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晚要跟騰訊對幹 作為當時新一代社交網絡,51.com迅猛的發展給誰最大威脅?沒錯,
就是騰訊。當時即時傳訊軟體QQ的發展如日中天,騰訊也順勢推出了
QQ空間這樣的社交網絡服務。但在騰訊內部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給
了51.com相當長期的發展窗口。等騰訊猛然發覺,51已勢不可擋。 於是騰訊成立了專門的辦公室,研究如何與51.com競爭。帶隊的人叫
做Peter 是個很有能力的香港人。我們兩邊著實地打了一架,他們的
人都特別佩服51.com的團隊。我2014年創業失敗時,Peter 當時在上
海大眾點評網擔任總裁,還好意的要收留我給我一份工作。 我很佩服我們的 CPO張劍福,從我入職以來,他經常把「51.com與騰
訊必有一戰」掛在嘴邊。他很早就看出來,這兩者就是在競爭用戶的
關係鍊,你的朋友你的同學等社交圈,原來都在用騰訊QQ交流,現在
大家都改用51.com,你是騰訊,你甚麼感覺。 也因為如此,從社交網絡走向推出即時傳訊軟體成為必然。(類似臉
書後來推出Messenger 一樣)這個在公司內部一直有計畫在進行,也
有個技術團團隊負責開發。然而2008年發生的彩虹QQ事件導致相關計
畫胎死腹中,也間接地導致我離開51.com。 ◎媒體大戰開始 事情要從QQ的外掛說起。作為一個用戶群廣大的即時傳訊軟體,自然
會吸引人開始動歪腦筋,當時有不少QQ的外掛,可以額外幫QQ增加功
能,例如你安裝了外掛之後,就可以看到你好友的具體地理位置,或
者對方是不是故意隱身(QQ可以選擇隱身狀態),或者幫你去除廣告。 寫這種外掛的人可賺錢了,用戶打開QQ前要先打開外掛,劫持了QQ的
流量,因此可以賣廣告獲利。當然,騰訊不會坐視不管,還曾經控告
過相關的外掛作者,送進牢裡關三年。沒想到51.com在2008年的時候
弄了一個地下團隊,搞起了QQ外掛,取名為彩虹QQ。
你的競爭對手弄了一個外掛直接攻佔你的主力產品,你什麼感覺?而
且彩虹QQ短時間內獲取了幾千萬的用戶,沒法不管。然而,騰訊這次
暫時沒有打算動用法律的武器,因為之前把外掛作者送進大牢,落了
個以大欺小的罵名,這次他選擇從了從媒體公關戰開始。 某日,一篇《彩虹QQ真正老闆是龐升東》的稿子在網上流傳,隨後北
京日報迅速跟進報導。做為公司的新聞發言人,我接到大量的記者來
電,據說彩虹是你們家搞的?我也只能說,我沒聽說啊?以不清楚來
回應。第一次,感受到做公關的人要在媒體面前扯謊的無奈。 隨後,《企業不能太騰訊,51.com關於彩虹軟件的5點聲明》發出。 ◎致命的錯誤 這篇稿子反客為主,明明理虧卻直接聲討騰訊以大欺小,長期壟斷市
場,奉勸所有的大公司不要學習騰訊這個壞榜樣。為了幫公司爭取餘
地,公關稿親自操刀,也是使出吃奶力氣了。然而寫起來我卻不免心
虛,明明是我們不對呀。我心裡很不認同。 中國三大入口網站就需要這種新聞來炒流量,紛紛成立51.com大戰騰
訊的專題報導,即時更新最新動態,你目前在網路上都還能搜到當年
的專題頁。新浪搜狐網易,因為平日關係好,一面倒支持我們。而騰
訊紮根平面媒體比較深,報紙雜誌之類的是他們的陣地。 輿論戰打了幾天,騰訊大老闆馬化騰坐不住了,據說親自給51.com
的投資人,商業界大佬史玉柱先生打電話,請示您老人家是不是針對
我呀?史先生說沒有呀,小朋友打架讓他們自己解決去。於是,騰訊
吃了定心丸,在媒體上攻勢越發凌厲。 而我,犯了個嚴重錯誤。我以為兩佬通過電話,這事情可以慢慢收兵
了吧?畢竟騰訊除了媒體上打我們,技術上開始封殺彩虹QQ功能,彩
虹QQ用戶從幾千萬迅速掉到幾十萬,已經沒有打架的基礎。某日,一
個記者打電話來,問我最新的想法?我透露出可以和談的意思。 次日,一篇51.com黃紹麟透露兩邊可談談的稿子問世,我們大勢已去。 ◎命算得真準 算命先生說,我在加入51.com的第三年會遇到大劫難,與女色有關,
工作保不住,但是會因此拿到一大筆錢。上面那通電話的女記者是我
喜歡的類型,可是我當時已有女友就沒有多想,不過卻也對對方特別
客氣,覺得可以說說心裡話。(切記,永遠不要跟記者說心裡話。) 她的稿子出來以後,龐先生與張劍福等人直接在董事會被投資人罵爆
了,首先是為什麼搞出這種爛事出來,董事會都不知道。其次是搞爛
事就算了,公關戰還打輸了。投資人多次要求要把我開除,龐先生多
次拒絕,但最後被弄得沒辦法,只好讓我走。 大戰期間,還發生了一件讓我後面耿耿於懷的事情。一個科技產業裡
蠻有名的人,直接寫了一篇稿子,質疑我明明是個網路產業的清流,
為什麼加入51.com之後就變了樣?看完之後挺痛苦的,因為我領薪水
,這就是我該做的工作。雖說如此,我有好長一段時間很不舒服。 龐先生也覺得很對不起我,讓我清譽受損。所以,後來的遣散費給得
特別大方。。。正巧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上海房價跌到歷史最低點
,而我。。。雖然拿了一大筆錢卻因緣際會沒有買房。。。這當然是
後話了。至此,我的51.com工作生涯告一段落。 你問我後來那個女記者怎麼樣了?嗯,結婚生子老了。
(文:黃紹麟)
上一篇:我在中國工作的日子(三)行銷工作拳打腳踢
下一篇:我在中國工作的日子(五)要投資自己的同事
■ 我在中國工作的日子(四)彩虹美麗但很虛幻 - 2023/04/23 ■ 談中國電子商務(三)誰在買?買什麼?買多少? - 2009/04/26 ■ 微軟強娶Yahoo!,過門後能否善待? - 2008/04/27 ■ 中國3G迷霧(四)SP的存亡之道 - 2007/04/22 ■ 中國網際網路大預言(八)即時通訊攻防戰 - 2006/04/23 ■ 第三代網路行銷:搜尋引擎行銷(中) - 2005/04/24 ■ 筆記型電腦與移動型電腦 - 2004/04/25 ■ 3G來了(七)3G與WLAN是八竿子打不著的兩回事 - 2003/04/27 ■ 3G來了(六)手機並不需要智慧 - 2003/04/20 ■ 真的需要上網開店? - 2002/04/28 ■ 娛樂運算的中心 - 2002/04/21 ■ 電子報居然要收費? - 2001/04/29 ■ 企業E化,從個人E化開始 - 2001/04/22 ■ 女性社群網站 - 2000/04/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