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首頁
個人.家庭.數位化 - 數位之牆



數位文化 網際網路的大躍進現象
圖文/數位之牆 本文發表於2000/02/06 - 被閱讀 29571 次 被轉寄 3019 次

進軍亞洲網路市場 先要克服網線缺失 (C|Net 台灣 2000/02/01)

 
■ 訂閱電子報 多種訂閱方式訂閱電子報按此
 
如果我們把再眼光拉遠,看看科技的發展如何影響國與國之間的關係,特別是所謂的科技創新國如何對外輸出其領先的科技,以及在科技創新上相對落後的國家接納這些新的科技的歷程,會發現一些相當有意思的現象。

一般而言,新科技的傳播有一些歷程。一種新的科技被開發出來並且商品化之後,早期的採用者會首先購買並且使用。接下來不到一年的時間,功能更強價格更低的產品會出現。接下來的一年又有更新更好的同類型產品出現,整個高科技產業就這樣不斷的進步下去。

而早期的採用者可能會受到新產品的吸引而將舊有的產品汰換,也可能繼續使用原先購買的產品。所以雖然科技不斷的進步,但是總是有一批人繼續的使用最早期的版本,整個市場是處在新舊產品共存的情況下。

開發新服務的廠商經常會發現他們面臨市場上產品新舊共存版本眾多的情況。如果使用舊產品的人居多,那麼為了照顧到最大多數人的市場,他所推出的服務可能會選擇犧牲掉新產品的功能,而去符合舊有的規格,而這個規格很可能是最早最舊的規格。

這樣的例子在電腦產業屢見不鮮。例如 CPU的運算速度以及指令集版本雖然不斷更新,但是撰寫軟體的人卻不會一下子就讓自己所寫的軟體去運用 CPU最新的指令,因為這樣子可能會導致舊的 CPU無法執行。製作光碟多媒體的人,一定要考慮到還有人在使用14吋的螢幕,在製作的時候只得把畫面做的小一些,雖然現在市面上已經大部分都是 15吋以上的螢幕。而製作網站的人,也必須顧慮到大多數人還在使用 56K數據機上網,絕對不可以一下子把寬頻的內容塞給網友。

身為一個科技創新國,為了擴大市場而向海外輸出科技產品是常有的事情。但有趣的是,因為舊規格的產品可能已經不再生產,所以向外輸出的科技產品反而是最新的規格。而科技創新比較落後的國家,反而因為節省掉科技發展的歷程,而可以一下子就採用最新科技的產品,對這個國家而言,這就是一種科技發展的大躍進。

舉個例子來說,台灣的電腦使用者可能還有一部分比例的人在使用14 吋的螢幕,因為台灣接受電腦這項新科技的時間較早。而中國大陸卻是一開始就採用15吋的電腦螢幕。影響所及,中國大陸的光碟多媒體畫面不會考慮使用14吋螢幕的人的需求,他們所製作的網站畫面大小也是一樣的情形。

網際網路也是一項創新的發明,這種躍進的現象自然也是存在。身為發源地的美國,很多網站公司也開始打算向外輸出這項創新,其中亞洲市場自然成為兵家必爭之地。然而網際網路畢竟不像是 CPU或者是螢幕數據機之類的硬體產品,硬體產品不會有文化的問題,而網際網路卻會。除此之外,網站的經營是最上層的服務,有很多網路上的商業模式,其實非常的倚賴一個國家的通訊基礎設施這種底層服務是否成熟。

筆者身在一個橫跨美國以及兩岸三地的網路公司工作,對於這樣的現象也特別感到興趣。觀察美國入口網站的發展歷程,從搜尋引擎開始,接著發展成提供內容的網路媒體,然後是提供免費的工具例如免費電子信箱或者網路行事曆等等,接著開始經營網路社群,到現在的電子商務。這樣子的歷程不需要等到美國的主流網站進入亞洲市場,國內的網站經營者已經是照著這樣的路子在前進了。

筆者的美國同事說,台灣現在的電子商務熱,網路公司如雨後春筍般的出現,以及傳統的財團紛紛進場投資等現象,好像是在重演兩年前美國的網路歷史。不同的是,把同樣的歷史拿到台灣來重演,這樣的歷程卻可能被壓縮了,也就是說,我們看著美國的發展,可能花了相當時間經過了許多嘗試錯誤的過程,( 也就是前面提到的版本更新過程 ),而台灣網路的經營者卻可以直接記取教訓,因此在時間上縮短,而經營的概念以及腳步都加快了。看起來如果把這樣的經驗拿到中國大陸去,那豈不是是更加飛快的發展了嗎?

但以筆者實際的經驗來看卻不是這麼單純,特別是現階段網路服務開始要與實體世界的服務接上線的時候,很多問題就冒出來了。

事情要發展到成熟,往往都是要有一些預先的動作以為鋪路。美國是一個郵購產業高度發達的國家。一方面是美國人已經很習慣看看精美的型錄就購物,一方面這樣成熟的郵購產業也造就出成熟的物流產業,同時,信用卡的普及以及背後運作的金融體系也已經足以承受這樣的購物行為。而這些,就是今天美國發展電子商務的雄厚本錢,沒有這些預備的動作,美國社會大眾今天就不會成熟到可以接納電子商務。

在台灣,郵購已經引進超過20年,社會大眾接受的程度卻始終都很低。有人說這是東西方民族性不同,消費習慣不同所致。但是如果要仔細檢討起來,成熟的物流產業,足以支持這種購物行為的金融體系是否存在,都是因素之一。如果這些條件都不具足,再加上電子商務所必須的網路連線基礎建設不夠紮實,以及電腦在一個社會的普及率不夠高,我們很難期待電子商務的成熟。

這種原本期待有著一個大躍進的心理,卻好像被一個社會的成熟度不足所絆倒了。網際網路是一個社會全面網路化的過程,只要是牽涉到社會的改造,這樣的躍進勢必不會順利,甚至會產生很多光怪陸離的現象。

當筆者第一次到中國大陸去了解當地的電子商務時,那個環境讓我驚訝到不能形容。那裡在大躍進的時程上面是壓縮的比台灣還嚴重的,連搜尋引擎的爭奪戰都還沒打完,電子商務的戰爭已經開打。荒謬的是,那個社會背後的一切機制,包含成熟運作的物流產業,電腦的普及率,網路通訊的基礎建設,國民所得,信用卡普及率,以及背後的金融機制,完全都是沒有就緒的,當地的銀行甚至於沒有互相連線,連轉帳都有困難。

網路的經營者在看見美國網路市場鬧哄哄的同時,也應該冷靜的想一想,網際網路的普及其實是一種社會運動,不同的社會條件,會造就不同的發展歷程。一味的往美國市場看,並且把發源於那裡的創意抄襲回來,並不是最好的做法。舉個例子來講,國外最熱門的競標網站,在國內做的起來嗎?做一個競標網站背後所需的社會條件,例如社會大眾對於競標拍賣的交易行為是否熟悉,人與人之間的互信是否可以藉由公正的信用評等制度來維繫等等,是否都具足了?

在虛擬世界開始要與現實世界接口的當兒,多去觀察社會的現象,多去了解人群的需求。我們不一定要期待科技創新者的給予,也能走出自己的一條路來。因為網路是一種社會運動,而外來的人是永遠無法了解我們的社會以及文化。 (文:黃紹麟

上一篇:網路產業的人才流動現象
下一篇:入口網站的下一步 - 電子商務篇



■ 歷史上的今天

大部分O2O 模式違反網際網路經濟特性 - 2015/02/08

寫給親愛的Mr6 ,以及我自己 - 2009/02/09

網站外銷的個人實踐(六)買站 - 2009/02/08

企業網站的 Web 2.0之路(中)企業網站Blog化 - 2007/02/04

法拉利與遙控車 - 2004/02/08

網際網路站起來了,從四面八方 - 2004/02/01

2003年數位內容產業瞭望 - 2003/02/09

關鍵的百分之十六(九)單位成本下降的消費者心理臨界點 - 2002/02/03

網站的終極介面 - 2001/02/04

網際網路的大躍進現象 - 2000/02/06

網路廣告前途堪慮 - 1999/02/05

Internet經濟學 - 1997/02/05

 

 
搜尋本站


今日產業動態

台塑餐飲:食品代工業好夥伴,為客戶提供高品質產品 - 2024/10/09

最佳iPhone 16配件盡在Belkin!三創快閃櫃正式開幕 - 2024/10/09

SAP 生成式 AI 智能副駕Joule 增添全新協作力 - 2024/10/09

ZeroBounce推出郵件預熱工具,提升郵件投遞率和投資回報率 - 2024/10/09

醫藥及醫療器械數字化解決方案明星升起 太美醫療科技在港上市 - 2024/10/09


繁體 RSS
簡體 RSS



數位音樂(18)
MP3(35)
數位內容(17)
P2P(13)
電子商務(156)
競標(38)
拍賣(33)
搜尋引擎(96)
筆記型電腦(30)
網路電視(14)
3C(18)
手機(163)
門號(19)
網路行銷(26)
PDA(53)
數位電視(9)
液晶電視(4)
數位相機(34)
網路電話(24)
加值服務(40)
ADSL(52)
平板式電腦(6)
CRM(7)
即時傳訊軟體(10)
寬頻(86)
社群(77)
入口網站(158)
3G(67)
WLAN(13)
影像電話(14)
MOD(23)
線上遊戲(24)
線上沖印(6)
行動上網(55)
電信業者(68)
交易市集(10)
ISP(55)
科技行銷(24)
電子報(59)
垃圾(26)
電子書(24)
網路媒體(67)
網路廣告(76)
無線上網(27)
VoIP(6)
B2B(15)
B2C(44)
C2C(19)
WAP(33)
GPRS(22)
網路購物(38)
數位家庭(9)
Blog(44)
RSS(17)
ICQ(19)
MSN(38)
品牌(128)
雙網(4)
互動電視(10)
網路書店(17)
交友(26)
Skype(16)
Smart Phone(5)
車用電腦(1)
Car PC(1)
可攜式多媒體播放器(1)
PMP(4)
線上學習(8)
Google(71)
Yahoo!(81)
eBay(34)
Web 2.0(61)
WiMax(8)
iPad(6)
iPhone(19)
Facebook(39)
智慧型手機(28)
Kindle(5)
平板電腦(8)
社交網絡(37)
部落格(29)
SNS(15)
O2O(8)
直播(9)
PGC(2)
網紅(3)
共享經濟(1)
Web 3.0(3)
人工智慧(4)
自媒體(3)


Information

 

 

 


個人.家庭.數位化 - 數位之牆

欲引用本站圖文,請先取得授權。本站保留一切權利 ©Copyright 2023, DigitalWall.COM. All Rights Reserved.
Question ? Please mail to service@digitalwall.com

歡迎與本站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