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聯通有很好的起步電信重組以後的新聯通,終於甩掉了一直很難處理的CDMA網絡。由於
先前手上同時擁有GSM 與CDMA網絡,從運營成本到品牌定位上一直都
存在問題,即使最後推出「雙網雙待機」的雙模手機,也引起消費者
一陣狐疑:如果一個網絡的覆蓋已經夠好,我為何需要雙網? 其實不論是CDMA或者是 GSM,對於電信業者來說,要升級到3G系統的
成本與容易程度,都比從頭構建一個TD-SCDMA網絡要來得好。特別是
前述兩者在全球範圍內電信業者都已經有成熟的營運經驗,重點在於
專注。從升級到3G的容易程度來說,不論丟掉 G網或 C網都是好事。 此外,從中國聯通在2008年六月份發布的數據來看,其 GSM用戶數達
到了 1.2億,而CDMA用戶數才達到 4千多萬。對於重組後進軍3G市場
的新聯通來說,丟掉 C網其實損失不大。換個角度看,如果丟掉的是
G網,那恐怕新聯通在未來的用戶取得上要開始大傷腦筋。 新聯通的WCDMA 除了很容易從 GSM升級外,全世界可供銷售的手機款
式非常多。而且 WCDMA已經進入到3.5G階段,即 HSDPA,數據下載速
度數倍於原先384K。台灣的電信業者甚至已經開始採用HSUPA ,使數
據上傳的速度更快,有助用戶上傳照片視頻與人分享等社群應用。
◎新電信面對燙手山芋 雖然用戶數遠落後新移動,但是上述技術條件加上 1.2億現有 GSM用
戶數的基礎,新聯通在3G時代如果策略正確,執行到位,應該是有機
會成為新移動可敬的對手。新移動由於採用了TD-SCDMA難免要吃虧上
一陣子,這會是其他電信業者翻身的機會。 至於以中國電信為主體加上從中國聯通手中收購過來組織而成的新電
信,手上擁有兩個資產,即 4千萬的CDMA用戶數以及 5千萬的 PHS小
靈通用戶數。然而,小靈通用戶數逐年下滑是人盡皆知的事實, PHS
系統也無法直接升級到CDMA,在市場競爭上會備感吃力。 此外,小靈通原先被定位成移動市話,因此資費一開始就比較便宜。
如果新電信要說服原先的小靈通用戶轉用CDMA網絡,首先在費率上就
得讓步,此外還牽涉到必須更換CDMA手機而手機可能比較貴的問題,
因此讓步的可能不僅是話費,而是包含手機的整個套餐。 這種作法是著眼於將小靈通用戶轉換到CDMA上的考量,然而,如果推
出優惠的資費套餐,原先的 4千萬CDMA用戶能不能享用?如果CDMA不
能跟著降價,那豈不得罪原先客戶;如果能,那不就表示原先的CDMA
用戶收入將跟著減少?這是一個進退維谷的窘境。 ◎搶著要當價格殺手 新電信如果沒有下定決心,還在想要靠著在固網的優勢綑綁銷售來拉
動CDMA用戶數,僅能起到很小的作用,降價看起來是不得不走的路。
而且,「價格殺手」的機會僅有一次,如果降價的幅度在第一次推出
時不具有震撼力,後面再使同樣一招就沒用了。 此外,「降價」這招如果新電信自己不用,而被新聯通拿去用,那麼
新電信就沒有退路了,因為市場上只會存在唯一一個價格殺手。或許
我們會問,為什麼兩者都會考慮在價格上作競爭?能不能將銷售的用
戶群體定位在高端的商務人士,而不需要搞降價?
這會由幾方面來決定。第一,新移動推出TD-SCDMA服務的時間有多快
?由於新移動在商務人士用戶上面一直擁有強勢品牌,其餘兩者要跟
它競爭並不容易。唯一的市場空隙會發生在新移動延遲推出TD-SCDMA
上面,其餘兩家的網絡建設速度夠快,就可以先搶奪商務人士市場。 第二,新移動在商務人士中的品牌地位畢竟不是短時間可以動搖的,
TD-SCDMA系統的跟進也只是早晚,新電信以及新聯通遲早需要考慮降
價問題。特別是新電信,如果降價的發動時機點被新聯通搶去,後面
推廣就不容易操作。如果早晚要降價,何不早點拿來當武器?
(文:黃紹麟)
上一篇:中國的電信重組競爭態勢(二)新移動的機會與包袱
下一篇:中國的電信重組競爭態勢(四)處理既有用戶是關鍵
■ 寫給台灣的家長們 - 2014/06/29 ■ 黃紹麟加入嘉豐資本擔任投資合夥人 - 2009/06/21 ■ 中國的電信重組競爭態勢(三)誰會成為價格殺手? - 2008/06/29 ■ 中國的電信重組競爭態勢(二)新移動的機會與包袱 - 2008/06/22 ■ Web 2.0 再思考(五)挖掘「人」的價值 - 2007/06/24 ■ 終極的行動裝置(二)掌上遊樂器跨業競爭 - 2005/06/26 ■ 漫談數位音樂(三)就是通路革命 - 2004/06/27 ■ 漫談數位音樂(二)到底哪裡談不攏 - 2004/06/20 ■ 電子商務兩極論 - 2003/06/29 ■ 令人疑惑的「行動學習」 - 2003/06/22 ■ CRM 與大量客製化 - 2002/06/23 ■ 終極的網際網路(四)入口網站的末日與數位媒體產業分工 - 2001/06/24 ■ 數位資料與媒體工業 - 2000/06/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