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首頁
個人.家庭.數位化 - 數位之牆



總編筆記 荊軻刺秦王:如何敲開Google大門
圖文/數位之牆 本文發表於2006/06/11 - 被閱讀 85876 次 被轉寄 20 次

我不想等Google來找我,所以我自己來了!

 
■ 訂閱電子報 三種文字多種訂閱方式訂閱電子報按此 想在你的Blog上輪播本站文章按此
 

◎神秘的網際網路企業

我們曾在各式媒體看見對Google這間股價接近美金四百元的網際網路 企業報導。辦公室裡隨手可得的食物,輕鬆活潑充滿創意的企業文化 ,聚集一流人才但扁平而充滿效率的組織等,簡直是終極的工作環境。

科技業人人艷羨要進入這公司,想必應徵者履歷表一定如狂風暴雪般 飛來。然而對於到底要怎麼樣才能進入這間公司工作,之前一直是個 謎,因為頂多只能到Google的徵才網站上寄寄履歷表而已。

徵才網站(http://www.google.com/jobs/international.html )也 很怪,你僅能對任何工作機會寄履歷到jobs@google.com 這個唯一地 址,無需在網站上依欄位填寫,與一般企業徵才網站設計大不相同。

以美國微軟為例,你得先註冊帳號後開始依欄位填寫履歷。人事負責 人整理和搜尋很方便,應徵紀錄也好管理。我只能想像Google或許在 jobs@google.com 背後有個可怕的系統,能處理上噸的求職履歷。

◎他不是秦王,我卻是荊軻

然而履歷寄出後Google並不保證回信。石沉大海的焦慮想必每個求職 者都深有感受。或許跨國公司總是慢一點,或是投履歷到Google的人 太多,或是那個想像中的系統不夠Powerful。總之,它就是沒有回音。

2006年四月底,Google中國區總裁李開復先生的新書「做最好的自己 」(Be Your Personal Best )正體中文版在台灣上市。出版社安排 他回台灣與網路界知名人士詹宏志先生及馬英九市長進行對談。

機會來了,我告訴自己。先前曾想過透過認識的朋友去跟李先生聯繫 ,網路產業待這麼久,這種關係只要去找並不難。然而此種「內線交 易」卻可能欠下巨額人情債。這次演講,變成唯一能接近他的機會。

我興奮的在網路上報了名,參加這場週六的演講暨座談會。將履歷寫 成了英文與簡體中文,附上個人作品後裝入紙袋密封。心情有點像戰 國時期的荊軻,等著要成大事的那一天來臨,當場把這包交出去。

◎命運絕不可掌握在別人手裡

演講暨座談會開始前,現場報到的人已經擠得水瀉不通。這也難怪, 如此重量級的對談,自然有廣大的慕名者。我在一旁焦慮的想著,這 樣下去我該怎麼見到李先生呢?我連他現在在哪裡都不知道。

而且遞送履歷的場合絕對不可以像古代草民攔轎喊冤一樣,會給對方 太過突兀的感覺(例如他正在與媒體或者身旁的貴賓交談時冒然切入 ),反而是大大的不禮貌,也給人負面印象。

透過現場的服務人員轉交應該可以吧?他們絕對知道李先生在哪裡。 於是我抓到一個看起來較高階的工作人員,請他將我手上的文件轉交 給李先生。工作人員狐疑的問裡頭是什麼?我只好尷尬的老實回答。

回到聽眾座位上稍微安心。然而進場的人越來越多,我越想越不對。 那個人會不會一忙就忘了拿給李先生?遞交後李先生會不會隨手就擱 著沒看?我從座位上跳起來,衝到門口去把履歷奪了回來。

我的命運絕不可以掌握在別人手裡,我必須親手遞交這個東西!

◎我不想等Google來找我,所以我自己來了

此時剛好廣播的聲音響起,大體上是說等等演講會後有李先生的新書 簽名會。簽名會?我靈機一動,趕忙去買了一本李先生的新書「做最 好的自己」。拿書給他簽名,這種接近真是再自然不過了!

演講開始了。李先生以風趣幽默的方式談了何謂成功以及如何才能成 功等較為嚴肅的問題。其中有一段小故事,提到他當時離開微軟前, 其實是主動去跟Google接洽表達求職意願的。

記者問,像他這麼有名的人理當在家裡等著別人來挖角,自己跑去求 職會不會很丟臉?他回答,認為值得爭取的就該主動去爭取。事實上 如果不是他主動表明,Google還以為他並沒有離開微軟的打算哩。

他說:「我不想等Google來找我,所以我自己來了。」這,這句話真 的說得太好了,這不正是在說我的情況嗎?在台下的我暗自決定等一 下也要這麼跟他說。

◎圖窮匕現!

演講與對談結束,新書簽名會馬上開始。只見要求簽名的人已經排成 一個長龍,繞到演講廳外頭去了。我在隊伍中忐忑不安看著講台上埋 頭苦簽的李先生,由於人數眾多已經變成簽名機器,頭也不抬的猛簽。

我刻意排在隊伍的較後面。理由是輪到我之後可能再簽幾個人李先生 就可以休息離開,對我的記憶會比較深刻,也可以減少他忘記閱讀甚 至忘記帶走我履歷的機會。我不斷從隊伍中離開去排最後一個位置。

輪到我了。如同每個簽名者,我打開書本的簽名頁放在他面前。正當 他反射性的要簽下去時,我把履歷放在書本上,大聲的說:「李先生 ,我不想等Google來找我,所以我自己來了!」

他好像有點回過神來的感覺,抬頭看看這個人是誰。我說:「這是我 的履歷,請多多指教!」他說了聲好,順手把我的履歷擱在旁邊並在 我書上簽名。旁邊工作人員有些尷尬,後頭還有人呢,我趕忙下臺。

李先生在我背後喊著:你還是要上網登記履歷喔!googl.com/jobs

◎Google,再見!

總之,我還是乖乖的依照李先生所言再次上網登錄履歷。不知道是不 是這次的行動起了些許作用,一個月後我終於收到來自Google美國總 部的回信,標題是Thank you 。

內容就不必多說了,大意是Google發現他們目前沒有合適我工作經歷 的工作職位,感謝我並希望我以後仍然會考慮在Google工作云云。算 是替這次的「行刺」劃下句點。

事後回想起這段經歷,或許對李先生造成小困擾,但是對我而言卻是 有趣的心境和過程。在台下謀畫著要如何才能在恰當的時機接近名人 ,並發動奇襲般的一擊。那種緊張感一度讓我遞出履歷的手有些發抖。

朋友說我在科技界也算是小名人,這樣做會不會太自貶身價(怎麼跟 李先生同一個問題!),我倒認為如果自以為有了點小成就,就開始 有身價跟身段問題,那才是要不得的事。

一直到最近我才發現,Google所有的應徵程序都在美國總部控管,十 分嚴格,並非李先生可以插上手。完全排除人治的因素,如此兼融了 制度化與創意的企業,讓我再次感受到Google的成功不是沒有道理。

只是,唉,要進這間公司真是困難啊!什麼?你說你想看看Google的 拒絕回信內容長什麼樣子?來來來我告訴你,google.com/jobs ,你 自己上網投投履歷,運氣好的話就能看到了。 (文:黃紹麟

上一篇:關於Web 2.0 ,給親愛的黃彥達先生
下一篇:比爾蓋茲(Bill Gates)與世代之眼

 

■ 歷史上的今天

共享經濟:以人民的名義爭奪流量入口 - 2017/06/18

再回首行動網際網路(八):入口之爭與收入模式之變 - 2014/06/15

Web 2.0 再思考(四)「私人財產」與「階級不平等」 - 2007/06/10

荊軻刺秦王:如何敲開Google大門 - 2006/06/11

終極的行動裝置(一)手機的混種年代 - 2005/06/19

網路事業的定價困難 - 2005/06/11

漫談數位音樂(一)從「分享」談起 - 2004/06/13

關鍵字訂閱服務的發展 - 2003/06/15

eBay來台灣做什麼?(下) - 2002/06/16

終極的網際網路(三)通訊產業的整合關鍵-帳務系統 - 2001/06/17

終極的網際網路(二)網路媒體的封閉架構-壟斷 - 2001/06/10

口袋裡的戰爭 - 2000/06/11

 

 
搜尋本站


今日產業動態

蔡耀東私心與壞心腸,幫忙小弟,以南天宮經費, - 2023/03/24

天韵國際公佈2022年全年業績 - 2023/03/24

蔡耀東私心與壞心腸,幫忙小弟,以南天宮經費, - 2023/03/24

緯創資通機器人攜手愛吠的狗 打造AI客服 啟動智慧城市不斷電服務 - 2023/03/24

安樂工程2022全年收益及獲授合約逆市增加21.0%及41.8% - 2023/03/24


繁體 RSS
簡體 RSS


直播(7)
PGC(2)
網紅(2)
O2O(7)
Web 2.0(59)
電子商務(147)
網路行銷(26)
部落格(27)
網路媒體(67)
搜尋引擎(93)
網路廣告(76)
數位內容(17)
數位音樂(18)
網路電話(24)
行動上網(55)
3G(66)
P2P(13)
科技行銷(24)
數位家庭(9)
智慧型手機(28)
電子書(24)
平板電腦(8)
社交網絡(32)
SNS(15)


Information

 

 

 

 




個人.家庭.數位化 - 數位之牆

欲引用本站圖文,請先取得授權。本站保留一切權利 ©Copyright 2008, DigitalWall.COM. All Rights Reserved.
Question ? Please mail to service@digitalwall.com

歡迎與本站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