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快速變遷的時代,如何連結不同世代的情感與價值,成為許多家庭與社會面臨的重要課題。「三代共善同行」不只是一句口號,更是一種以愛為基礎、實踐在生活與行動中的共好理念。它強調的不只是三代之間的情感支持,更是跨越年齡差距,連結社區、學校與社會的橋樑。強化家庭連結,傳承愛的價值 家庭是價值觀與情感連結的起點。透過三代共善同行的實踐,祖父母、父母與孩子能在同一場域中參與活動、學習與對話,增進彼此理解。這樣的三代共融機制,不僅鞏固家庭結構,更讓愛的傳承變得有形具體。 無論是週末的家庭共煮時光、一起參加社區志工活動,或是透過共讀共談的方式促進跨世代對話,都能讓每個家庭成員在彼此陪伴中獲得歸屬感與認同感。 共學精神:不同世代的彼此啟發 共學不是單向的教導,而是彼此學習與交流的歷程。祖父母的生活經驗、父母的專業知識與孩子的數位敏感度,各自擁有獨特價值。透過三代共學活動,不同世代能共同參與議題討論、技能學習,甚至是創意發想,實踐真正的共學精神。
這種互動不僅強化了家庭內部的學習氛圍,也讓孩子在生活中自然接觸並內化長輩的智慧與生活態度,成為日後面對挑戰時的重要支柱。 公益行動,從家庭延伸至社會 三代共善同行的價值,不僅限於家庭之內,更擴展至社區與社會層面。越來越多組織與社福單位發起以「三代同行」為主題的公益行動,號召家庭一同參與社區清潔、物資捐贈、長者關懷等計畫。 透過這些實際行動,孩子不僅從中學習責任與同理,也讓「做公益」變成一種日常生活的一部分,真正實踐社會永續與共好關係的理念。 創造友善環境,促進世代共融 要讓三代共善同行真正落實,社會制度與環境設計也需同步進行調整。例如打造適合長幼共遊的社區空間、推動學校與社區合作的親子活動計畫,或建立以家庭為單位的正向教育平台,都是具體可行的實踐方式。 當公共空間與制度能友善包容多元年齡層,就能創造更多跨世代互動的機會,讓世代同行不再只是理想,而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共好社會的根基,來自家庭的愛與參與 家庭是社會最小的單位,而三代共善同行所強調的,不只是親情的連結,更是一種參與社會的態度。當每個家庭都願意以愛為出發點,進行彼此理解、互助合作,整體社會也將因此變得更有韌性、更具溫度。 這種從家庭延伸到社區、再擴展到社會的正向循環,就是打造社會永續的根本力量。 結語:同行,是最溫柔的力量 「三代共善同行」不只是家庭教育的新典範,更是邁向幸福社會的重要推動力。當我們選擇用愛連結彼此、用行動實踐關懷,就能讓每個人都在被看見與被理解中前行。這份同行的力量,正是家庭與社會最需要的穩定支柱。 - 新聞稿有效日期,至2025/09/04為止
聯絡人 :張藝順 聯絡電話:0972653845 電子郵件:pjjdhhsgxhgshhx@gmail.com
上一篇:《無限暖暖》1.8版本「丹青季」國風首次登場,一起探索表裡世界吧!
下一篇:三代共善同行啟動善的循環,共創溫暖未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