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首頁
個人.家庭.數位化 - 數位之牆



網路媒體 Web 2.0 新媒體的精神在於「人際傳播」
圖文/數位之牆 本文發表於2007/08/05 - 被閱讀 78047 次 被轉寄 40 次

「新媒體」的意義,將在於捨棄傳統的廣播式媒介,真正讓訊息傳播走 向雞犬相聞,人際互動的地球村。

 
■ 訂閱電子報 多種訂閱方式訂閱電子報按此
 
◎人際網路成為品牌營銷新渠道

早期的網路廣告,網站經營者告訴廣告主要花錢買 130萬次廣告曝光 ;後來,依照廣告點擊次數計費的模式風行,網站經營者告訴廣告主 要花錢買 130萬次廣告點擊。

傳統的廣告,期待讓你看三遍之後對品牌產生印象,等你到店頭消費 時會記得購買這個產品。這種精神被帶入早期的網路廣告中,因此廣 告主被告知,就算網民沒有點擊廣告,一樣產生品牌效果。

這種說法的說服力如此薄弱,然而對擁有龐大預算的大型品牌廣告主 來說還蠻受用。雖然依點擊次數計費的廣告型態日漸盛行並瓜分中小 型廣告主預算,但此類廣告依然能從大型廣告主口袋掏錢出來。

現在,網際網路進入Web 2.0 時代,大型品牌廣告主以及網站經營者 卻還在使用過去老舊的觀念以及 1.0手法進行網路營銷。事實上,網 路營銷已經進入了「花錢買 130萬人深度參與」的時代了。

這其中的關鍵,在於「人際傳播」,而這正是Web 2.0 的強項與核心 精神。可以很簡單的說,傳統的廣告是我播你看,而Web 2.0 廣告則 是我告訴你,你告訴他,品牌迅速的在人際網路裡擴張。

◎百事可樂案例的成果

筆者在這裡要分享一個最近在Web 2.0 營銷上堪稱經典的案例。這個 案例中所進行為期一個月的活動,其成果吸引到 130萬人報名參加, 總投票數達到 1.2億票,活動期間用戶留言數量達到 680萬則。

這個活動是百事可樂的年度大型網上活動,名稱叫做「百事我創,我 要上罐」。簡單的說,提交自己照片報名參賽讓別人投票,得票數最 高的前幾名,就能把自己的照片印在百事可樂的罐子上。

活動分為初賽及決賽。百事可樂分別與五家大型網站合作站內初選, 五個賽區選出的再參加總決選。其中,初賽的51.com賽區,其參賽者 高達 130萬人,比其他四個賽區全部參賽人數加總的兩倍還多。

這種成績主要是因為51.com是個完全的Web 2.0 網站,並且完全發揮 Web 2.0 即時互動特性所致。因此,首先我們有必要理解這個網站與 傳統的網誌網站到底有何不同。

首先,51.com是個類似美國MySpace ,以網誌,相冊,社群為主的一 個社交網路(Social Networking Service )。用戶平常在上面寫日 記,也看看別人寫什麼,有自己的好友清單。

◎品牌如何在Web 2.0 網站裡擴散

與傳統網誌不同,51.com並不重視內容。很多網誌登入後第一個畫面 是用戶看到自己的文章,而51.com登入後第一個畫面是告訴你誰來看 過你,你的好友有誰在線上,其中多少人寫了新的日記。

這使得51.com的用戶間互動非常頻繁。只要發布文章,沒多久系統就 會通知,剛寫的文章有誰來看過;若你連過去看對方網誌並留下評論 ,對方馬上收到通知,對方很快會再回訪,自然的人際交流於是形成。

這種即時互動特性使得51.com的用戶幾乎都是「掛」在網站上的,因 為隨時會有關於好友的信息通知。也因此51.com打下一個「人際傳播 」動能強大的平台。一旦任何活動推出,擴散將非常的快速。

在本次百事可樂活動中,51.com首先透過各種方式告知用戶這個消息 並吸引用戶參賽。報名參賽者,51.com會自動在用戶網誌首頁上生成 一篇文章,上面刊登一張大圖,上面寫「支持我,成為百事明星」。

由於參賽者的網誌上有這篇新文章,於是他的好友清單上的人都收到 通知,當這些人點選過來看的時候發現了百事的活動,因此又有部分 的人成為參賽者,而這批新的參賽者其好友又收到了通知。。。

◎人際圈子合縱聯盟加大傳播效應

如此,這種人際傳播,以非常恐怖的速度在51.com裡擴散。社交網路 最常被提及的就是六度空間裡論,並且老是被跟「挖掘商業人脈」扯 上關係。然而,我們第一次看見六度空間理論可以這樣運用。

在本次的初賽活動中,其餘的賽區不乏大型的網誌服務提供者。然而 他們做不到這種即時互動的擴散效應,還依靠傳統的「我播,你看」 營銷模式來吸引用戶參賽,訊息擴散的效應相差很多!

最有趣的事情不僅於此。在本次活動中,觀察到51.com的用戶群體有 許多自發性的行為是超乎想像的,比如說:1)沒有參賽的人,在自己 的網誌上幫參賽的朋友拉票,再次提高活動曝光度。

2)由於用戶自己就可以開設群組,有的用戶因為平日經營得當,群組 人數高達數萬人,儼然成為一方之霸。當該用戶參加本次比賽時,即 鼓動他所經營的群組會員幫他投票,拉票。

3)許多群組之間彼此形成聯盟,例如最大的51第一聯盟,其所屬的會 員人數高達 200萬人。這些群組自己先舉辦群組內初選,推派代表參 賽,之後聯盟內 200萬人傾全力支持自己派出的代表。

◎Web 2.0 營銷就是口語和人際傳播

很多人會說,這種票選活動還不就是帥哥美女選拔。然而跌破眼鏡的 是,51.com賽區的票選第一名,居然是個外號「糊塗山人」的和尚。 事實上,在本文刊出的時候,他的照片已經印在可樂罐上了。

然而這其實不那麼令人意外。首先,擁有8000萬註冊用戶的51.com本 身就已經是個小型社會,裡面什麼人都有。其次,看到上述用戶自發 性的活動,透過合縱聯盟,勝出的策略有太多可以運用的了。

本次活動的參賽者,拉票者,投票者,以及他們在六度空間上的朋友 ,將很長一段時間不會忘記這個品牌。百事可樂在本次活動中買到了 130萬個深度參與的用戶,而這絕非 130萬次廣告點擊可以比擬。

您發現了嗎?Web 2.0 的營銷模式,就是最原始的口語傳播,以及人 際傳播!由於在實體世界中,依靠口語以及人際傳播的速度太慢,所 以我們需要電視等大媒介來做大面積的傳播。

然而,由於Web 2.0 的誕生,讓人際傳播的成本大幅下滑,效率大幅 提升,因此非常弔詭的是,營銷傳播模式將會從傳統的大媒體「廣播 式媒介」走回到原始的口語以及人際傳播的時代!

「新媒體」三個字經常看見媒體以及產業人士琅琅上口,它的真正意 義,將在於捨棄了傳統的廣播式媒介(包含 1.0的網路媒體),真正 的讓訊息傳播走向雞犬相聞,人際互動的地球村。 (文:黃紹麟

上一篇:當idea變成事業(下)成本收入怎麼估?
下一篇:對台灣發放WiMax 執照的雜感



■ 歷史上的今天

Web 2.0 新媒體的精神在於「人際傳播」 - 2007/08/05

電子商務思想起 - 2005/08/08

新興行業:數位水電行 - 2004/08/08

電子郵件信箱價格崩盤 - 2004/08/01

寬頻,到底意味著什麼(一)關鍵在內容影像化 - 2003/08/03

封閉的行動上網市場(六)網路思維與電信思維 - 2002/08/04

網路品質運動開始 - 2001/08/05

網路媒體的生意經(二)隨手可得的訊息 - 2000/08/06

網路公司為什麼要股票上市 - 1999/08/05

垃圾郵件的是與非 - 1998/08/05

 

 
搜尋本站


今日產業動態

「蟻」後有你相伴 《小小蟻國》3週年活動正式啟動 - 2024/03/19

思科完成收購Splunk 將為「數據」樹立全新里程碑 - 2024/03/19

田中控股株式會社總公司搬遷 遷至創業地點茅場町的新總公司大樓 - 2024/03/19

SAP與NVIDIA攜手加速推動全球企業應用生成式AI - 2024/03/19

億勝生物公布2023年度業績,收入增長29.5%,利潤增長22.1% - 2024/03/18


繁體 RSS
簡體 RSS



數位音樂(18)
MP3(35)
數位內容(17)
P2P(13)
電子商務(156)
競標(38)
拍賣(33)
搜尋引擎(96)
筆記型電腦(30)
網路電視(14)
3C(18)
手機(163)
門號(19)
網路行銷(26)
PDA(53)
數位電視(9)
液晶電視(4)
數位相機(34)
網路電話(24)
加值服務(40)
ADSL(52)
平板式電腦(6)
CRM(7)
即時傳訊軟體(10)
寬頻(86)
社群(77)
入口網站(158)
3G(67)
WLAN(13)
影像電話(14)
MOD(23)
線上遊戲(24)
線上沖印(6)
行動上網(55)
電信業者(68)
交易市集(10)
ISP(55)
科技行銷(24)
電子報(59)
垃圾(26)
電子書(24)
網路媒體(67)
網路廣告(76)
無線上網(27)
VoIP(6)
B2B(15)
B2C(44)
C2C(19)
WAP(33)
GPRS(22)
網路購物(38)
數位家庭(9)
Blog(44)
RSS(17)
ICQ(19)
MSN(38)
品牌(128)
雙網(4)
互動電視(10)
網路書店(17)
交友(26)
Skype(16)
Smart Phone(5)
車用電腦(1)
Car PC(1)
可攜式多媒體播放器(1)
PMP(4)
線上學習(8)
Google(71)
Yahoo!(81)
eBay(34)
Web 2.0(61)
WiMax(8)
iPad(6)
iPhone(19)
Facebook(39)
智慧型手機(28)
Kindle(5)
平板電腦(8)
社交網絡(37)
部落格(29)
SNS(15)
O2O(8)
直播(9)
PGC(2)
網紅(3)
共享經濟(1)
Web 3.0(3)
人工智慧(4)
自媒體(3)


Information

 

 

 


個人.家庭.數位化 - 數位之牆

欲引用本站圖文,請先取得授權。本站保留一切權利 ©Copyright 2023, DigitalWall.COM. All Rights Reserved.
Question ? Please mail to service@digitalwall.com

歡迎與本站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