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首頁
個人.家庭.數位化 - 數位之牆



數位內容 Internet經濟學
圖文/數位之牆 本文發表於1997/02/05 - 被閱讀 29856 次 被轉寄 2090 次

諸位編輯:

對不起,又來給各位添麻煩了。連續好幾期的稿件都是用信紙書寫,相信對貴刊的電腦化作業增加許多不便,請各位看在馬祖是個荒島的份上原諒我吧。我退伍之後一定悔改。嗚~

此次稿件稍長,不過大體上只要稍微用點力就可以擠進一個Page的版面。內容大體上是想從Internet目前市場運作狀況找出一些規則出來,因此標題為「Internet經濟學」應該算恰當。(呃,這個雖然和主編大人在去年12月的PC Magzine Forum某文章的標題有點像。But!絕不是抄襲...)這樣的主題也許會受到我閱歷不夠深而難以精確的把握要點。還請各位不吝賜教,謝謝!

祝新年快樂

忠實讀者黃彥達於馬祖南竿1997/1/3

 
■ 訂閱電子報 三種文字多種訂閱方式訂閱電子報按此 想在你的Blog上輪播本站文章按此
 

本文經刪改後刊載於PC Magzine 1997年2月

在步入資訊化社會之後,資訊成為一項重要的商品,依靠提供各種資訊而賺錢的人大有人在。Internet無遠弗屆,資源豐富,成為理想的資訊重新分配場所。許多人在上面收集資訊,也販賣資訊。例如各種搜尋引擎提供的是 Web站台資訊;線上購物提供的是商品資訊。不過卻漸漸的有些現象顯示,這樣子的生意其空間正受到擠壓。想在 Internet上單純依靠提供資訊來賺錢的人,恐怕要有更好的策略才行。

基本上Internet的戰爭是一場卡位戰,誰能先卡到好位置找出新的應用,誰就能佔有較大的優勢。這方面最有名的例子就非Yahoo!莫屬了。不過這樣子一夜致富的機會,隨著越來越多人投入Internet而減少。幾乎每個領域都已經有人先插上一腳,好位置已然不多。

其次,在Internet上資訊傳播的速度很快,一旦有什麼新的應用被開發出來,很快就有人模仿跟進。太多人投入同一領域的結果,最後的贏家往往是資本雄厚的人。Yahoo在遭到大公司如DEC的Alta Vista以及諸多的後起之秀如Lycos﹑HotBot 夾擊之下,所吃到的已不是最大的一塊餅。又如目前台灣許多人一窩蜂要做線上購物服務,其決勝關鍵已不在網路技術,而在整合物流的能力。資本太小體質不佳者遲早要退出這市場。

導致在Internet上提供資訊服務卻無利可圖的最大原因是:Internet 上始終不乏免費的資訊,我們已經太過習慣。這是從消費面來看。若是從生產面來看,資訊提供者終不免要遭到其他人免費提供資訊的挑戰。這種競爭在Internet上一再發生,有其必然的原因。第一,設立 Web站的技術並不困難,成本低,程式開發也越來越容易。第二, Internet上不靠出售資訊維生的人太多。例如在Internet上提供服務的房屋仲介公司,便可能受到類似「崔媽媽租屋中心」公益團體在網路上提供免費服務的威脅。又例如某大專院校在校園內成立「婚友資料庫」供人免費查詢,也許這只是某教授的研究計畫,甚至可能只是學生專業實習的作品,卻可能導致某些在Internet上提供線上交友服務的婚姻介紹所賺不到錢。第三,提供免費的資訊服務已經成為一種手段,目標在吸引更多的人潮,例如某電子線上購物站台,便可能為了提高大家上站的頻率,而提供線上交友服務。

資訊提供者看樣子很難直接從Internet使用者身上賺到錢。除非真的能夠提供更高價值的資訊,例如專業法律服務,投資理財顧問等等,否則從刊登網路廣告上收取利潤的作法將不可避免。如此一來, Internet的商業運作模式和有線電視就越來越像了。使用者收看「節目內容」但是不付費給內容提供者,反而付費給系統經營者(在 Internet 上,就是ISP)。系統業者負責線路安裝以及引進各種頻道,甚至自製節目;內容提供者則從播放廣告獲得利潤。

在這樣子的運作模式下,有幾點趨勢值得注意:第一,類似有線電視系統經營者互相購併,以大吃小的情形將出現在ISP 業界,市場最後被幾家大型業者瓜分。第二,廣告公司夾其在媒體和行銷上的豐富經驗進入網路服務市場,對於目前只能提供技術服務的網路服務公司形成一定影響。第三,從長遠的眼光來看,有線電視系統將逐漸和Internet 整合。有線電視的線覽已經深入70%以上的台灣家庭,只要能發展出存取Internet 的方法,其潛力無窮。這些趨勢都值得 Internet淘金者多加注意。 (文:黃紹麟

上一篇:Internet:未成熟的媒體
下一篇:廣告業分食網際網路大餅

 

■ 歷史上的今天

大部分O2O 模式違反網際網路經濟特性 - 2015/02/08

寫給親愛的Mr6 ,以及我自己 - 2009/02/09

網站外銷的個人實踐(六)買站 - 2009/02/08

企業網站的 Web 2.0之路(中)企業網站Blog化 - 2007/02/04

法拉利與遙控車 - 2004/02/08

網際網路站起來了,從四面八方 - 2004/02/01

2003年數位內容產業瞭望 - 2003/02/09

關鍵的百分之十六(九)單位成本下降的消費者心理臨界點 - 2002/02/03

網站的終極介面 - 2001/02/04

網際網路的大躍進現象 - 2000/02/06

網路廣告前途堪慮 - 1999/02/05

Internet經濟學 - 1997/02/05

 

 
搜尋本站


今日產業動態

Colt 榮獲香港交易所大獎2022「最大躍進衍生產品數據供應商」 - 2023/03/24

摩爾斯微電子任命全球銷售與業務發展資深副總裁,加強其全球布局 - 2023/03/24

[資通電腦] 4/14 Fortify 直擊漏洞,佈建合規資安研討會 - 2023/03/24

中高齡再就業職場體驗活動,德恩生命禮儀提供就業機會 - 2023/03/24

VMware支持合作夥伴把握多雲商機,開啟無限可能 - 2023/03/23


繁體 RSS
簡體 RSS


直播(7)
PGC(2)
網紅(2)
O2O(7)
Web 2.0(59)
電子商務(147)
網路行銷(26)
部落格(27)
網路媒體(67)
搜尋引擎(93)
網路廣告(76)
數位內容(17)
數位音樂(18)
網路電話(24)
行動上網(55)
3G(66)
P2P(13)
科技行銷(24)
數位家庭(9)
智慧型手機(28)
電子書(24)
平板電腦(8)
社交網絡(32)
SNS(15)


Information

 

 

 

 




個人.家庭.數位化 - 數位之牆

欲引用本站圖文,請先取得授權。本站保留一切權利 ©Copyright 2008, DigitalWall.COM. All Rights Reserved.
Question ? Please mail to service@digitalwall.com

歡迎與本站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