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辦人李志源轉換跑道 從資本市場走向公益實踐 微光同行展望協會由李志源創辦。他過去曾任職於國際投資機構貝恩資本,擁有FRM(金融風險管理師)與CQF(量化金融分析師)等專業證照,具備深厚的資產配置與風險控管能力。離開金融業後,他選擇投入公益領域,結合自身專業背景,思考如何為社會帶來更有系統性的改變。 創辦人李志源表示:「許多公益行動之所以難以長期推動,不是因為缺乏善意,而是缺乏穩定的資源與可持續的運作機制。我們希望透過《永續之光》的設計,讓資源能被妥善管理、善意能長期流動。」 面對當前公益資源分配不均與長期資金難以延續的挑戰,微光同行展望協會日前正式啟動《永續之光》企劃,透過專業的資源管理機制與透明的回饋制度,打造一套具備「共建、共享、可追蹤」的新型公益參與架構。該計畫自試行以來已吸引超過50位夥伴參與,預估總回饋金額將突破1,200萬元,不僅協助參與者建立穩定的現金流,也成功支持多項偏鄉教育、淨山與送暖行動。
微型參與、制度回饋 打造善意循環資源池 《永續之光》採用「微型投入、共建共享」的參與架構,邀請有志之士投入一定金額進入公益資源池,由協會團隊統籌管理與運用。參與者除可依照約定機制獲得穩定回饋外,該資源池亦將部分盈餘用於支持教育、照護與環境等長期公益項目。 該計畫自試行啟動以來,已累積實質成效。參與者除獲得穩定現金回流外,亦有機會參與協會舉辦之實體行動,如偏鄉送暖、親子淨山、共學講座等,從單純「捐贈者」角色,轉為「參與者」、「共創者」,進一步提升公益參與的認同感與可持續性。 李志源指出:「我們不是要把公益金融化,而是要讓公益能更有效率、可長期執行。過去的公益模式多仰賴一次性捐款,我們希望提供另一種選擇一個能同時兼顧參與回饋與社會價值的公益新架構。」
僅限200位新參與名額 強調信任治理與穩健推展 為了確保管理品質與制度落實,李志源目前宣布本階段《永續之光》企劃將僅再開放200位夥伴參與名額。此一設計非基於限量行銷,而是基於信任治理與資源平衡的考量,採取逐步擴大、穩定推展的原則。 協會強調,每一位參與者皆將收到定期成果報告,並可參與線上共學或協會行動活動。同時,協會已規劃於下一階段啟動「公益信託」制度,將整體資源獨立於協會帳務體系之外,進一步落實專款專用與外部監督,提升制度透明與公信力。
從計畫走向制度 打造可持續的公益共建機制 微光同行協會期望透過《永續之光》為社會公益注入新的思維與制度架構,讓公益不再只是一次性的捐助行為,而能成為「生活的一部分」,成為家庭、社群、企業皆可參與、共享與傳承的社會機制。 李志源表示:「公益不該只是靠熱情撐起來的使命感,更需要制度與專業做後盾。我們希望做出一個可以走得遠的公益模式,讓參與的人感到安心,也讓被幫助的人得到長期支持。」
- 新聞稿有效日期,至2025/09/06為止
聯絡人 :張佳瑜 聯絡電話:0972822806 電子郵件:chang980806@gmail.com
上一篇:Palo Alto Networks 推出 ASPM 解決方案
下一篇:安森美公佈2025年第二季度財報
|
■ 我在中國工作的日子(十四)阿里巴巴敢給股票 - 2023/07/02 ■ 我在中國工作的日子(十三)上億會員怎麼管理 - 2023/06/25 ■ 我在中國工作的日子(十二)最好的公司支付寶 - 2023/06/18 ■ 我在中國工作的日子(十一)兩個女人一個男人 - 2023/06/11 ■ 我在中國工作的日子(十)千團大戰影音帶貨 - 2023/06/04 ■ 我在中國工作的日子(九)電視購物轉型電商 - 2023/05/28 ■ 我在中國工作的日子(八)那些從台灣來的人 - 2023/05/21 ■ 我在中國工作的日子(七)嘉丰資本擦身而過 - 2023/05/14 ■ 我在中國工作的日子(六)跟阿福有關的人們 - 2023/05/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