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首頁
個人.家庭.數位化 - 數位之牆



數位管理 Web 2.0 革命(十)3.0 大未來
圖文/數位之牆 本文發表於2006/11/05 - 被閱讀 87423 次 被轉寄 69 次

Web 2.0 只是個過度時期,而不是某種革命的完成。

 
■ 訂閱電子報 多種訂閱方式訂閱電子報按此
 
Web 2.0 是個混淆的名詞

有關Web 2.0 本系列文章筆者總共寫了十篇,橫跨網路媒體,搜尋引 擎,網路社群以及電子商務等領域。其中以頻寬與儲存成本的逐年降 低終於達到臨界點而產生變革為主軸,完整闡述了對Web 2.0 的看法。

在最後的這篇文章中,筆者要指出一個簡單的事實,即「Web 2.0 」 這個名詞對筆者來說並不存在。這個名詞之所以擾人,而且讓天底下 的人忙著解釋還越說越不清楚的地方,正在於其版本編號。

2.0 的提出,很容易讓人以為是個與 1.0完全不同的東西,而忽略了 其實兩者之間還存在著Web 1.7354以及Web 1.212 之類的版本。它讓 人以為 2.0是個革命(Revolution),而不是演進(Evolution )。

也因此,Web 2.0 只是個過度時期,而不是某種革命的完成。由於他 造成的結果以及造成這些結果的原因,甚至是這些結果將把我們帶向 何方,大家都講不清楚,使用這個名詞顯然沒有帶來太多好處。

◎網際網路服務的存活條件:成本

在網際網路發展的長河中,許多事物都伴隨著網路頻寬與電腦儲存成 本的下降而出現,最後存活。許多網際網路創意雖然早在2000年以前 就被提出,但並沒有存活下去或者成為熱門服務的成本條件。

隨著經營者能夠用同樣一塊錢買到數倍於過往的頻寬與儲存容量時, 他們發現以往花了大錢還不見得能提供的服務,現在可以大量的供應 ,例如最先提供1GB 信箱的Google。這是典型的第一類反應。

而早年就已出現的免費個人網頁與免費相簿,2000年後由於頻寬成本 高昂幾乎一度被入口網站經營者遺棄,現在,類似個人網頁的Blog服 務卻能大量供應。Blog的出現乃至風行,是有其成本條件的。

由於網際網路用戶使用寬頻的比例逐年提高,花同樣一塊錢所能買到 的頻寬數倍於以往。也因此使用此類大耗頻寬與互動時間的服務,其 意願也相對提高。對用戶來說,要接受某些服務,依然有成本條件。

◎將成本丟回去給網際網路用戶

只是一味供應消耗大頻寬的服務給網際網路用戶的經營者其實並不聰 明。真正聰明的是把原本銷耗頻寬的服務成本,丟回去給用戶自行負 擔。於是,原本B2C 模式經營的服務,開始改走C2C 模式。

最明顯的例子就是Skype 所提供的網路電話服務,將原本電話服務中 最耗費頻寬的部份丟回去給用戶之間直接寬頻連線而巨幅降低營運成 本,從而改變電信產業的成本結構與經營生態。

維基百科(Wikipedia )最終能挑戰傳統的大英百科全書,正因為他 把編輯百科全書所要負擔的巨額成本,丟回去給網際網路的所有用戶 自己負擔。這是所謂Web 2.0 中典型的C2C 挑戰B2C 模式。

即使是軟體開發商也正視並利用這股趨勢。微軟與Google和Yahoo!競 相公開網站軟體的標準,希望吸引全天下程式設計師依照自己的標準 發展網路應用。這難道不是把軟體開發的成本丟回去給網際網路?

◎網路版軟體蔚為風潮的成本條件

談到軟體,有越來越多的軟體公司在發展網路版(Web-Based )的軟 體。以前消費者要買盒裝CD回家安裝的軟體,現在只要連上網站就可 以透過瀏覽器操作類似的功能,不需買盒裝軟體,也不需要安裝。

最受矚目的是類似微軟Office的軟體。在許多此類網站只要註冊就能 以瀏覽器操作類似Word或 Excel的功能。其中,Google推出的Google Docs & Spreadsheets備受重視,而微軟也推出Office Live 迎戰。

這些以瀏覽器為操作介面的軟體目前都是免費提供,但發展出收費模 式乃是必然。例如功能較少的版本免費使用但靠廣告營利,功能較強 的版本則對用戶收取月費等。對開發商來說,可直接在網路上銷售。

由於AJAX技術提供更佳互動性,在瀏覽器使用此類軟體與傳統軟體經 驗類似,還能多人同時編輯一個文件,節省溝通時間。然而AJAX多年 前早由微軟架構於瀏覽器核心,此類服務何以多年前沒有成為風潮?

答案還是成本!多年以來,軟體公司將軟體包裝在盒子裡於通路銷售 。現在,由於「電腦儲存成本與網路頻寬成本不斷下降」,網路版的 銷售成本終將低於盒裝版的銷售成本。蔚為風潮,是有其成本條件的。

◎利用人際溝通的低成本特性

而用戶購買頻寬的成本降低後,最終導致人與人之間相互聯繫的的成 本降低,不管熟人還是陌生人。人脈網站趁勢興起,我們終於明白「 要找到某一種人的成本將遠低於以往」,而這將引起許多產業巨變。

當人與人之間聯繫的成本持續降低時,也表示人與人之間相互交易的 成本在持續降低中。此時原來促成人與人之間互相認識並交易的中間 人,突然之間沒有辦法再獲取高額的中間人收費。

這就是eBay會侵蝕傳統B2C 交易的原因,也會是類似Craigslist之類 的分類廣告網站侵蝕eBay之類拍賣網站的原因。網際網路的趨勢是朝 更低交易成本發展,怎麼還有中間人能壟斷交易資訊而收取手續費?

而電子商務經營者面對這個風潮其實不用懼怕與疑惑,因為關鍵始終 只有一個:「成本」。如何利用更多的用戶參與而達成更大的成本降 低與價值創造,是唯一要思考的方向。

◎3.0 是什麼樣貌?何時會來?

許多網際網路產業的門外漢,光看媒體報導會以為Web 2.0 就是網路 八卦與交友,上網寫日記與貼照片,透過人脈網站認識更多人,要不 然就是某個Web 2.0 網站又被巨額收購等不知所云的報導。

筆者始終堅信,RSS ,Blog,SNS ,Wiki之類的名詞,所描述的僅是 表象,它們是變革的結果,而不是造成變革的關鍵原因本身。筆者必 須強調,「關鍵在成本」,所謂的Web 2.0 其真正的精神是:

網際網路的革命源頭只有一個,即「電腦儲存成本與網路頻寬成本不 斷下降」;反應在社會上,就是「人與人之間聯繫成本不斷下降」; 反映在商業上,就是「靠資訊壟斷與資本壟斷的企業逐漸解體」。

曾經有記者要筆者預言Web 3.0 將可能會是什麼樣子。筆者只能說, 試著想像一下當上述成本趨近於零的時候,這個世界會發生什麼樣的 變化,或許我們會偷看到Web 3.0 的一些樣貌。

至於3.0 什麼時候會來?筆者肯定的給您答案,當光纖伸到每個人家 裡去,或者到處遍佈4G無線寬頻的時候。那時你同樣花一塊錢可以買 到數倍於ADSL或者3G的頻寬。這樣的日子,五到十年一定會來。 (文:黃紹麟

上一篇:Web 2.0 革命(九)新電子商務
下一篇:無線寬頻大未來(一)無線城市初體驗



■ 歷史上的今天

給台灣網路公司進大陸市場的建議(一)一定要去嗎 - 2012/11/04

創業者該如何撰寫商業計畫書 - 2009/11/01

開放,將我們帶向何方(一)不開放就沒法壟斷 - 2008/11/09

社交網絡的祕密(三)生人熟人不可偏廢 - 2008/11/02

M 型化的未來(四)富人窮人大不同:思維 - 2007/11/04

Web 2.0 革命(十)3.0 大未來 - 2006/11/05

你必須正視的關鍵字廣告 - 2005/11/06

逝去的電子報行銷年代 - 2004/11/07

ADSL:科技行銷的瓶頸與突破 - 2003/11/09

垃圾電子報 - 2003/11/02

從線上沖印談數位商品的價值鏈(五) - 2002/11/03

網路即將回歸電信產業 - 2001/11/04

達康的冬天 - 2000/11/05

CD 交換中心的啟示 - MP3的未來 - 1999/11/07

經營入口網站的策略思考 - 1998/11/05

 

 
搜尋本站


今日產業動態

張俊傑:金融導師從國際回歸祖國將公益慈善進行到底 - 2024/11/07

佛教花蓮慈濟醫院奪下金牌及波蘭大會獎 創新生物列印技術引領醫學突破 - 2024/11/07

突破醫療創新界限:佛教花蓮慈濟醫院於美國創新發明展榮獲金牌 - 2024/11/07

Palo Alto Networks 強調AI 應對嚴峻網路威脅 - 2024/11/07

Palo Alto Networks 強調AI 應對嚴峻網路威脅 - 2024/11/07


繁體 RSS
簡體 RSS



數位音樂(18)
MP3(35)
數位內容(17)
P2P(13)
電子商務(156)
競標(38)
拍賣(33)
搜尋引擎(96)
筆記型電腦(30)
網路電視(14)
3C(18)
手機(163)
門號(19)
網路行銷(26)
PDA(53)
數位電視(9)
液晶電視(4)
數位相機(34)
網路電話(24)
加值服務(40)
ADSL(52)
平板式電腦(6)
CRM(7)
即時傳訊軟體(10)
寬頻(86)
社群(77)
入口網站(158)
3G(67)
WLAN(13)
影像電話(14)
MOD(23)
線上遊戲(24)
線上沖印(6)
行動上網(55)
電信業者(68)
交易市集(10)
ISP(55)
科技行銷(24)
電子報(59)
垃圾(26)
電子書(24)
網路媒體(67)
網路廣告(76)
無線上網(27)
VoIP(6)
B2B(15)
B2C(44)
C2C(19)
WAP(33)
GPRS(22)
網路購物(38)
數位家庭(9)
Blog(44)
RSS(17)
ICQ(19)
MSN(38)
品牌(128)
雙網(4)
互動電視(10)
網路書店(17)
交友(26)
Skype(16)
Smart Phone(5)
車用電腦(1)
Car PC(1)
可攜式多媒體播放器(1)
PMP(4)
線上學習(8)
Google(71)
Yahoo!(81)
eBay(34)
Web 2.0(61)
WiMax(8)
iPad(6)
iPhone(19)
Facebook(39)
智慧型手機(28)
Kindle(5)
平板電腦(8)
社交網絡(37)
部落格(29)
SNS(15)
O2O(8)
直播(9)
PGC(2)
網紅(3)
共享經濟(1)
Web 3.0(3)
人工智慧(4)
自媒體(3)


Information

 

 

 


個人.家庭.數位化 - 數位之牆

欲引用本站圖文,請先取得授權。本站保留一切權利 ©Copyright 2023, DigitalWall.COM. All Rights Reserved.
Question ? Please mail to service@digitalwall.com

歡迎與本站連結!