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首頁
個人.家庭.數位化 - 數位之牆



產業動態 頂尖專家雲集大灣區科技論壇 共議「化廢為寶 產業升級 灣區共創」
ACN Newswire 本新聞稿發佈於2025/08/08,由發布之企業承擔內容之立場與責任,與本站無關

頂尖專家雲集大灣區科技論壇 共議「化廢為寶 產業升級 灣區共創」前沿科技引領綠色產業升級 香港,2025年8月4日 - (亞太商訊) - 由大灣區經貿協會、大灣區學院、中華環保聯合會及Absolute Pure EnviroSci Limited(「APEL」)旗下「香港科技大學--APEL環境科學健康與環境創新聯合實驗室」聯合主辦的「化廢為寶、

 
■ 發布/輪播新聞稿 新聞稿直達14萬電子報訂戶刊登新聞稿:按此
 
產業升級、灣區共創」科技論壇於2025年7月29日在香港盛大舉行,吸引近百位科創界權威、行業領袖及商界精英共襄盛舉,聚焦固廢治理與新材料應用、智能製造賦能工業升級、低碳建材創新應用、粵港澳政策協同及智能水質監測與淨化科技等前沿議題,以科技創新驅動循環經濟,為大灣區可持續發展注入新動能。

本次活動特邀多位行業標杆人物發表演講,包括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環境及生態局副局長黃淑嫻女士, JP、湖南建投六建集團副總經理劉坤先生、APEL主席鍾偉强博士、大灣區經貿協會榮譽會長及大灣區榮譽院士鄭文聰教授, BBS, MH, JP、中華環保聯合會副主任陳永暉先生,以及香港科技大學化學及生物工程學系、環境及可持續發展學部教授楊經倫教授。多位嘉賓從政策、產業、綠色創新與區域協作等多角度剖析灣區機遇,為大灣區高質發展建言獻策。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環境及生態局副局長黃淑嫻女士表示:「為推動低碳轉型並及時把握綠色發展帶來的經濟機遇,香港已與粵港澳大灣區內地城市建立固定的合作機制,積極探索「無廢城市」區域共建模式。兩地以區域優勢互補策略,推動大灣區可回收物料的資源化利用,共同發展循環經濟。通過創新、合作和政策引導,我們將能把環保挑戰轉化為新的機遇。希望今天的討論能夠激發更多的創新思維和合作機會,讓我們攜手共創綠色未來。」

湖南建投六建集團副總經理劉坤先生指出:「科技的未來屬於敢於突破的實踐者,我們能將『化廢為寶 』的智慧、『產業升級』的魄力、『港區共創』的格局融成一體,充分發揮投資與基建的多領域優勢,為香港可持續高質量發展做出貢獻。」

APEL 主席鍾偉强博士表示:「科技是推動新時代經濟轉型和提升競爭力的關鍵引擎。我們要善用科技力量,實踐『化廢為寶』,推動產業升級和綠色發展。香港憑藉企業家精神、創新技術、完善基建和國際連繫,具備打造世界級產業集群的獨特優勢。在新時代的發展格局中,官、產、學、研、投五方應緊密合作,推動智能製造、綠色科技和高端製造業,加強與大灣區城市的聯動。APEL 將繼續配合政府政策,促進科技融合與環保創新,助力香港成為新型工業化的典範,為本地以至全球的可持續發展注入新動力。」

大灣區經貿協會榮譽會長及大灣區榮譽院士鄭文聰教授表示:「我們深信科技創新是推動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核心動力,今天的論壇正是我們邁向綠色、智慧、可持續未來的重要一步。通過智能化的固廢處理和資源再生技術,不僅能大幅減少廢棄物對環境的壓力,還能將其轉化為高附加值的新材料,推動綠色產業鏈的延伸,有效助力國家『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實現。」

飛灰資源化技術勢成推動大灣區循環經濟發展的關鍵引擎

隨後進行的「化廢為寶、產業升級、灣區共創」科技論壇,匯聚多位來自不同領域的專家學者與業界代表,圍繞三大主題進行深入交流,為綠色科技與灣區產業升級注入嶄新洞見。《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等法律法規對飛灰的處置和利用作出了明確規定,要求對飛灰進行無害化、資源化利用,减少對環境的污染。湖南建投六建集團海外公司副經理黃菁女士詳細剖析飛灰、污泥等多源固廢綜合治理與新材料融合的優勢及案例。中國科學院北京中科科技創新發展研究院數字低碳研究所所長陳偉光博士指出,2030年起全國逐步減少飛灰填埋量,鼓勵實現零填埋。針對飛灰中的氯鹽、重金屬等污染物,現有整合填埋方式將被創新技術取代,通過二步法工藝實現資源化轉型,構建完整產業價值鏈,為全球固廢近零填埋提供可行路徑。

在新型工業化與智能製造方面,香港生產力促進局新型工業化部總經理單銘賢工程師及生物醫學專家顧問蔡永達博士分享了自動化、數字化和AI驅動的工業升級方案。香港生產力促進局新型工業化部總經理單銘賢工程師表示:「香港正邁向『新質時代』,特區政府推出的『新型工業化資助計劃(NIFS)』和『新型工業加速計劃(NIAS)』,旨在資助智能及綠色製造的企業在香港設立新智能生產線。生產力局亦通過提供一系列未來技能培訓培育未來工程師,並推動新能源、生物健康、先進製造、新材料及人工智能等新興領域的發展,鞏固香港國際創新中心地位。」香港生產力促進局新型工業化部生物醫學專家顧問蔡永達博士表示:「生產力局在推動香港生命健康及新能源產業研發成果商業化所進行的措施和項目中,與一家本地企業合作以促進氫能產業的發展,計劃興建香港首座綠色製氫設施,利用堆填區產生的天然沼氣製氫。該設施所生產的氫氣符合GB/T 37244-2018質量標準,純度≥99.97%,除了供交通運輸使用,亦適用於其他下游應用場景。」

閱讀更多:https://ct.acnnewswire.com/press-release/traditionalchinese/101645/

- 新聞稿有效日期,至2025/09/08為止


聯絡人 :Marie B
聯絡電話:+639166529325
電子郵件:marie.bergado@acnnewswire.com

上一篇:大河證券防詐成效獲肯定,技術識別率創歷史新高
下一篇:防詐新利器!大河智贏AI系統識詐能力突破業界紀錄



 
搜尋本站


最新科技評論

我在中國工作的日子(十四)阿里巴巴敢給股票 - 2023/07/02

我在中國工作的日子(十三)上億會員怎麼管理 - 2023/06/25

我在中國工作的日子(十二)最好的公司支付寶 - 2023/06/18

我在中國工作的日子(十一)兩個女人一個男人 - 2023/06/11

我在中國工作的日子(十)千團大戰影音帶貨 - 2023/06/04

我在中國工作的日子(九)電視購物轉型電商 - 2023/05/28

我在中國工作的日子(八)那些從台灣來的人 - 2023/05/21

我在中國工作的日子(七)嘉丰資本擦身而過 - 2023/05/14

我在中國工作的日子(六)跟阿福有關的人們 - 2023/05/07

■ 訂閱每日更新產業動態
RSS
RSS

當月產業動態

Information

 

 


個人.家庭.數位化 - 數位之牆

欲引用本站圖文,請先取得授權。本站保留一切權利 ©Copyright 2023, DigitalWall.COM. All Rights Reserved.
Question ? Please mail to service@digitalwall.com

歡迎與本站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