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首頁
個人.家庭.數位化 - 數位之牆



數位家庭 數位家庭市場的另類想像
圖文/數位之牆 本文發表於2005/10/16 - 被閱讀 75287 次 被轉寄 28 次

Home Server 不會如廠商所想像的神奇 。

 
■ 訂閱電子報 三種文字多種訂閱方式訂閱電子報按此 想在你的Blog上輪播本站文章按此
 

◎錯把產業需求當成消費者需求

科技行銷人員常遇到一個棘手問題:當一種新的應用或者產品開發出 來時,很可能是消費者從不曾有過的使用經驗。那麼你如何知道消費 者一定會接受而且願意購買?

正因為此種特性,科技產品的發展往往充滿了各種樂趣(當然,對身 處其中的廠商來說,是一種深怕押錯寶的煎熬)。然而不論是哪一種 作法,最忌諱的就是錯把產業的自身需求當成消費者需求。

2000年的 WAP行動上網就是如此。搭著網路狂潮,電信設備及手機商 為了挽救下滑的銷售業績,說服電信業者進入行動上網的領域。這明 顯的是產業需求,卻被包裝成消費者需求,結果消費者並不買單。

現在,另一個產業動員的新科技領域也正在蠢蠢欲動當中。這個動員 範圍擴及軟硬體製造業與媒體業,造成傳統家電業與資訊科技業之間 四處對峙又聯盟的新領域,稱之為數位家庭

身處其中的企業篤信數位家庭遠景終將發生,然而對其可能的樣貌卻 眾說紛紜。值此當兒筆者必須再次提醒:企業把自己的需求當成消費 者需求是危險的,釐清這兩件事情,才能真正看清未來發展。

◎現階段數位家庭市場是企業的需求

數位家庭市場的起因十分簡單明瞭,因為以電腦為核心的資訊軟硬體 製造業,已經面臨市場飽和與成長緩慢的困境。過往不斷以效能提升 帶動業績成長的作法,已經暫時到達頂點。

消費者不再盲目的追求CPU 速度,也不再拼命的升級軟體。一台能夠 執行Windows XP作業系統的電腦,只要能上網和跑跑Office,撐個兩 到三年不用更換。

製造商試圖創造消費者購買第二台電腦的市場空間,例如在家用桌上 電腦,出門用筆記型電腦。數位家庭,則是試圖創造在客廳裡擺放第 二台電腦的市場。

而長期盤據在客廳廚房的傳統家電製造商,所面對的早就已經是飽和 很久的市場。如果能夠藉著這波數位家庭的趨勢重新帶動一波銷售, 甚至讓長期不動的銷售排名因此翻盤,豈不是新的機會?

如果能在客廳擺上一台電腦,那麼英特爾的CPU 就可以多賣一顆,微 軟的Windows 就可以多賣一套,其他的例如繪圖晶片與音效晶片製造 商,硬碟與記憶體製造商等,人人雨露均霑。

◎數位客廳需要一個控制中心嗎?

於是,Home Server (家用主機)的概念被提出來,認為未來各式數 位家電會需要一台主控電腦,對外聯結寬頻上網,對內串聯各式裝置 (透過無線或有線)儲存並配發數位內容。當然,透過遙控器運作。

這個理所當然的想像顯然這是製造商需求。然而,這同時也是消費者 需求嗎?把客廳裡的家電通通連上「某一台」機器的使用經驗,在過 往必然非電視莫屬(串音響,DVD 播放機,電視遊樂器等)。

Home Server 究竟是要取代電視,或是成為電視週邊,還是把電視當 螢幕來看?第一種情況,Home Server 必須內含電視,過往有無數產 品想將電視與電腦整合,都沒有獲得很大成績,操作介面是個問題。

而第二與第三種情況,Home server 只是網路集線器加上硬碟,是否 放置在客廳根本就無所謂。轉念一想,以書房裡既有的電腦與客廳的 電視透過無線相連不就好了。消費者沒有購買Home Server 的理由。

此外,我們都認同數位家電要彼此互連,然而一個另類的思考,如果 數位家電能彼此互連而不需要任何主機呢?換言之,若有某種標準能 讓不同數位家電彼此連結並交換資料,實際上並不需要一台主機。

◎數位家庭的想像藍圖

過往,資訊製造商為了讓客廳裡的電腦看起來理所當然,在使用介面 上下很大苦功,首先簡化成圖像式的介面,其次將鍵盤滑鼠藏起來, 完全用遙控器操作,認為這樣簡單易用也符合客廳習慣。

然而此種思維存在基本矛盾:要成為家用控制中心的Home Server 其 功能必然強大,絕非一支遙控器可以解決。廠商生產的遙控器造成數 位家電使用者很大困擾,因過簡的功能無法涵蓋複雜的功能。

真正致命的是消費者隔著兩公尺在用電腦,閱讀很吃力。在試用此類 產品時,筆者恨不得丟掉遙控器去弄個鍵盤來,然而馬上發現低頭看 鍵盤,抬頭看兩公尺以外的螢幕,如此來回才是搞瘋使用者的關鍵。

解決方案有二,第一是讓主機回歸書房,鍵盤滑鼠俱全,與螢幕距離 適當,與其他的家電無線相連。第二是乾脆做一支全功能遙控器。上 面有鍵盤,有滾輪(用手指操作取代滑鼠),有液晶螢幕。

換言之,消費者是看著遙控器螢幕來操作其他數位家電。事實上,我 們早已在冷氣機上看過類似的遙控器介面,完全符合消費者使用家電 習慣。數位家庭的重心,在手上的遙控器而非遠端主機。

Home Server 不會如廠商所想像的神奇,頂多是儲存數位內容的載體 ,被擺放在哪裡根本無關緊要。如果數位家電能彼此互連不需透過主 機,消費者手上握著的,才是具有初步運算功能的真正控制中心。 (文:黃紹麟

上一篇:品牌是網路行銷最後依歸
下一篇:個人數位慈善事業

 

■ 歷史上的今天

影音網站的未來(三) PGC孵化IP,直播更接近長尾 - 2016/10/16

投資人不是你想的那樣 - 2009/10/18

社交網絡的祕密(一)社交網絡不是社群 - 2008/10/19

M 型化的未來(一)上班族的新名字:窮人 - 2007/10/14

Web 2.0 革命(七)中間人之死 - 2006/10/15

數位家庭市場的另類想像 - 2005/10/16

從電腦化,網路化,到數位化(上) - 2004/10/17

質感與造型是膚淺的 - 2004/10/10

Yahoo! Messenger與網內互打 - 2003/10/19

公司網站真棘手(下)聯盟沒策略? - 2003/10/12

從線上沖印談數位商品的價值鏈(二) - 2002/10/13

網路產業的解體(一)垃圾郵件與網路廣告業的崩壞 - 2001/10/14

數位信任 - 2000/10/15

電子商務硝煙四起 - 1999/10/10

 

 
搜尋本站


今日產業動態

英皇鐘錶珠寶公佈2022年全年業績 - 2023/03/23

3M™ 極透奈米仿生汽車隔熱紙 重磅上市 - 2023/03/23

NEC獲Frost & Sullivan的Frost Radar™評比 - 2023/03/23

COMPUTEX 2023 匯聚全球科技與新創廠商 即日起開放預登參觀 - 2023/03/22

亞信電子榮登《金融時報》第五屆亞太地區快速成長500強企業 - 2023/03/22


繁體 RSS
簡體 RSS


直播(7)
PGC(2)
網紅(2)
O2O(7)
Web 2.0(59)
電子商務(147)
網路行銷(26)
部落格(27)
網路媒體(67)
搜尋引擎(93)
網路廣告(76)
數位內容(17)
數位音樂(18)
網路電話(24)
行動上網(55)
3G(66)
P2P(13)
科技行銷(24)
數位家庭(9)
智慧型手機(28)
電子書(24)
平板電腦(8)
社交網絡(32)
SNS(15)


Information

 

 

 

 




個人.家庭.數位化 - 數位之牆

欲引用本站圖文,請先取得授權。本站保留一切權利 ©Copyright 2008, DigitalWall.COM. All Rights Reserved.
Question ? Please mail to service@digitalwall.com

歡迎與本站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