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首頁
個人.家庭.數位化 - 數位之牆



電子商務 電子商務思想起
圖文/數位之牆 本文發表於2005/08/08 - 被閱讀 66115 次 被轉寄 12 次

除了商品不同外,每個購物網站千篇一律。更具創意的想法在哪?

 
■ 訂閱電子報 三種文字多種訂閱方式訂閱電子報按此 想在你的Blog上輪播本站文章按此
 

◎缺乏想像力的網際網路

台灣電子商務發展經歷過好幾波,第一波經營者早在1997年左右就已 經進場,到1999年網路狂潮最高點時,就已經有人傷重不治而退場, 99年進場的第二波經營者則被2000年的網路股災燙傷。

等這兩波先烈紛紛中箭落馬,殘餘者苦撐到2003年終於獲利時,引發 的第三波則是小型創業者,因為看到有獲利的例子出現而勇敢挺進。 沒想到2005年以後因市場已經飽和,所有人都陷入價格戰的廝殺中。

對於這些電子商務經營者來說,上網銷售只不過是多開闢一個通路賣 東西罷了。在實體世界開店,在網路上當然也是開店。既然兩者概念 可以等同,那麼網路購物的方式與實體店面相同,似乎也理所當然。

所以我們永遠都可以看到網路開店系統方案的提供者,將整個網路商 店系統包含商品上架管理系統,購物車系統,線上付款系統,會員管 理系統等,成套的賣給打算在網路上開店的人。

因此每個網路商店看起來除了網頁美術設計不同之外,使用方式還真 是千篇一律。這當然對網路消費者來說是很方便的,閉著眼睛就能網 上購物(因為每家功能都相同),然而筆者總覺得有點失落感。

是的,我們少了些冒險的勇氣,少了些突發奇想的天真,少了當年探 索網際網路本質的認真態度。失去了這些,我們不再去想網路為什麼 是網路,只想著以最現成的作法進入這個市場。

◎令人懷念的網路購物方式

筆者不是無病呻吟。1999年,台灣當時赫赫有名的電子商務網站:由 資迅人公司所經營的「酷必得」購物網站,推出兩種購物方式,讓筆 者到現在一直記憶猶新。

其中一種名稱已經想不起來了,只記得消費者在網站上購物時,商品 網頁上的價格是每隔幾秒鐘(還是幾分鐘?)跳動。商品的價格不固 定,它會在一個範圍內亂跳。

因此常常看見購物者等在那個商品網頁上看著價格跳動,直到自己最 滿意的價格方才下手購買。你永遠可以看到這個商品有很多人買,但 是看不到別人購買的價錢,每個人都認為自己買到最低價。

這種購物過程或許有人認為是折磨(直接告訴我多少錢不就好了?) ,但是卻有人認為這是樂趣。網路購物的過程已經夠無聊了(因為太 過有效率),所以需要一點刺激感。

另一種購物方式叫「集體殺價」,很接近目前網路BBS 上流行的「合 購」,但是比較自動化。你可以看到一個清楚的曲線圖,標示著這商 品三個人買的時候,價格是XX元,十個人買的時候,價格變成YY元。

因此,商品越多人買價格就越便宜。上述種購物方式對於商家的價格 管理是個挑戰,因為以前只要管理固定價格就好,現在卻要管理浮動 價格,當電子商務經營者分別從不同供應商進貨時,問題更顯複雜。

◎電子商務思想起

這些購物方式早在1999年的時候就出現。在更早之前,美國還有一家 網路公司叫Priceline.com 的,購物方式更奇特。它讓消費者自己出 價錢,然後它幫消費者去問賣方願不願意以這個價格賣出。

網路時代來臨,當時的普遍認知,就是由於資訊的透明將導致權力下 放,更進一步創造出擁有強大議價能力的消費者出來。這點在目前電 子商務公司普遍陷入價格比較的泥淖中,已經可以得到證明。

當時的人們就已經認清這樣的未來,因而創造出符合網路精神的購物 方式。類似priceline.com 由消費者自己出價的購物方法,更體現出 這種對網路的觀察。priceline.com 的購物方式是有專利的。

在實體世界購物,不容易聚集到一群志同道合的人聯合起來跟廠商殺 價。然而網路由於其虛擬特性,打破空間限制要聚集起一群人相對簡 單,因此集體殺價就成為可能的交易型態。

筆者在新聞報導上看見了BBS 上最近盛行的「合購」,才想起上述的 這些往事。然而,先不管這些案例到最後是否成功,是否合於現在的 網路環境,筆者覺得以前的人對於網路的摸索過程,真是精彩。

不知道現在是不是還有人在想這些事情?想想購物的樂趣是什麼?想 想網路的本質又在哪裡?還有什麼創新的服務可以提供?全世界該不 會僅剩Google這間公司還在想這些事情而已吧? (文:黃紹麟

上一篇:網際網路投資什麼好?
下一篇:頻寬飢渴症是一種假性疾病?

 

■ 歷史上的今天

Web 2.0 新媒體的精神在於「人際傳播」 - 2007/08/05

電子商務思想起 - 2005/08/08

新興行業:數位水電行 - 2004/08/08

電子郵件信箱價格崩盤 - 2004/08/01

寬頻,到底意味著什麼(一)關鍵在內容影像化 - 2003/08/03

封閉的行動上網市場(六)網路思維與電信思維 - 2002/08/04

網路品質運動開始 - 2001/08/05

網路媒體的生意經(二)隨手可得的訊息 - 2000/08/06

網路公司為什麼要股票上市 - 1999/08/05

垃圾郵件的是與非 - 1998/08/05

 

 
搜尋本站


今日產業動態

蔡耀東私心與壞心腸,幫忙小弟,以南天宮經費, - 2023/03/24

天韵國際公佈2022年全年業績 - 2023/03/24

蔡耀東私心與壞心腸,幫忙小弟,以南天宮經費, - 2023/03/24

緯創資通機器人攜手愛吠的狗 打造AI客服 啟動智慧城市不斷電服務 - 2023/03/24

安樂工程2022全年收益及獲授合約逆市增加21.0%及41.8% - 2023/03/24


繁體 RSS
簡體 RSS


直播(7)
PGC(2)
網紅(2)
O2O(7)
Web 2.0(59)
電子商務(147)
網路行銷(26)
部落格(27)
網路媒體(67)
搜尋引擎(93)
網路廣告(76)
數位內容(17)
數位音樂(18)
網路電話(24)
行動上網(55)
3G(66)
P2P(13)
科技行銷(24)
數位家庭(9)
智慧型手機(28)
電子書(24)
平板電腦(8)
社交網絡(32)
SNS(15)


Information

 

 

 

 




個人.家庭.數位化 - 數位之牆

欲引用本站圖文,請先取得授權。本站保留一切權利 ©Copyright 2008, DigitalWall.COM. All Rights Reserved.
Question ? Please mail to service@digitalwall.com

歡迎與本站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