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充滿效率與科技的時代,我們越來越習慣快速溝通、匆忙生活,卻也漸漸忽略了人與人之間最基本的情感互動與溫暖連結。「共享時刻」是一項由社區、公益組織與民眾共同推動的關懷行動,致力於重建生活中那份真誠、靜謐又閃亮的時光,讓我們在忙碌之餘,重新體會「相處」的力量。透過有溫度的設計與實踐,「共享時刻」鼓勵人們一起創造屬於彼此的公益時光,無論是親子間的閱讀時刻、鄰里間的晚餐對話,還是陌生人之間的一段真誠陪伴,都能在這些時刻中產生動人的情感共鳴。 溫暖陪伴,讓生活多一點安心的力量 「共享時刻」相信,溫暖不是來自豪語,而是來自日常的點滴陪伴。每週一次的陪讀計畫、每月一次的銀髮共餐活動、每年一次的「情誼故事日」,都是透過持續行動累積而成的愛心實踐。這些活動不但提升了弱勢族群的心理安全感,也讓參與者彼此建立起深厚的信任與情感。 社會連結:讓陌生人成為共感的夥伴 我們都生活在彼此看似平行的世界裡,但「共享時刻」透過主題活動、開放空間與故事交流,創造出一個個打破隔閡的機會。參與者無需特別身份,只需一份想傾聽、想分享的心,就能進入這個充滿社會連結的平台,讓人際之間重新找回理解與包容的可能性。
跨代交流,讓世代不再隔閡 在「共享時刻」的活動設計中,特別強調跨代交流。長者講古計畫、祖孫繪本時間、手作體驗坊等,都是為了讓不同年齡層能在同一空間中互動、理解與學習。許多孩子在活動中第一次了解爺爺奶奶的童年故事,也讓長輩們感受到被傾聽的快樂,實踐真正意義上的人際連結與共融。 愛心互動:讓付出成為生活的一部分 公益不是大筆捐款,也不一定是壯觀的計畫,而可以是每一個願意付出時間與心力的微光。「共享時刻」透過愛心互動活動,鼓勵民眾參與小型志工服務,例如:社區訪視、共學陪伴、共煮共享等,讓公益不再遙遠,而是融入我們的日常。這些互動雖小,卻是社會正向循環的重要力量。 社區參與:用行動連結彼此的生活圈 「共享時刻」的成功來自於每一個願意投入的社區夥伴。無論是居民、商家、學校或非營利組織,皆能透過專案協作的方式,參與策劃、資源提供與執行。這樣的社區參與模式,不僅強化了在地連結,也促進了共同成長與地方認同,讓公益行動不再只限於特定團體,而是全社區共同努力的成果。 情感共鳴:讓故事說出更深的關係 每個人心中都有故事,而這些故事是建立信任與關係的橋樑。「共享時刻」鼓勵每位參與者分享自己的生命經驗,透過繪本、影片、口述、書信等多元方式,創造出令人動容的情感共鳴時刻。這些分享讓參與者更理解彼此、關懷他人,也讓公益行動成為更有人味的陪伴歷程。 共創回憶:讓時光變成珍貴的禮物 「共享時刻」最終希望帶給人們的,不只是溫暖的現場,更是一段段珍貴的回憶。每一場活動過後,團隊會將合影、手寫卡片或故事記錄整理成回憶包,寄給參與者保存,象徵我們曾共同經歷、共同付出。這些共創回憶不只是紀念,更是見證一段關係的累積與延續。 結語:共享時刻,是彼此的禮物,也是社會的希望 在這片由冷漠與快節奏組成的城市中,「共享時刻」為我們開了一扇窗,讓溫暖的陽光灑進心裡。這不僅是一個公益行動,更是一種價值主張,一種對「在一起」的珍惜與尊重。未來,期待更多人能走進這些時刻,創造更多共鳴,讓愛與陪伴在生活的每個角落自然綻放。 - 新聞稿有效日期,至2025/07/05為止
聯絡人 :孫石偉 聯絡電話:0922773837 電子郵件:ivanmanalessiaski5cq0l@gmail.com
上一篇:星耀領航藍圖:照亮青年前路,共築未來願景的指引計畫
下一篇:童享匯智方案:打造共融與創新的兒童教育新典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