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看好在線上沖洗照片的商機,不少傳統沖印大廠很早就投入系統
的開發與網站建置,並展開行銷活動。此外,也有純網路公司自行建
置網站提供相關服務,或者入口網站與前兩者技術合作提供服務。 目前提供線上沖印服務的傳統沖印廠商分別是: - 柯達Kodak :KOL 影像工廠(www.kol.com.tw) - 柯尼卡Konica:PhotoMe造相館(www.photome.com.tw) - 富士FujiFilm:FDI 數位沖印網(www.webphoto.com.tw) - 銀箭彩色:PhotoFast(www.photofast.com.tw) 其中除了銀箭彩色為台灣本土傳統沖印廠商之外,其他都是美日大廠
。而台灣的前三大沖印店通路商全部都已經投入線上沖印市場,讓消
費者可以將照片傳到網站上沖洗。 不具傳統沖印店背景的線上沖印廠商分別是:
- 愛克發(AGFA):e-Lab(www.e-lab.com.tw) - ColorMore影像網:ColorMore(www.colormore.com.tw) 而入口網站本身並不具有線上沖印相關技術,如果要提供類似的服務
通常會和以上兩類型的廠商技術合作。目前已經提供線上沖印服務的
入口網站有: - Yahoo!KIMO:tw.photo.yahoo.com - 蕃薯藤:album.yam.com - PC Home網路家庭:photoprint.pchome.com.tw 其中Yahoo!KIMO是與柯尼卡PhotoMe 技術合作,而蕃薯藤與PC Home
都是跟ColorMore 影像網技術合作。 入口網站通常本身就已經提供網路相簿的功能,要提供線上沖印服務
只要與廠商後端的線上沖印機制結合即可,後續的照片處理,遞送,
以及客戶服務全部由廠商負責。 從以上廠商列表,可以看見線上沖印市場有著幾種不同型態的通路:
(請參見附圖:http://www.digitalwall.com/images/021013.gif) 這很顯然這是相片沖印市場的通路戰爭。以往消費者沖洗相片的唯一
通路當然是沖印店。但線上沖印興起之後,新的通路型態是在網站遞
交照片檔案,然後在家裡等待快遞寄來洗好的照片,或者是由消費者
到便利商店去領相片。 大陸型國家幅員廣大,因此相當倚重FedEX 之類的物流機制,消費者
也習慣支付物品的運費。而台灣地狹人稠的地理型態,遍布全島的便
利商店卻幾乎變成電子商務取貨的最佳通路,也因此發展出與歐美等
國家相當不同的電子商務物流型態。 回想一下,我們到沖印店去拿洗好的相片時,是否有借重到沖印店員
的任何專業知識?除非照片洗壞了,我們是不是通常不太問問題,拿
了東西付錢就走? 換個角度想,這種不太需要專業知識的事情,是否由快遞人員,或者
由便利商店的店員來處理也可以?「把洗好的相片拿給消費者」這件
事情是沒有專業進入門檻的。貪圖便利的消費者可以付一點錢讓快遞
送來,不想花錢的人還是可以到便利商店領相片。 利用網路沖洗照片的時候,因為消費者已經事先看過照片品質,自認
為好的相片才會交付沖洗,所以沖洗出來的照片洗壞的機率極低。這
也更造成送洗照片和領取照片這兩件事情,對於專業的要求更低。 這場通路戰爭中,新的加入者是入口網站,沒有實體通路的線上沖印
服務純網路公司,以及便利商店和物流業者。透過上述的機制,幾乎
不需要與實體的連鎖沖印店合作,也可以提供線上沖印服務。 而傳統的連鎖沖印店則陷入相當兩難的境地中,一方面知道線上沖印
是趨勢而大膽投入發展,幾乎沒有一家敢缺席。另一方面卻又面臨來
自這些新的競爭者挑戰,以及必須同時整合和照顧原來沖印店通路的
生存。 提供相片沖洗服務的目的其實是為了刺激底片銷售。賣相機所賺的錢
是一時的,因為一台可以用很久。但是後續的底片銷售是長期的,這
也是為什麼柯達等等相機大廠要兼賣底片之外,還要辛苦的兼營沖印
店通路,因為這樣的經營模式對於底片銷售有幫助。 隨著數位相機以及記憶卡的普及,賣底片的生意日漸受到侵蝕,而為
了輔助底片銷售而成立的沖印店,可預期銷售會日漸下滑,再加上原
有銷售相機的能力逐漸被3C賣場取代(傻瓜型的數位相機透過3C通路
銷售更合適),傳統沖印店通路想不緊張都很難。 接下來,我們將針對價值鏈上面的不同角色來探討未來可能的發展。
(文:黃紹麟)
上一篇:從線上沖印談數位商品的價值鏈(一)
下一篇:從線上沖印談數位商品的價值鏈(三)
■ 影音網站的未來(三) PGC孵化IP,直播更接近長尾 - 2016/10/16 ■ 投資人不是你想的那樣 - 2009/10/18 ■ 社交網絡的祕密(一)社交網絡不是社群 - 2008/10/19 ■ M 型化的未來(一)上班族的新名字:窮人 - 2007/10/14 ■ Web 2.0 革命(七)中間人之死 - 2006/10/15 ■ 數位家庭市場的另類想像 - 2005/10/16 ■ 從電腦化,網路化,到數位化(上) - 2004/10/17 ■ 質感與造型是膚淺的 - 2004/10/10 ■ Yahoo! Messenger與網內互打 - 2003/10/19 ■ 公司網站真棘手(下)聯盟沒策略? - 2003/10/12 ■ 從線上沖印談數位商品的價值鏈(二) - 2002/10/13 ■ 網路產業的解體(一)垃圾郵件與網路廣告業的崩壞 - 2001/10/14 ■ 數位信任 - 2000/10/15 ■ 電子商務硝煙四起 - 1999/10/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