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首頁
個人.家庭.數位化 - 數位之牆



行動裝置 手機電視市場初探(三)終端製造商與內容提供者
圖文/數位之牆 本文發表於2007/12/02 - 被閱讀 50388 次 被轉寄 651 次

如此,電信業者可能就被排除在手機電視這個產業之外了。

 
■ 訂閱電子報 三種文字多種訂閱方式訂閱電子報按此 想在你的Blog上輪播本站文章按此
 

手機製造商的過往經驗

手機製造商自2000年WAP 上網開始,到瘋狂3G執照競標,到寄望MMS 多媒體簡訊服務拉動照相手機銷售,及搭配音樂下載服務的音樂手機 ,乃至3G手機上影音服務,幾年下來有如搭雲霄飛車般膽顫心驚。

因為全球手機市場早已在2000年開始顯露出飽和跡象,手機製造商必 須刺激消費者換機才能夠維持成長。到底什麼是賣點,過去的七年當 中這台雲霄飛車有如在霧中前行,所幸摸索的結果似乎還不錯。

歸結幾個摸索出來的現象如下:

1)行動上網本身是個難以操作的概念,關鍵在於消費者會把電腦上網 的經驗拿來期待手機上網,而結果往往以失望收場。手機在操作上並 不如電腦便利,而日本手機上網的成功,乃在於該國電腦普及率很低。

2)電信業者希望新功能手機可搭配某種服務一起銷售,電信業者才能 從中獲利,而不是幫手機製造商賣手機的打手。然而事實證明,消費 者購買照像手機的原因僅是因為它能照像,沒什麼人使用MMS 服務。

3)消費者取得內容的管道不虞匱乏。音樂手機雖然搭配電信業者提供 的下載服務在市場上大賣,但是多數消費者是自己從電腦傳輸音樂到 手機裡播放,而非向電信業者下載。雖然過程麻煩,但是免費。

4)3G影音服務採用以IP為基礎的影音串流以及影像電話,消費者的使 用體驗並不好。讓打電話的雙方能互相看到彼此,雖然是非常簡單的 概念,但因為牽涉到隱私問題始終沒有成為殺手應用。

◎電信業者有可能被忽略

有了上述經驗,手機製造商最終體認到了他們的本業是手機製造與銷 售,給消費者的東西最好是越簡單越好。而手機電視,這個概念真是 再簡單也不過了。

只要擺脫過去3G在提供影音節目時那種四處荊棘的使用方法,消費者 不用再去管電視節目是否從網際網路上來,手機製造商也可以不必在 意這種手機是否需要跟電信業者的某種服務搭配。

事實上,在中國大陸已經有科技公司開發出一種晶片,置入手機後就 能收看現有類比訊號電視節目。也就是說,不用等待什麼新規格新標 準,搭載這個晶片的手機買回家,現在就可以收看無線四台的節目。

唯一的缺點可能在移動性及節目畫質。現行類比訊號節目並非設計給 移動環境使用,而畫質也比不上手機電視的數位高畫質節目。然而如 果是在手機的小螢幕上播放,這樣的畫質或許已經可以滿足部分人。

而大部分情況下,手機電視可能是在靜止環境下觀看的。例如等公車 等捷運,上班忙裡偷閒等。類似這樣的產品也說明一個事實,手機製 造商可以不需要電信業者的服務搭配,也能銷售手機。

手機製造商現在唯一需要擔心的,是當新標準的手機電視要開始銷售 的時候,節目在哪裡?電信業者會不會變成如上一篇文章所述的,變 成內容整合者?如果不會,那麼現在最好趕快跟內容供應商建立關係。

◎是否收費攸關產業結構

由於影片節目的製作成本較高,傳統的電信加值服務供應商本身要進 行內容製作是困難的。因此可想見手機電視節目的內容供應商很大一 部分是傳統電視台。

一個有趣的合作方法,是消費者購買能看手機電視的手機後,連帶得 到一組節目供應商提供的密碼。手機開機後綁定這組密碼,就能接收 這個節目供應商的節目,而每月的收視費用就由電信業者帳單代收。

這個模式是因為要收費的關係。如果手機電視的模式是收看免費,節 目經營者靠廣告收費的話,那組密碼就可以免了,也不用電信業者代 收帳了。如此,電信業者可能就被排除在手機電視這個產業之外了。

在手機電視這個服務上,電信業者要贏回手機製造商的青睞,唯有說 服節目供應商內容要收費,並讓自己成為最大的節目整合者外加收費 管道,才能在這波發展當中取得一席之地,否則可能被輕易拋棄。

除了傳統電視台外,在行動上網的領域中影響力日增的網站經營者( 例如Yahoo!或者Google等),是否有機會能來紛一杯羹?這些業者本 身是沒有節目製作能力的。然而,影音分享卻也帶來一線機會。

類似YouTube 之類的影音分享網站,原創的精彩節目也是不少的,雖 然畫質不見得好(畢竟很多是非專業人士製做),然而,以手機螢幕 的大小來說,畫質可能不是特別重要。

手機電視市場是個多方角逐的處女地,電信業者,手機製造商,傳統 電視媒體,新興網路媒體。未來的發展勢必精彩可期,最終受惠的還 是消費者,影音訊息的傳布也將達到史無前例的方便迅速。 (文:黃紹麟

上一篇:手機電視市場初探(二)電信業者的微妙角色
下一篇:Web 2.0 ,終章(一)本質的問題沒解決

 

■ 歷史上的今天

訂閱制付費會員經營之道:我積攢一生的工作經驗 - 2020/12/06

台灣的未來:要做東方的瑞士(一)定位 - 2012/12/09

案例:創業者該怎麼理解投資人(三)有關團隊 - 2011/12/04

寫給年輕的,經理(二) - 2009/12/06

開放,將我們帶向何方(五)個人社交資料可攜 - 2008/12/07

手機電視市場初探(三)終端製造商與內容提供者 - 2007/12/02

無線寬頻大未來(四)WiMax ,3G與4G - 2006/12/03

網路與書(上)網路出版的兩難 - 2005/12/04

網路電話VoIP(二)搞清楚到底誰在養誰 - 2004/12/05

網路電話初試啼聲 - 2003/12/07

遊戲人生(一)我的遊戲夢 - 2002/12/08

網路是一種主義,一種信仰,一種力量 - 2002/12/01

關鍵的百分之十六(一)科技行銷的運作模式 - 2001/12/09

我在通訊產業的日子(下) - 2001/12/02

版權與介面將決定電子書的發展 - 2000/12/03

網路產業的垂直整合 - 1999/12/05

過去一年的反省回顧 - 1997/12/05

Internet:未成熟的媒體 - 1996/12/05

 

 
搜尋本站


今日產業動態

Colt 榮獲香港交易所大獎2022「最大躍進衍生產品數據供應商」 - 2023/03/24

摩爾斯微電子任命全球銷售與業務發展資深副總裁,加強其全球布局 - 2023/03/24

[資通電腦] 4/14 Fortify 直擊漏洞,佈建合規資安研討會 - 2023/03/24

中高齡再就業職場體驗活動,德恩生命禮儀提供就業機會 - 2023/03/24

VMware支持合作夥伴把握多雲商機,開啟無限可能 - 2023/03/23


繁體 RSS
簡體 RSS


直播(7)
PGC(2)
網紅(2)
O2O(7)
Web 2.0(59)
電子商務(147)
網路行銷(26)
部落格(27)
網路媒體(67)
搜尋引擎(93)
網路廣告(76)
數位內容(17)
數位音樂(18)
網路電話(24)
行動上網(55)
3G(66)
P2P(13)
科技行銷(24)
數位家庭(9)
智慧型手機(28)
電子書(24)
平板電腦(8)
社交網絡(32)
SNS(15)


Information

 

 

 

 




個人.家庭.數位化 - 數位之牆

欲引用本站圖文,請先取得授權。本站保留一切權利 ©Copyright 2008, DigitalWall.COM. All Rights Reserved.
Question ? Please mail to service@digitalwall.com

歡迎與本站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