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首頁
個人.家庭.數位化 - 數位之牆



總編筆記 黃紹麟加入嘉豐資本擔任投資合夥人
圖文/數位之牆 本文發表於2009/06/21 - 被閱讀 49335 次 被轉寄 4 次

這是一個互相學習的過程,我們都將從這樣的過程中收穫到更多。

 
■ 訂閱電子報 三種文字多種訂閱方式訂閱電子報按此 想在你的Blog上輪播本站文章按此
 

◎新的身份:投資合夥人

「需要錢的時候找我。」

我握著這個中年創業家的手誠懇的對他說。在一場投資者與創業團隊 對接的聚會活動中,我與這位先生第二次碰面。我感覺他變了,跟一 年前見到他的時候完全不一樣了。誠懇,踏實,沒有網際網路人的浮 躁氣息,成了一個苦幹實幹的實業家。

他的電子商務公司一年前還想著要在上海的繁華鬧區開體驗店,當時 還透過朋友介紹找到我問意見。現在則是把公司搬到了浙江去,自從 那以後公司的銷售業績一路扶搖直上,成了淘寶網上前三大銷售服裝 的電子商務公司。

這就是我最近兼職的工作:不斷的與創業家見面。在平日正常的工作 之餘,每週抽出一天時間與一群專業的天使投資人見面,討論送到手 上的創業項目應該要投資哪個好。平常則利用空閒時間閱讀創業者的 商業計畫書,以便決定是否與創業團隊見面。

我多了一個頭銜:Venture Partner :正式的名稱翻譯為投資合夥人 。其實,大部份的人搞不清楚合夥人到底是甚麼意思,不過這似乎也 不重要,因為來見面的創業團隊更在乎的是能不能拿到投資,金額多 少以及最終要讓出多少股份給投資人。

◎需要專業的天使投資

在中國的網際網路產業,由於受到美國長年洗禮,對於風險投資並不 陌生,很多人能琅琅上口什麼第一輪第二輪。然而,在創業團隊正式 引進風險投資之前的種子期初創企業,在中國甚少存在專業的投資機 構,這個市場真空一般而言是天使投資人的天下。

這年頭有點閒錢的都自稱天使投資人了。由於前幾年Web 2.0 風頭正 盛,連山西挖煤的老闆都當起天使投資人來,專門投資種子期初創企 業。然而,那卻是初創企業最苦的階段。急缺錢用加上天使投資並不 規範,導致很多初創團隊在股份上吃了大虧。

這些投資人一開始就想用小錢佔大股,也有的投資人擔心創業團隊拿 了錢跑了,乾脆要求創業團隊通通到自己公司上班,各種稀奇古怪的 事情都有,原本的天使變成了惡魔。這種一開始就想佔盡創業團隊便 宜的天使投資人,在扼殺了初創企業之後,連帶使得自己血本無歸。

看過一個創業者來我們這裡進行融資報告。報告時,創業者本人兩眼 無神,說話有氣無力,看不出一絲一毫的創業激情。公司營運成績還 不錯,但他對此並不怎麼興奮。後來才發現,原來他們當初的天使投 資人佔去大部份股份,創業團隊已經覺得再奮鬥下去沒甚麼意思了。

◎熱情是最大的因素

如果是由創業成功者自己本身擔任天使投資人,這樣對初創企業一開 始的幫助就更大。除了金錢上的幫助外(一般種子期投資規模在10萬 到50萬美金之間),還有創業經驗的傳承。其實創業者是非常孤獨的 摸黑前進,最終只有創過業的天使投資人才了解創業者的那種感受。

而我很幸運的跟這樣一群天使工作著:縱然只是我的兼職。這間可說 是中國最早的專業天使投資機構,專門投資種子期創業項目的公司, 嘉豐資本(http://www.cffpartners.com),從03年開始就以這樣的 理念工作著,幫助了超過20個海內外的初創企業。

種子期的創業項目風險高失敗率大,所以投資人更需要專業。而後期 當創業團隊要引進規模更大的風險投資進行第一輪的時候,往往已經 度過了種子期的高風險階段。這也是為什麼種子期的投資並沒有多少 專業機構願意去做的原因,因為大家都想規避風險,而這也很正常。

甚麼樣的項目你們會投?沒有制式標準。但大體上我們喜歡「很有興 奮感覺」的創業計畫,創業者的表述讓我們興奮,更重要的是創業者 自己覺得興奮。我們樂見創業者對自己的事業有熱情,這是成功很大 的因素。雖然,要讓一群有創業經驗的天使投資人感到興奮並不容易。

如果您有好的想法,好的團隊,已經成型的作品等等,歡迎來跟我們 聊聊。如果您對於投資在網際網路,電信加值,生物科技,環境保護 等領域的初創企業感到興趣,也歡迎與我們交流。這是一個互相學習 的過程,我們都將從這樣的過程中收穫到更多。 (文:黃紹麟

上一篇:談中國電子商務(八)傳統企業的電子商務慘劇
下一篇:MID ,小筆電,智慧型手機(一)搶口袋還是搶包包

 

■ 歷史上的今天

寫給台灣的家長們 - 2014/06/29

黃紹麟加入嘉豐資本擔任投資合夥人 - 2009/06/21

中國的電信重組競爭態勢(三)誰會成為價格殺手? - 2008/06/29

中國的電信重組競爭態勢(二)新移動的機會與包袱 - 2008/06/22

Web 2.0 再思考(五)挖掘「人」的價值 - 2007/06/24

終極的行動裝置(二)掌上遊樂器跨業競爭 - 2005/06/26

漫談數位音樂(三)就是通路革命 - 2004/06/27

漫談數位音樂(二)到底哪裡談不攏 - 2004/06/20

電子商務兩極論 - 2003/06/29

令人疑惑的「行動學習」 - 2003/06/22

CRM 與大量客製化 - 2002/06/23

終極的網際網路(四)入口網站的末日與數位媒體產業分工 - 2001/06/24

數位資料與媒體工業 - 2000/06/25

 

 
搜尋本站


今日產業動態

鑫蘊林科推出即時移動平台 驅動智慧城市移動即時多元服務 - 2023/04/01

征程萬里風正勁 海通恒信2022年交出亮眼成績單 - 2023/04/01

陽光保險:打造全新客戶戰略 全力推進高價值發展 - 2023/04/01

陽光保險上市成績單首秀:業務彰顯強勁韌性 高質量發展行穩致遠 - 2023/04/01

華泰證券2022年營收人民幣468.24億元 釋放動能助力實體經濟 - 2023/04/01


繁體 RSS
簡體 RSS


直播(7)
PGC(2)
網紅(2)
O2O(7)
Web 2.0(59)
電子商務(147)
網路行銷(26)
部落格(27)
網路媒體(67)
搜尋引擎(93)
網路廣告(76)
數位內容(17)
數位音樂(18)
網路電話(24)
行動上網(55)
3G(66)
P2P(13)
科技行銷(24)
數位家庭(9)
智慧型手機(28)
電子書(24)
平板電腦(8)
社交網絡(32)
SNS(15)


Information

 

 

 

 




個人.家庭.數位化 - 數位之牆

欲引用本站圖文,請先取得授權。本站保留一切權利 ©Copyright 2008, DigitalWall.COM. All Rights Reserved.
Question ? Please mail to service@digitalwall.com

歡迎與本站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