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首頁
個人.家庭.數位化 - 數位之牆



行動裝置 漫談電子書(三)從iPad談電子書閱讀器
圖文/數位之牆 本文發表於2010/05/23 - 被閱讀 69617 次 被轉寄 2 次

iPad的定位很容易體現出來:就是閱讀。

 
■ 訂閱電子報 三種文字多種訂閱方式訂閱電子報按此 想在你的Blog上輪播本站文章按此
 

iPadiPhone更適合閱讀

筆者終於在本周拿到了一台iPad,也終於了解到為什麼很多玩家認為 iPad只是放大了的iPhone。對於已經擁有iPhone的朋友來說,會不知 道自己再買一台iPad有什麼用途,因為「iPad除了不能打電話,其他 都跟iPhone一樣」,最終iPad被放在家中成為了遊戲機。

然而,這兩者真的一樣嗎?從介面,內容(也包含了iTunes和應用商 城App Store )等等來看,確實是從iPhone整套搬上來的。同時擁有 兩者的人,或許不容易在其中找出使用上的差異。但是對於沒有使用 iPhone的筆者來說,iPad的定位很容易體現出來:就是閱讀。

根據一份由 ChangeWave Research所做的調查顯示,iPad因為不支援 Flash 而受到大約 11%的玩家抱怨。儘管如此,筆者在網頁瀏覽的體 驗上感覺出奇的好。相對清晰的文字以及比較開闊的版面,都是能讓 人捨棄以iPhone來進行網頁瀏覽,改用iPad的理由。

筆者相信,在iPhone這類智慧型手機上面的閱讀行為是急促而短暫的 。是當你手上只有一支手機,而你人在戶外只有零碎的時間可以使用 ,遷就於那麼小的螢幕簡單的查詢一下資料而已。在上面進行長時間 的瀏覽絕對不會有什麼舒適的閱讀體驗。

而舒適的閱讀體驗,是愛讀書的人最基本的需求。這一點,筆者尚看 不到智慧型手機將能如何的達到這個要求。同一份調查還指出,「在 所有電子書閱讀器中,Amazon Kindle依然市佔最高(62%)....iPad ....在開始販售幾週內就已經拿下了16%的電子書閱讀器市場」

◎iPad體積重量尚有缺點

這並不是對於iPad的吹捧,而是要點出一個關鍵:類似iPad這樣的隨 身裝置(大部分電腦製造商稱之為平板電腦,但其實iPad並不該被歸 類在電腦這個類別),其中一個最基本的應用,是閱讀。網頁瀏覽也 是,電子書的閱讀也是。只有這一點,手機是很難絕對滿足的。

電信公司在進入電子書市場時,對終端通常會產生一個疑惑。有的電 信公司認為電子書將會是以手機為核心的市場,因此不必費心去打造 專屬的閱讀器,只要把網上書城做好並支援大部份智慧型手機即可。 有的電信公司則認為,還是需要以專屬的閱讀器來進入這個市場。

未來,一定會有人從智慧型手機上看電子書,也一定會有人從專屬的 電子書閱讀器上看電子書,因為數位內容畢竟是通透的,可以在網路 上自由流通。然而,筆者認為就閱讀的舒適感來說,專屬的電子書閱 讀器是一定要更占上風的。

作為一個強調電子書閱讀經驗的終端來說,iPad並不是沒有缺點。使 用過iPad的人一定有個經驗,一手托著iPad,一手在觸摸屏上使勁的 操作,一下子手就覺得痠了。iPad的重量必須要再更輕一些,他的螢 幕應該還可以再小一些(亞馬遜Kindle的大小很剛好)。

這種要求來自於跟傳統紙本書籍的閱讀體驗相比較。書本的重量與大 小讓我們很容易的可以用一隻手拿著,不論是要坐著看躺著看。隨身 攜帶出門時,輕便也是一個要求。以目前的體積跟重量來看,感覺就 跟拿著石板出門一樣。

◎iPad不僅是電子書閱讀器

亞馬遜的Kindle以及目前大部分電子書閱讀器,採用的是E-Ink (電 子墨水)技術,畫面以黑白為主。而iPad使用的是一般液晶螢幕,能 有彩色。原本筆者以為以E-Ink 技術為主的閱讀器可能要更舒服更適 合長時間閱讀,但使用過iPad與Kindle之後,感覺兩者並無差異。

因此,如果彩色電子書閱讀器的售價能夠日益降低,黑白的電子書閱 讀器將近一步遭到淘汰。而由於彩色螢幕的關係,閱讀器本身能做的 事情會更多。例如,現在很多人就把iPad當成了遊戲機在使用。從應 用商城下載一些遊戲,作為閒暇時打發時間之用。

類似iPad的終端將不會僅是電子書閱讀器,而是個人休閒中心。舉例 :可能有人在iPad上有 30%的時間玩遊戲, 30%時間讀電子書, 20% 時間上網, 20%時間看電視/影片。多重但又各自特殊的應用才是此 類裝置的重心。這也是為何iPad上內建的是應用商城,而不是書城。

而對於那些真正僅只是想讀書的人來說,iPad可能日漸不是他們想要 的。由於電子紙的技術日益成熟,僅攜帶一張薄薄的電子紙出門在路 上可以看書的日子已經不太遠。對於不需上網玩遊戲看影片的人來說 ,這就非常夠用而且確實是舒適的閱讀體驗。

電子書閱讀器,智慧型手機,類似iPad的個人娛樂中心,甚至是電子 紙,電子書的閱讀終端將會非常多樣而同時並存,消費者依據自己需 求購買不同終端。而擁有內容的人將有福了,不論哪一種終端都需要 一個書城或者應用商城。或許這會是某種意義的「內容為王」吧。 (文:黃紹麟

上一篇:漫談電子書(二)傳統出版社的價值不再
下一篇:團購是一種促銷手段而不是商業模式

 

■ 歷史上的今天

再回首行動網際網路(六):手機通訊軟體是行動支付王者 - 2014/05/25

漫談電子書(三)從iPad談電子書閱讀器 - 2010/05/23

談中國電子商務(七)社交網絡將成新一代C2C 電子商務 - 2009/05/24

Web 2.0 再思考(二)「上層社會」與「下層社會」 - 2007/05/27

Web 2.0 再思考(一)「關係」才是重點 - 2007/05/20

可攜式多媒體播放器(PMP )初探 - 2005/05/29

以「參與電視」取代「互動電視」 - 2005/05/22

你願意放棄多少自由? - 2004/05/23

入口網站不負責任?談線上衝印事件的衝擊 - 2003/05/25

傳統媒體中箭的部位不大,但是很痛 - 2002/05/26

無根的一代 - 2001/05/27

一個人,守著一面牆 - 2001/05/20

網路股下跌之後 - 2000/05/28

網際網路的商業化 - 2000/05/21

ISP定位模糊 - 1997/05/20

 

 
搜尋本站


今日產業動態

鑫蘊林科推出即時移動平台 驅動智慧城市移動即時多元服務 - 2023/04/01

征程萬里風正勁 海通恒信2022年交出亮眼成績單 - 2023/04/01

陽光保險:打造全新客戶戰略 全力推進高價值發展 - 2023/04/01

陽光保險上市成績單首秀:業務彰顯強勁韌性 高質量發展行穩致遠 - 2023/04/01

華泰證券2022年營收人民幣468.24億元 釋放動能助力實體經濟 - 2023/04/01


繁體 RSS
簡體 RSS


直播(7)
PGC(2)
網紅(2)
O2O(7)
Web 2.0(59)
電子商務(147)
網路行銷(26)
部落格(27)
網路媒體(67)
搜尋引擎(93)
網路廣告(76)
數位內容(17)
數位音樂(18)
網路電話(24)
行動上網(55)
3G(66)
P2P(13)
科技行銷(24)
數位家庭(9)
智慧型手機(28)
電子書(24)
平板電腦(8)
社交網絡(32)
SNS(15)


Information

 

 

 

 




個人.家庭.數位化 - 數位之牆

欲引用本站圖文,請先取得授權。本站保留一切權利 ©Copyright 2008, DigitalWall.COM. All Rights Reserved.
Question ? Please mail to service@digitalwall.com

歡迎與本站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