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首頁
個人.家庭.數位化 - 數位之牆



總編筆記 數位之牆十週年:一個中年的揮淚之別
圖文/數位之牆 本文發表於2007/03/25 - 被閱讀 66194 次 被轉寄 7 次

這樣的人生,老天爺真是對我太厚愛了。

 
■ 訂閱電子報 多種訂閱方式訂閱電子報按此
 
◎前中年症候群?

「你這叫前中年症候群。」朋友聽完我最近的苦惱後,簡單的下了結 論。「嗄?你的意思是後面還有個中年危機在等我?」這是我的第一 個反應。朋友哈哈大笑,然後說:「我沒想到你也遇到到同樣問題。」

我沒想過35歲以後遭遇到的情況居然是這個樣子。現在看起來,我在 2005年寫下的《35歲男人應該做的事》這篇文章,彷彿是預見自己逐 漸消逝的青春,而事先對未來的自己所做出的信心喊話。

這件事情從2006年六月,我參加詹宏志先生主談的一場Web 2.0 座談 會,看見老前輩眼光仍然閃爍著對網際網路的熱情開始,一直到2006 年年底,接觸到充滿熱情的新興網路作家Mr.6劉威麟為止。

我和詹老師的結識,要從他1996年創辦PC Home 雜誌開始說起。當時 他以一個非電腦產業的從業人員,出版電腦雜誌並獲得不可思議的訂 戶數量,眼光與手法都令人大開眼界。

那時我在馬祖當兵等退伍,每個月閱讀的書籍重達十公斤。PC Home 對我來說太淺,但是詹老師的「趨勢報告」,「城市人」,「創意人 」三本經典書籍則是被我畫線貼標籤加註解讀了好多遍。

詹老師是我的人生標竿,我也從此走上趨勢觀察的不歸路。因為算準 了他接到我遠從馬祖寄的信一定會回,所以就斗膽提筆(紙和筆,96 年馬祖還沒有網咖)。他的紙筆回信我視為珍寶,到現在還保留著。

◎「世代之眼」的失去

退伍後,我將全部熱情傾注在剛誕生的網際網路商業環境,詹老師也 全力探索這個新誕生的領域,推動許多事業。而這樣一個自己崇拜的 對象,在公開場合上說他經常閱讀數位之牆,讓我非常高興。

聽過詹老師演講的人大多都有印象,他對網際網路的態度一直都是個 謙卑的學習者。他吸收很多資訊,並用自己的方法去嚐試,去探索。 很多看法並不是他第一個提出來,但是他經常第一個做別人沒做的事。

他曾提過「世代之眼」的說法,說每個世代的年輕人都有獨特眼光, 能看見上個世代的人所看不見的;對年輕人來說有如直覺的事,上個 世代的人可能很難理解。網際網路就是如此,所以創業者大半年輕。

年輕的我在網際網路世界裡悠遊,快樂而大膽的作趨勢預測,毫無顧 慮負擔的發夢,一晃眼過去十年,而沒想到上天賜給我的這雙「世代 之眼」即將告終。網路十年,一個世代已然過去了。

有沒有想過,新一代網站MySpace 為什麼不是Yahoo!或其他知名網路 公司發明出來的?因為第一代的創業者已經失去了那雙眼睛,然而失 去也是遲早的事,重點是忘記向更年輕的人學習。

◎遇見年少時的自己

我很少看其他作家對網際網路的評論,是希望保持自己看法是「原汁 原味」不受他人影響。既然號稱趨勢預測,講出來的東西就要超前別 人。十年來成功多少次我不知道,但我拿這個要求自己。

然而我居然不知不覺的落後了。首先在2004年錯過了Blog的發展,接 下來錯過了Web 2.0 。所謂的錯過並不是說我現在對這些事情沒看法 ,而是說我居然不是這些事情的領先者,對此我耿耿於懷。

在Web 2.0 這件事情上我是個艱苦的學習者。努力的爬知名Blogger 的Blog,看看他們又放了什麼新的小玩意在自己的Blog上,努力的讀 技術文件,實做Widget在自己網站上,在過程中體會什麼是Web 2.0 。

某個偶然的機會,我逛到了Mr.6的個人網站(http://www.mr6.cc/) 。這個人年輕,熱情,愛作夢,文筆好,創意多,雖然有時候讓人覺 得執行經驗不足。我大吃一驚,想起十年前的自己也是如此。

我,老了。。。

有好幾個月的時間我陷入非常混亂的狀態。我是誰?我為什麼落後? 我的熱情與想像為什麼不再像從前?我好像獲得某些能力的同時也失 去了某些?我該怎麼看待這個人?十年前的詹老師究竟是怎麼看我?

◎世代交替的時間

2007年農曆新年,我申請台灣知名Blog聯播站Palacan 的聯播。由於 對RSS 聯播的運作不甚熟悉,我與站長間有了幾次郵件往來詢問技術 問題。信尾,我加上了「我還是個新手,請多包涵。」這句話。

我好像明白了詹老師的心情,以及他始終謙卑的原因。儘管Palacan 站長稱我為大老,面對「世代之眼」我們真心認為自己是新手。這不 是故作姿態,而是認清自己的社會定位,以及因之該做什麼事的豁然。

世代交替的時間到了。

十年前的我是個夢想家,可以不管執行層面上的問題而大膽的對網路 世界發想創意。年過35歲以後,體力與創意力都急速的在下降,但十 年下來累積的本領則是在企業裡運籌帷幄的執行能力。

朋友說,我們已經從「年輕有熱情的人」,轉變成「長智慧有經驗的 人」。社會推著我們進入下一個階段,我們再也回不到過去。長大的 小朋友就該離開遊戲場地,去尋找更合適的場地才對。

我終於明白自己何以不舒服。我原先的遊戲場地裡突然來了新的小朋 友,剛開始覺得很討厭,後來又發現他們居然玩得比我還好。站起來 一看,原來我的身高早就超過遊戲場的規定,其實該離開的人是我。

因此我該向上移動了,微笑的看著更年輕的人在原來的場地裡興高采 烈的玩。而我該學習詹先生,多聽多看,有機會就玩更大的。領兵打 仗,聽懂年輕人的話,幫他們準備彈藥糧草,這些事情是能做的。

◎敬快意的十年

數位之牆十週年紀念文章一共五篇,在此告終。我將以36歲之齡邁向 人生下一個階段。回首過去十年,淚水汗水外加充分燃燒的熱情,唯 一找不到的就是「遺憾」。這樣的人生,老天爺真是對我太厚愛了。

敬我過去快意的十年,乾杯!

數位之牆 黃彥達 2007年 2月25日於台北家中


後記:這篇文章寫到「這樣的人生,老天爺真是對我太厚愛了。」時 ,朋友在MSN 上告訴我說他孩子哭了,要先離線去照顧一下。我MSN 回答他:碼的,我也哭了。人類是不是年紀越大淚腺越發達啊? (文:黃紹麟

上一篇:數位之牆十週年:一個教士的傳道之志
下一篇:中國3G迷霧(一)3G是個賠錢貨



■ 歷史上的今天

微博:45度仰角的未來(一)衝擊搜尋引擎與入口網站 - 2011/03/27

部落格作者如何保護個人品牌 - 2010/03/28

學校沒教的理債觀念(四)停損也要停利 - 2009/03/29

學校沒教的理債觀念(三)別使用信用卡 - 2009/03/22

無線網際網路的產業巨變(三)Nokia 的策略 - 2008/03/23

數位之牆十週年:一個中年的揮淚之別 - 2007/03/25

中國網際網路大預言(五)搜尋引擎重質量 - 2006/03/26

媒體,社群,Blog(四)產銷關係 - 2005/03/27

媒體,社群,Blog(三)解構Blog - 2005/03/20

電子商務進入品牌操作階段 - 2004/03/28

停止「網路行銷」(下)有路沒有通 - 2004/03/21

3G來了(三)簡訊,電子郵件,與多媒體簡訊 - 2003/03/23

網路通訊市場的價格破壞 - 2002/03/24

經營B2C電子商務的無形成本 - 2001/03/25

百貨公司與專賣店(一) - 2000/03/26

 

 
搜尋本站


今日產業動態

Microsoft Envision AI Connection登場 - 2024/03/19

狂賀!聯成電腦 室內裝修工程管理乙級證照,考取率超過80% - 2024/03/19

春日賞櫻最新預測,福岡、東京3月中下旬率先開花 - 2024/03/19

仁寶5G車聯網鐵道通訊防護系統,創造鐵道安全新紀元! - 2024/03/19

「蟻」後有你相伴 《小小蟻國》3週年活動正式啟動 - 2024/03/19


繁體 RSS
簡體 RSS



數位音樂(18)
MP3(35)
數位內容(17)
P2P(13)
電子商務(156)
競標(38)
拍賣(33)
搜尋引擎(96)
筆記型電腦(30)
網路電視(14)
3C(18)
手機(163)
門號(19)
網路行銷(26)
PDA(53)
數位電視(9)
液晶電視(4)
數位相機(34)
網路電話(24)
加值服務(40)
ADSL(52)
平板式電腦(6)
CRM(7)
即時傳訊軟體(10)
寬頻(86)
社群(77)
入口網站(158)
3G(67)
WLAN(13)
影像電話(14)
MOD(23)
線上遊戲(24)
線上沖印(6)
行動上網(55)
電信業者(68)
交易市集(10)
ISP(55)
科技行銷(24)
電子報(59)
垃圾(26)
電子書(24)
網路媒體(67)
網路廣告(76)
無線上網(27)
VoIP(6)
B2B(15)
B2C(44)
C2C(19)
WAP(33)
GPRS(22)
網路購物(38)
數位家庭(9)
Blog(44)
RSS(17)
ICQ(19)
MSN(38)
品牌(128)
雙網(4)
互動電視(10)
網路書店(17)
交友(26)
Skype(16)
Smart Phone(5)
車用電腦(1)
Car PC(1)
可攜式多媒體播放器(1)
PMP(4)
線上學習(8)
Google(71)
Yahoo!(81)
eBay(34)
Web 2.0(61)
WiMax(8)
iPad(6)
iPhone(19)
Facebook(39)
智慧型手機(28)
Kindle(5)
平板電腦(8)
社交網絡(37)
部落格(29)
SNS(15)
O2O(8)
直播(9)
PGC(2)
網紅(3)
共享經濟(1)
Web 3.0(3)
人工智慧(4)
自媒體(3)


Information

 

 

 


個人.家庭.數位化 - 數位之牆

欲引用本站圖文,請先取得授權。本站保留一切權利 ©Copyright 2023, DigitalWall.COM. All Rights Reserved.
Question ? Please mail to service@digitalwall.com

歡迎與本站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