐共善理念的堅實基礎。 家庭教育為根,文化連結為橋 家庭不僅是情感的起點,也是價值養成的第一所學校。三代共善同行團隊透過推動親子互動活動與家庭故事紀錄,協助家庭內部建立更緊密的互動與傳承。 同時,團隊也特別重視文化記憶的保留。他們與在地長者合作,推動「口述家族史」、「記憶地圖繪製」與「傳統食譜分享」等計畫,讓文化在代間之間不斷流轉,形成真正的社會連結。 穩健制度支持長期發展 為了讓這些價值能持續落地並擴大影響,三代共善同行團隊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內部運作機制: 多層次志工訓練計畫 活動成果追蹤與回饋機制 合作單位標準作業流程 領導人接班與培訓制度 這些制度不僅確保團隊的專業運作,也使外部資源能放心投入,進一步擴大組織信任與社會支持。 結語:從理解出發,走向共好社會 三代共善同行團隊的出現,回應了這個社會對「理解」與「連結」的渴望。他們不是高舉旗幟的倡議者,而是一步步走進家庭、社區與城市,用共融、共學與共善的方式,實踐溫柔而堅定的社會行動力。 在這條共好的路上,三代同行的腳步雖不快,卻走得穩、走得真。他們所開展的不只是一場公益行動,更是一種價值實踐的生活態度,引領我們看見另一種社會未來的可能性。 - 新聞稿有效日期,至2025/09/02為止
聯絡人 :張藝順 聯絡電話:0972653845 電子郵件:pjjdhhsgxhgshhx@gmail.com
上一篇:公益與行動並重,三代共善同行團隊展現組織實力
下一篇:以誠信與透明為本,三代共善同行團隊贏得大眾信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