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首頁
個人.家庭.數位化 - 數位之牆



行動加值 手機電視市場初探(一)手機加電視人人想要
圖文/數位之牆 本文發表於2007/11/18 - 被閱讀 72900 次 被轉寄 11 次

開關打開節目就來,畫質清晰而且從此不用再付資料傳輸費用。

 
■ 訂閱電子報 多種訂閱方式訂閱電子報按此
 
◎按鈕打開節目不來

手機螢幕上能觀看影片節目,這是從3G發展以來行動電信業者的夢 想(當然,透過電視廣告他們告訴消費者,這是你們的夢想)。此外 ,固網電信業者則是想把IPTV(網路電視)推銷給用戶。

只可惜上述兩大夢想僅有在全世界少數國家或者地區獲得成功,而這 些成功者總是或多或少有著特殊的地緣或社會環境,例如行動上網在 日本,手機電視在韓國,IPTV在香港。其他地區?鮮少有成功例子。

然而,技術在持續進步著,手機電視的發展又讓產業重新燃起希望。 事實上,「手機電視」本身僅是一個代稱而已,任何能夠讓消費者在 手機上看電視的技術,都可以算是手機電視。

以這個定義而言,手機電視早已經實現在以CDMA或者WCDMA 技術為基 礎的3G手機上面了。然而,在我們進一步探討手機電視產業的發展之 前,有必要看看之前的3G手機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

首先,3G最大的訴求有三個,高速上網,串流媒體,影像電話。由於 是以IP為基礎的網路連線,此用戶在觀看串流影片節目的時候,並不 是按鈕打開節目就來,總是要經過層層選單。

而在互動的過程中,手機總是要不斷發出請求,獲得回應,播放節目 前總要先Buffering 緩存一下,然後才開始播放。這與平日我們電視 打開節目就來的體驗相差甚多。而這個差異,卻是決定一切的基礎。

◎計費方法讓消費者卻步

簡言之,傳統電視打開節目就來,遙控器切換頻道迅速確實。而以網 際網路為基礎的IPTV,開機等一下,換頻道再等一下,播放節目前再 等數十秒。IPTV因此取代不掉有線電視。而3G手機上的串流媒體亦同。

原本,電信業者寄望將影像電話用於影片節目上,以便取得更佳的互 動體驗(例如撥打123456就可以開始看球賽轉播),卻因為影像電話 的頻寬僅達64K,品質不佳而無法指望(可能連球在哪都看不清楚)。

此外,還有計費的問題。電信業者習於以時間來計算費用,或者以流 量來計算費用,此之謂反映成本(因為資料流過電信設備,就必須要 有收入)。然而消費者卻不買單,因為哪有人看電視是算時間付錢的?

包月是個折衷辦法。然而電信業者卻也包得很不乾脆,例如將某幾個 節目打成一包,包月不另計費。但是這種「包」卻又有好幾個(因為 電信業者跟不同內容提供商合作),想要全包那得付上好幾包的錢。

此外,包月僅包掉了電信業者應賺的電信傳輸費用而已,為了讓內容 供應商取得合理收入,消費者得另外支付所謂的內容服務費用。一個 消費者哪搞得懂,或者能承受這種剝皮多次的收費方法?

電信業者準備好要當媒體了嗎?看起來是沒有。比如說,如果今天看 手機電視完全不要錢,電信業者與內容供應商大家靠廣告收入來過日 子,如何?這種想法對電信業者來說,簡直是洪水猛獸。

◎紛亂的標準之爭

除了電信業者之外,與此產業息息相關的舊式手機製造業。全球的手 機銷售進入飽和時期已經許多年,高成長時代已經過去許久。然而手 機製造業的龍頭業者卻依然健在並且活得很滋潤,就是靠著創新。

創新首見於多年前的照像手機,以及之後的音樂手機,技術加上行銷 成功帶動了消費者的換機風潮。下一波引動創新的應用會是甚麼?顯 而易見的,是手機加上電視。再下一波,是手機加上GPS 。

過去多年,電信業者以及手機製造業者成功的學習到,在手機上,訴 求某一種單一的應用,會比訴求行動上網,消費者要容易接受得多。 這種應用最好概念輕鬆,使用簡單,而且,跟上網無關。

現在,新技術來了。這些數位資料傳輸技術主要是以廣播式的方式進 行。在使用的過程中,不會再像以前使用3G或者IPTV一樣老是要你等 等等。開關打開節目就來,畫質清晰而且從此不用再付資料傳輸費用。

然而,對於這個產業來說,大戰才剛剛要開始。使用手機來當作播放 電視的載體,有太多紛呈的標準。有的標準是從電視產業發展出來的 ,例如DVB-H ,有的標準則是從電信產業發展出來的,例如MBMS。

而光是從電視產業發展出來的標準,就已經有日本韓國歐洲甚至中國 等各式標準,在加上電信產業自己基於3G系統發展出來的數位電視廣 播技術。混亂的局面似乎為其發展蒙上一層陰影。 (文:黃紹麟

上一篇:牆主更名公告
下一篇:手機電視市場初探(二)電信業者的微妙角色



■ 歷史上的今天

再回首行動網際網路(一):從智慧型手機到可穿戴式設備 - 2013/11/10

給台灣網路公司進大陸市場的建議(三)關鍵在人才 - 2012/11/18

給台灣網路公司進大陸市場的建議(二)資金與模式 - 2012/11/11

寫給年輕的,自己(一) - 2009/11/15

開放,將我們帶向何方(二)跟著大哥要有肉吃 - 2008/11/16

手機電視市場初探(一)手機加電視人人想要 - 2007/11/18

牆主更名公告 - 2007/11/11

無線寬頻大未來(二)公眾WiFi不夠用 - 2006/11/19

無線寬頻大未來(一)無線城市初體驗 - 2006/11/12

Google的抉擇(上)給入口網站的兩巴掌 - 2005/11/13

給小型電子商務網站的建言 - 2004/11/14

網際網路第二章:數位通路(二)數位通路後勤管理 - 2002/11/17

網際網路第二章:數位通路(一)對電子商務的正確期待 - 2002/11/10

寬頻進化論 - 2001/11/18

即時傳訊軟體的發展 - 2001/11/11

媒體整合與中央廚房 - 2000/11/19

台灣網路史上兩宗購併案 - 2000/11/12

免費電腦代表了什麼 - 1999/11/14

 

 
搜尋本站


今日產業動態

華爾街日報專訪台美貿易商人陳均陽——成功與責任並行 - 2024/09/10

戴爾推出搭載新Intel Core Ultra 2系列的XPS 13 - 2024/09/10

首屆「香港好物節」圓滿結束 - 2024/09/10

眾安集團(0672.HK):精耕穩進 扎牢底盤 謀持久發展 - 2024/09/09

艾邁斯歐司朗推出新一代dToF感測器TMF8806 - 2024/09/09


繁體 RSS
簡體 RSS



數位音樂(18)
MP3(35)
數位內容(17)
P2P(13)
電子商務(156)
競標(38)
拍賣(33)
搜尋引擎(96)
筆記型電腦(30)
網路電視(14)
3C(18)
手機(163)
門號(19)
網路行銷(26)
PDA(53)
數位電視(9)
液晶電視(4)
數位相機(34)
網路電話(24)
加值服務(40)
ADSL(52)
平板式電腦(6)
CRM(7)
即時傳訊軟體(10)
寬頻(86)
社群(77)
入口網站(158)
3G(67)
WLAN(13)
影像電話(14)
MOD(23)
線上遊戲(24)
線上沖印(6)
行動上網(55)
電信業者(68)
交易市集(10)
ISP(55)
科技行銷(24)
電子報(59)
垃圾(26)
電子書(24)
網路媒體(67)
網路廣告(76)
無線上網(27)
VoIP(6)
B2B(15)
B2C(44)
C2C(19)
WAP(33)
GPRS(22)
網路購物(38)
數位家庭(9)
Blog(44)
RSS(17)
ICQ(19)
MSN(38)
品牌(128)
雙網(4)
互動電視(10)
網路書店(17)
交友(26)
Skype(16)
Smart Phone(5)
車用電腦(1)
Car PC(1)
可攜式多媒體播放器(1)
PMP(4)
線上學習(8)
Google(71)
Yahoo!(81)
eBay(34)
Web 2.0(61)
WiMax(8)
iPad(6)
iPhone(19)
Facebook(39)
智慧型手機(28)
Kindle(5)
平板電腦(8)
社交網絡(37)
部落格(29)
SNS(15)
O2O(8)
直播(9)
PGC(2)
網紅(3)
共享經濟(1)
Web 3.0(3)
人工智慧(4)
自媒體(3)


Information

 

 

 


個人.家庭.數位化 - 數位之牆

欲引用本站圖文,請先取得授權。本站保留一切權利 ©Copyright 2023, DigitalWall.COM. All Rights Reserved.
Question ? Please mail to service@digitalwall.com

歡迎與本站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