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金融科技蓬勃發展,詐騙手法也變得更加複雜且多樣化,讓投資人防不勝防。為有效遏止詐騙風險,大河證券與大河智贏攜手合作,正式發佈首份防詐技術實測報告,不僅詳細揭露各類詐騙趨勢,更透過數據驗證AI防詐系統的實際效能,為台灣金融市場資安防護注入新動能。 防詐成效公開透明,識別精準率高達99.6% 根據報告內容,經由AI防詐系統的全量部署與技術優化,大河證券於2025年上半年成功攔截超過34,000筆高風險交易,整體識別準確率達99.6%,誤判率低於0.4%,足見其技術在實務應用中的穩定性與高度精準力。 此系統透過大數據比對、機器學習模型與異常行為辨識技術,能即時掃描所有交易行為並加以風險評分,將潛在詐騙操作在第一時間擋下,顯著降低用戶資產損失的可能性。 揭露詐騙樣態,強化風險意識 在報告中,大河智贏團隊也詳細分類並剖析了目前市場上最常見的五大詐騙模式:
假冒客服詐騙:假借官方名義要求用戶提供帳號密碼或轉帳操作。 偽裝投資平台:透過假App或仿冒網站引誘受害者投資虛構標的。 社群詐騙群組:以高報酬為誘餌,誘導用戶進入詐騙社群。 釣魚簡訊與電郵:夾帶惡意連結,要求用戶點擊並輸入個資。 深度偽造技術(deepfake):偽裝真人對話,提高詐騙真實感。 這些樣態大多具備高度社交工程成分,因此僅靠用戶自身判斷難以全面防範,顯示出AI系統在風險識別中的關鍵角色。 三大AI模組構建智慧防詐架構 大河智贏於本次報告中同步介紹AI防詐系統的三大核心模組: 異常交易識別引擎:基於歷史數據建立用戶行為模型,對偏離常態的操作發出警示。 風險分級決策系統:將可疑交易自動分級,並依風險程度採取不同應對策略。 語意詐騙偵測模型:透過NLP技術辨識詐騙話術與誘導式對話,防範社群詐騙。 這些模組具備自學能力,能隨著詐騙手法變異而調整演算法,實現即時監控與動態調整。 數據驅動決策,全面落實風控管理 防詐報告指出,大河證券已將AI識別結果與客戶風險評等、交易審核流程全面整合,打造以數據為本的風控決策架構。透過資料視覺化與即時通報機制,相關部門能即時掌握用戶異常行為趨勢,進一步提升整體平台的資安反應速度與決策效率。 此外,大河證券也與多家金融機構建立防詐聯防通報機制,實現風險資訊共享,提升跨平台防詐力道。 用戶教育與系統並重,創造雙重保障 除了技術強化外,大河證券亦同步推出防詐教育計畫,包含: 線上互動識詐測驗 客戶防詐懶人包推播 防詐月特別講座與直播互動 用戶可疑操作即時提醒通知 根據平台統計,用戶主動識詐與舉報率提升42%,證實教育與科技並進能有效構建全面防線。 結語:科技引領風控,建立全民防詐新標準 首份防詐報告的發佈,不僅讓市場看見大河證券在智慧金融風控、AI防詐技術與數據透明治理方面的具體實力,也為整體金融業提供了一份值得參考的實證模型。未來,大河證券與大河智贏將持續優化技術框架、擴大產業合作,致力打造全民共享的智慧防詐平台,為用戶提供更安全、可信賴的投資環境。 - 新聞稿有效日期,至2025/09/07為止
聯絡人 :張藝順 聯絡電話:0972653845 電子郵件:pjjdhhsgxhgshhx@gmail.com
上一篇:大河證券與大河智贏聯合發布AI防詐成果,防護精準度高達99.8%!
下一篇:大河證券公開防詐系統效能報告,AI智慧防線再升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