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首頁
個人.家庭.數位化 - 數位之牆



數位管理 盲目的 CRM:客戶關係管理
圖文/數位之牆 本文發表於2004/11/21 - 被閱讀 96203 次 被轉寄 24 次

以不正確的資料為基礎,能分析出什麼東西來?

 
■ 訂閱電子報 多種訂閱方式訂閱電子報按此
 
◎威力強大的客戶關係管理系統

甲先生是某大電子商務公司的總經理。五年來這間公司在他手底下經 歷過網路興起與泡沫化的階段,如今在大環境已經逐漸成熟的狀況下 ,卻也是苦盡甘來。

他每天早上一定要先看昨日的業績報表,電子商務嘛,講穿了就是零 售業,就是流通業,只不過銷售地點換成網路罷了。每個月,還會收 到分析報告,告訴他上個月份購物者的男女比例,職業類別等。

這公司所採用的客戶關係管理系統(CRM ,Customer Relationship Management)讓他感覺到很自豪,因為數十萬的會員資料透過這個系 統分析之後,會自動的根據會員購物紀錄發送廣告信函。

甲先生一直以為這很有效。他得意的想著,每個註冊會員都有留下基 本資料,性別年齡職業類別以及居住地,甚至還有年收入。再比對一 下購物紀錄,就可以精準的根據這些資料對會員進行個別促銷。

「一對一行銷」(One to One Marketing),提供量身訂做的廣告訊 息與產品,一直是行銷人員的夢想。他們認為,如果能根據客戶的基 本資料與購物行為來提供服務,成交的機會將大大提高。

◎然而,這種資料準確嗎

根據資策會MIC 的資料顯示,西元2000年三月的時候,台灣地區的上 網人口數為497 萬,而2004年六月的時候,上網人口數為892 萬。這 段期間內總計成長約略400 萬人。

根據筆者的經驗,2000年以前在使用網路的人口,有相當比例是學生 ,這些人是網際網路的早期使用者。他們在註冊成入口網站或者購物 網站的會員時,職業欄當然是填寫「學生」。

2000年到2004年,這些人畢業的畢業,結婚的結婚,進入各行各業工 作,隨著年齡增長成為網路主力使用者。網站的帳號繼續用,卻從沒 想過要去更正年齡以及職業資料,勤快的人畢竟不多見。

於是這些人的分析資料,每個月變成了統計報表,靜靜的躺在甲先生 桌上等待被翻閱。甲先生有時候也會感覺有點奇怪,實際營運經驗上 會員似乎以上班族居多,但是報表上看起來學生比例好像也很高?

◎轉來賣去的客戶資料

網際網路剛興起的時候,最早的典範是搜尋引擎。使用者在使用搜尋 引擎時並不需要登入(Login ),當然更不需要註冊會員。後來隨著 免費郵件以及更多個人服務的提供,註冊會員成為不可避免。

因為經營者逐漸意識到,搜尋引擎跟電視機一樣,使用者要「轉台」 太容易,唯有提供某些服務讓使用者非得註冊成會員且留下資料,才 可能牢牢的抓住他們。換言之,客戶資料將是最有價值的資料。

但是,用個網站要填寫一堆資料,實在叫人心煩,而且多年前網路公 司多如牛毛,使用者在填寫資料時,實在感覺到怕怕,誰知道這些資 料會不會被拿去亂用,甚至變賣?

不過還好,根據經驗,在當時只有少部分的人會留假資料,註冊成會 員的人通常填寫資料還蠻老實的。但是一人註冊多帳號的情況則蠻常 見,理由可能會是想多要一個免費信箱之類的。

後來網路公司被買的被買,倒閉的倒閉。這些公司的會員資料最後流 竄於垃圾信與簡訊詐財業者手中,甚至被合法的銀行或保險公司買來 進行電話行銷。使用網路越久的人,越容易接到垃圾信與促銷電話。

◎使用者懶惰有理,造反有理

入口網站業者的收入仍然有相當比例是來自網路廣告,對於買廣告的 人來說,最有興趣的當然是想知道入口網站的使用者特性。入口網站 的廣告業務員也通常能拿出漂亮的報表,對會員分析資料做說明。

頭腦清楚的人可能會反問:這些會員的活躍比例是多少?(平均每個 月登入賬號幾次)一人多帳號的比例有多高?(平均每人擁有帳號數 )貴公司經營已經六年,會員資料可信度還有多少?

業者也曾經很努力的想出各種方式吸引用戶回來更新資料,然而大部 分的人興趣缺缺。甚者行銷人員對於「一對一行銷」的技倆使用越多 ,消費者對於個人隱私的暴露就更加疑慮。這種拉鋸不會停止。

如果分析客戶資料如此困難,那麼改用市場調查的方法如何?企業可 以委託市場調查公司,發動電話問卷調查,或者在鬧區隨機找消費者 進行書面問卷,更深入的調查甚至可以做到進入家庭中面訪。

聽到這裡,你一定已經皺起眉頭。你接到這種打來問東問西的電話時 會認真回答嗎?你甚至直接就回絕掉了,還反過來懷疑為何對方會有 你的電話號碼。在馬路上填問卷甚至讓人到家裡來訪問?想都別想。

◎企業不仁,客戶不忠的年代

有沒有解決方法?對經營者來說,僅分析近一年來的用戶資料可能會 得到較貼近於市場的情報。但面對消費者留下真實資料的意願越來越 低的情況,其實是無力解決的。

企業藉助各種新科技方法試圖更了解客戶,客戶對企業的不信任感就 越高。筆者一年內接獲三次某銀行電話詢問要不要辦貸款,完全感覺 不到銀行對客戶的關心,只感覺到:「你們這一年來業績不好嗎?」 (文:黃紹麟

上一篇:給小型電子商務網站的建言
下一篇:網路電話VoIP(一)不賺通訊財的人是傻子



■ 歷史上的今天

給台灣網路公司進大陸市場的建議(四)實際的操作 - 2012/11/25

開放,將我們帶向何方(三)開放平台五件工作 - 2008/11/23

手機電視市場初探(二)電信業者的微妙角色 - 2007/11/25

無線寬頻大未來(三)無線資源很稀有 - 2006/11/26

Google的抉擇(下)給軟體巨人的兩巴掌 - 2005/11/20

網路電話VoIP(一)不賺通訊財的人是傻子 - 2004/11/28

盲目的 CRM:客戶關係管理 - 2004/11/21

個人工作者也需要 CRM系統 - 2003/11/23

網際網路第二章:數位通路(三)市集店面與路邊攤 - 2002/11/24

我在通訊產業的日子(上) - 2001/11/25

行動上網必須先完成基礎建設 - 2000/11/26

網路的價值在生活化 - 1999/11/28

 

 
搜尋本站


今日產業動態

思科完成收購Splunk 將為「數據」樹立全新里程碑 - 2024/03/19

田中控股株式會社總公司搬遷 遷至創業地點茅場町的新總公司大樓 - 2024/03/19

SAP與NVIDIA攜手加速推動全球企業應用生成式AI - 2024/03/19

億勝生物公布2023年度業績,收入增長29.5%,利潤增長22.1% - 2024/03/18

NetApp使用內建人工智慧企業儲存與強化網路韌性解決方案 - 2024/03/18


繁體 RSS
簡體 RSS



數位音樂(18)
MP3(35)
數位內容(17)
P2P(13)
電子商務(156)
競標(38)
拍賣(33)
搜尋引擎(96)
筆記型電腦(30)
網路電視(14)
3C(18)
手機(163)
門號(19)
網路行銷(26)
PDA(53)
數位電視(9)
液晶電視(4)
數位相機(34)
網路電話(24)
加值服務(40)
ADSL(52)
平板式電腦(6)
CRM(7)
即時傳訊軟體(10)
寬頻(86)
社群(77)
入口網站(158)
3G(67)
WLAN(13)
影像電話(14)
MOD(23)
線上遊戲(24)
線上沖印(6)
行動上網(55)
電信業者(68)
交易市集(10)
ISP(55)
科技行銷(24)
電子報(59)
垃圾(26)
電子書(24)
網路媒體(67)
網路廣告(76)
無線上網(27)
VoIP(6)
B2B(15)
B2C(44)
C2C(19)
WAP(33)
GPRS(22)
網路購物(38)
數位家庭(9)
Blog(44)
RSS(17)
ICQ(19)
MSN(38)
品牌(128)
雙網(4)
互動電視(10)
網路書店(17)
交友(26)
Skype(16)
Smart Phone(5)
車用電腦(1)
Car PC(1)
可攜式多媒體播放器(1)
PMP(4)
線上學習(8)
Google(71)
Yahoo!(81)
eBay(34)
Web 2.0(61)
WiMax(8)
iPad(6)
iPhone(19)
Facebook(39)
智慧型手機(28)
Kindle(5)
平板電腦(8)
社交網絡(37)
部落格(29)
SNS(15)
O2O(8)
直播(9)
PGC(2)
網紅(3)
共享經濟(1)
Web 3.0(3)
人工智慧(4)
自媒體(3)


Information

 

 

 


個人.家庭.數位化 - 數位之牆

欲引用本站圖文,請先取得授權。本站保留一切權利 ©Copyright 2023, DigitalWall.COM. All Rights Reserved.
Question ? Please mail to service@digitalwall.com

歡迎與本站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