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首頁
個人.家庭.數位化 - 數位之牆



電子商務 再回首行動網際網路(六):手機通訊軟體是行動支付王者
圖文/數位之牆 本文發表於2014/05/25 - 被閱讀 43653 次 被轉寄 773 次

支付始終是一個微利但講究規模的產業。現在,由於通訊軟體成為了 行動時代的使用者上網入口,當它開通支付功能時,有可能誕生出全 球最大的支付公司。

 
■ 訂閱電子報 多種訂閱方式訂閱電子報按此
 
◎行動支付的王者是手機通訊軟體

從幾年前美國知名的行動支付公司SQUARE開始,使手機變成隨身支付 工具就成了一個熱門領域。只要在手機上插上一個小東西,手機就變 成了刷卡機,就可以接受別人向你刷信用卡付款。沒想到幾年下來, SQUARE從當紅炸子雞變成了需要被人救助的對象。

其實,智慧型手機要成為支付工具,第一個要幹掉的對象就是信用卡 。這種從西方世界開始擴展到全球的塑膠貨幣已經有不短的歷史,但 是進入到數位化的聯網時代,本身已經變成被革命的對象,實際上你 不需要有一張實體的卡才能進行支付。只需要貨幣,不需要塑膠。

此外,手機本身將會取代幾乎所有的其他行動裝置(例如已經取代掉 數位相機),把這些裝置的功能整合到自身,然後透過內部的APP 運 作來進行所有的工作。因此在外部再插上一個小裝置來延伸其功能其 實與發展趨勢相違背。

當然,網上有很多文章在討論造成目前SQUARE發展不好的原因包含了 費率問題,接受度問題等等,在此不展開討論。實際上新一代的行動 支付王者已經非常清楚,就是你每天在用的WeChat微信,LINE,或者 WhatsAPP。類似SQUARE這樣的解決方案終將要過去。

◎第三方支付已進入二次世界大戰

如果你問消費者,讓你下載個APP 到手機上,以後可以拿來吃飯付錢 ,交水電費,小額付款給同事,甚至搭捷運,你要不要?消費者當然 要。但實際的情況是,大部分人下載之後其實很少用,然後久而久之 就忘了手機裏頭有這麼個東西了。

筆者之前在支付寶工作時,我們經常在討論要「創造支付場景」,言 下之意,要創造各式各樣付錢的情境,讓你手上的行動電子錢包APP 變得有用。但,讓我們面對現實,支付這件事與你用微信或LINE聊天 的頻率,那可有天壤之別。一個是每小時一次,一個是好幾天一次。

這就注定了每個人手上一定至少有個微信或者LINE,但不一定需要裝 個支付寶手機APP 。如果微信或者LINE順便提供電子支付的功能時, 那其他各種手機錢包就會逐步被殲滅。事實上,微信已經提供支付功 能,其他各家LINE或者WhatsApp要做相信也是早晚的問題。

所以馬雲急著推「來往」不是沒有原因的。當然能否推成是一回事。

由於台灣的第三方支付市場逐漸鬆綁,半年前筆者曾與台灣某大上市 公司總經理討論到這方面的發展,當時就指出手機支付必將根基於手 機通訊APP 。令人感嘆的是,全世界的第三方支付已經進入到第二次 世界大戰,台灣眾多第三方支付業者還拿著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武器。

◎行動支付需要新的應用場景支持

第三方支付的使用場景,在電腦網際網路上大部分是購物網站,美國 PayPal依託eBay拍賣而起,中國支付寶依託淘寶而起。他們解決了個 人消費者與小型賣家(多為個人)之間的交易信任問題。這個經驗告 訴我們,新的支付方式要起來,透過一個大商城來扶植有多重要。

而微信與LINE之類的通訊軟體要扶植自己的支付方式,也一定要有個 大流量的商城來支撐。然而,目前微信支付卻無法在中國最大電子商 務網站淘寶網上購物,因此,騰訊投資京東,並且傳出將扶植京東打 造手機電商開店平台,就是要創造自己在這個市場的支付場景。

然而,行動支付最有想像空間的是所謂的線下支付,例如吃飯付錢, 坐捷運付錢,甚至坐計程車付錢,個人對個人小額付費等。隨著O2O 模式的發展,從線上到線下的模式,有很多是消費者要到店付款的。 這個才是將來整個支付產業的新增市場,遠大於原先電腦網際網路。

而微信則在這個市場上布局,投資了打車軟體嘀嘀打車以及大眾點評 。現在筆者在上海坐計程車,全部都是用手機支付計程車費了,從叫 車開始到下車付款到給司機打分數一氣呵成。更別說現在連吃飯都是 在餐廳用手機掃描二維碼直接付款給餐廳了。

◎支付與行銷結合操作空間更大

微信支付最經典案例,恐怕是去年農曆年前發動微信紅包了。用戶開 通微信支付後,拿筆小錢出來發紅包,發起者可限制每包紅包上限, 例如就有人拿 500元出來,每次發不超過 2元的紅包(可自己設定上 限)。領取者則隨機得到一個 2元以下的紅包,累積到自己微信帳戶。

活動透過微信的社交傳播功能一下子炸開了。這無非是拿小錢出來灑 到微信朋友圈子裡大家好玩,而微信因此吸收大量開通微信支付的用 戶。但這個案例讓我們看到了行動支付本身的社交屬性。如果只是個 單純的手機錢包APP ,這種案例不會發生。

對於在行動網際網路上開店提供手機購物或服務的商家來說,透過這 樣的支付體系,可以玩轉的病毒式行銷是能夠跟支付結合的。例如轉 發商家的活動資訊給朋友,用戶就可以即時累積獎金到微信帳戶裡。 將傳播與支付結合,類似這樣的玩法將會對行銷效果有更大的促進。

前一段時間嘀嘀打車與競爭對手快的打車為了搶占市場,發動對乘客 以及計程車司機的補貼。乘客以微信支付車費,司機當場就收到,同 時間乘客與司機都收到了微信的補貼。此種場景在電腦網際網路時代 是不可想像的,新的支付方式將帶給行銷手法更大的空間。

◎行動支付領域將誕生全球最大支付公司

行動支付本身不能取代實體世界的金融體系。雖然我們不再需要塑膠 貨幣,但這只是介質從塑膠變成手機。然而,第三方支付確實可能造 成銀行品牌認知度下降。例如,使用微信支付,只有第一次需要在微 信上添加銀行卡號,之後並不那麼在意使用哪間銀行的金流。

這當然也造成了銀行與第三方支付之間的緊張關係。例如今年三月份 中國的四大銀行聯手調降了支付寶的快捷支付額度。這導致消費者在 支付的時候,會受限於額度不夠導致高價的商品或交易不能完成。銀 行不在意因此產生的交易損失,但支付寶卻損失不起用戶的信任。

支付始終是一個微利但講究規模的產業。現在,由於通訊軟體成為了 行動時代的使用者上網入口,當它開通支付功能時,有可能誕生出全 球最大的支付公司,其規模要遠大於單一家銀行。這樣的趨勢,銀行 是完全檔不住的。尤其是這樣的支付已經滲透到消費者的日常生活中。

使用手機支付計程車費,用餐費,付款給同學朋友,手機購物,民宿 老闆接受海外旅客預付訂房費。。。這些場景已經成為全球許多國家 人民的日常生活,卻不知何時能在台灣出現?我們也期待這樣的應用 能在我們的生活中早日成真。 (文:黃紹麟

上一篇:再回首行動網際網路(五):企業的行動電子商務策略
下一篇:再回首行動網際網路(七):消失的 O2O與興起的 E2E



■ 歷史上的今天

我在中國工作的日子(九)電視購物轉型電商 - 2023/05/28

我在中國工作的日子(八)那些從台灣來的人 - 2023/05/21

再回首行動網際網路(六):手機通訊軟體是行動支付王者 - 2014/05/25

漫談電子書(三)從iPad談電子書閱讀器 - 2010/05/23

談中國電子商務(七)社交網絡將成新一代C2C 電子商務 - 2009/05/24

Web 2.0 再思考(二)「上層社會」與「下層社會」 - 2007/05/27

Web 2.0 再思考(一)「關係」才是重點 - 2007/05/20

可攜式多媒體播放器(PMP )初探 - 2005/05/29

以「參與電視」取代「互動電視」 - 2005/05/22

你願意放棄多少自由? - 2004/05/23

入口網站不負責任?談線上衝印事件的衝擊 - 2003/05/25

傳統媒體中箭的部位不大,但是很痛 - 2002/05/26

無根的一代 - 2001/05/27

一個人,守著一面牆 - 2001/05/20

網路股下跌之後 - 2000/05/28

網際網路的商業化 - 2000/05/21

ISP定位模糊 - 1997/05/20

 

 
搜尋本站


今日產業動態

思科完成收購Splunk 將為「數據」樹立全新里程碑 - 2024/03/19

田中控股株式會社總公司搬遷 遷至創業地點茅場町的新總公司大樓 - 2024/03/19

SAP與NVIDIA攜手加速推動全球企業應用生成式AI - 2024/03/19

億勝生物公布2023年度業績,收入增長29.5%,利潤增長22.1% - 2024/03/18

NetApp使用內建人工智慧企業儲存與強化網路韌性解決方案 - 2024/03/18


繁體 RSS
簡體 RSS



數位音樂(18)
MP3(35)
數位內容(17)
P2P(13)
電子商務(156)
競標(38)
拍賣(33)
搜尋引擎(96)
筆記型電腦(30)
網路電視(14)
3C(18)
手機(163)
門號(19)
網路行銷(26)
PDA(53)
數位電視(9)
液晶電視(4)
數位相機(34)
網路電話(24)
加值服務(40)
ADSL(52)
平板式電腦(6)
CRM(7)
即時傳訊軟體(10)
寬頻(86)
社群(77)
入口網站(158)
3G(67)
WLAN(13)
影像電話(14)
MOD(23)
線上遊戲(24)
線上沖印(6)
行動上網(55)
電信業者(68)
交易市集(10)
ISP(55)
科技行銷(24)
電子報(59)
垃圾(26)
電子書(24)
網路媒體(67)
網路廣告(76)
無線上網(27)
VoIP(6)
B2B(15)
B2C(44)
C2C(19)
WAP(33)
GPRS(22)
網路購物(38)
數位家庭(9)
Blog(44)
RSS(17)
ICQ(19)
MSN(38)
品牌(128)
雙網(4)
互動電視(10)
網路書店(17)
交友(26)
Skype(16)
Smart Phone(5)
車用電腦(1)
Car PC(1)
可攜式多媒體播放器(1)
PMP(4)
線上學習(8)
Google(71)
Yahoo!(81)
eBay(34)
Web 2.0(61)
WiMax(8)
iPad(6)
iPhone(19)
Facebook(39)
智慧型手機(28)
Kindle(5)
平板電腦(8)
社交網絡(37)
部落格(29)
SNS(15)
O2O(8)
直播(9)
PGC(2)
網紅(3)
共享經濟(1)
Web 3.0(3)
人工智慧(4)
自媒體(3)


Information

 

 

 


個人.家庭.數位化 - 數位之牆

欲引用本站圖文,請先取得授權。本站保留一切權利 ©Copyright 2023, DigitalWall.COM. All Rights Reserved.
Question ? Please mail to service@digitalwall.com

歡迎與本站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